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正>在郭璞(字景纯)注释《尔雅》之前,《尔雅》者约有十余家。见于著录的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见《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刘邵(见《补三国艺文志》、《初学记》)诸家。郭璞自少

  • 标签: 尔雅注 郭璞 经典释文 著录 经文 方言
  • 简介:扬雄《蜀都赋》古今中均有可商者。“稽”、“案”应释为考核、审察,“绝限”指难以逾越的自然险阻,“堪岩”指高峻的山岩,“期牛”指夔牛,“湲”谓水流。

  • 标签: 扬雄《蜀都赋》 词语考辨
  • 简介:段玉裁《说文解字》的"合音"语料总计101例,分为13种类型。在与段"合韵"语料进行全面比较后可以看出,"合音"与"合韵"完全是一组等价概念。

  • 标签: 《说文解字注》 合音 合韵 韵部
  • 简介:本文总结了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实验20年的成绩,认为这一实验成绩突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语文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有人主张降低拼音教学的要求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今日语文教育应该结合信息处理的要求,重视以词为单位的拼音教学.加强拼音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 标签: 汉语教学 汉语教学改革 拼音教学
  • 简介:《〈圆音正考〉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文章就该书在反切、尖团字、上口字、语音学、音韵学、方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加以分析,供作者在修改时参考。

  • 标签: 《〈圆音正考〉注说》 反切 尖团字 上口字
  • 简介:<正>(一)在研究《说文解字》的众多著作中,清代经学家段玉裁著的《说文解字》,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力作。这部巨著,依据《说文》体例与历代典籍所保存的《说文》材料,详细校正了大徐本的衍讹倒夺;又用经史子集中的字义,阐释《说文》的说

  • 标签: 说文解字注 近义词 浑言 析言 段玉裁 大徐本
  • 简介:广州方言的“形+”实际上包含两种性质各不相同、且成互补分布的语言成分,不能一概看作是量词接受形容词的修饰。数词后的“形+”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中心在后,仍保留量词的语义特征和基本的语法功能,但已经和量词有一些不同。不出现在数词后面的“形+”基本上是一种后补式的合成词,中心在前,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接近性质形容词,其中少数有专门的词义,已经是地道的形容词,但大部分仍和典型的词有所不同。

  • 标签: 广州方言 形容词 量词
  • 简介:文章对朱熹《诗集传》所二反、二音进行穷尽式研究,发现其来源皆有根据,且体例严整,并非随意为之,朱熹既继承了陆德明的反切和"协韵"组合模式,又给以己意所定之反切注上"叶"的标志。文章同时归纳出了朱熹二反、二音的两种类型:一为并列古、今(或今、古)音;二为四声互用。从二反、二音与叶二反、二音的对比来看,二反、二音并非漏了叶字,而是朱熹有意为之,二反、二音与叶二反、二音统一于朱熹的注音原则。

  • 标签: 朱熹 《诗集传》 二反 二音 反切
  • 简介:<正>新近我有机会读到台湾出版的余迺永先生校著的《互校正宋本广韵》,觉得是一本很好、用起来很方便的书。只是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甚至错误,作者亟应作些纠正或勘误之类的说明,以免贻误读者。这部书是一九七五年七月在台北联贯出版社初版印行,一九八○年十月修订再版。初

  • 标签: 广韵 又音 平声 校勘记 说文 增补
  • 简介:《史记》三家中所反映的浊音清化现象集中在《索隐》和《正义》。其中,《正义》的例子有五分之四符合汉语共同语的清化规律。由此可见,虽然张守节的生卒年代和原籍不详,但出生或生活在北方方言区。

  • 标签: 中所反映 反映浊音 史记注
  • 简介:本文认为时间结构包括时、时点和时段三个主要方面。文章对《史记》的时量成分、时点成分和时段成分进行了详细描写和穷尽性统计,揭示了《史记》时间表达的全貌,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数据。

  • 标签: 时量 时点 时段
  • 简介:摘要《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九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言简而意深,历来都是家的关注点所在,而其主要分歧点也集中在“人”、“弘”、“道”三字意义的阐说上,由此来推知“人”与“道”的关系。因此,对此章训诂历史的考察,或将成为我们诠释孔子真意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论语 人能弘道 旧注述评
  • 简介:现代汉语中使用越来越频繁的"一++形"结构虽采用"数++形"结构的形式而与一般的"数++形"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一+"并不是对"形"进行计量,而重在对"形"进行形象的描写和意象的勾勒,使其实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它的性质已跨出数量构式的范畴,"一++形"构式是在数量构式"数(任意)++形(可分析性)"的基础上,随着""被主体认知衡量时其主观性的增强,最终为了满足说话人特定的修辞意图——增强语言描绘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定型化、构式化的。其得以构式化的关键前提——"一+"从表客观分析计量到表主观整体限定最终虚化为"感知强化标记",从自由形式转变为黏着形式,从客观意义转变为主观意义,也是出于语言描绘形象和提高想象表象生动度的需要。可见,语言描绘形象的功能正是促成语言中某些语法结构、语法范畴得以形成的关键修辞动因。当然,这一修辞动因的实现也有着坚实的语义基础。

  • 标签: “一+量+形”构式 分析量 整体量 感知强化标记 生动度
  • 简介:<正>当今社会,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信息的不同存在形式打交道,在不断地接受信息、传播信息和处理信息。随着信息的膨胀和信息交换频率的提高,信息已被公认为一种资源。由此而产生的信息论在今天正越来越得到重视,并从自然科学领域推广到社会科学领域,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这里,笔者试图就信息论与经济辞典的编纂关系问题,作些探索。

  • 标签: 信息源 信息量 信息群 信息系统 辞典 经济信息
  • 简介:摘要在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缅甸语中,量词是一种重要的词类。而在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英语中,尚未有统一定论的“量词”这一概念的词类。但是英语中仍然存在着和缅语量词相似的“表结构”。虽然两种语言隶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两者在量词上的选择和表达却有着共性和个性。本文将从缅甸语量词和英语“表结构”的起源、分类和用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探求两种语言中的量词的使用以及在各自语言中的搭配规律及异同点。

  • 标签: 缅甸语 英语 量词 表量结构 异同点
  • 简介:提要琼海话的名短语表定指时不受语序或信息结构限制,而受语音条件限制,具体可分为两类:1)“普通量词+名词”表定指,量词前面的句法成分X要变读高调;2)通用量词“枚”加名词表定指枚”变读高调,即“m^33〉m^53”.文章认为,普通量名表定指是“X+许++名”中的远指成分“许”弱化之后声调粘附在X上的结果,属于“准指示词型”名结构;而定指量词“枚53冶从句法分布和语义特征来看,应该定性为类定冠词.

  • 标签: 琼海话 变调 量名短语 定指
  • 简介:路桥话的主观标记"个"在不同句法位置上所表达的主观赋功能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两种"反向"的语义特征。当它用于名词或形容词之前时,只能表达主观大量;而当它用于数量短语之前时,既能表达主观大量,也能表达主观小量。这两种主观赋功能都来源于指示词"个",但由于受到不同语义演变机制的作用,才导致了"个"在主观特征上的不同表现。普通话中也有一个主观标记"个",而且在读音和功能上都与路桥话的"个"相似。普通话的"个"是受量词"个"个体化功能扩展的影响而形成的。

  • 标签: 主观大量 主观小量 个体化 指示词 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