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汉语中,“可”具有动词,助动词,副词等用法。本文就鹿邑方言词“可”做语气副词和程度副词做了详细阐述,指出它的独特性。

  • 标签: 鹿邑方言 语气副词 程度副词
  • 简介:摘要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平顶山方言在很多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尤其在词法、句法两方面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存在差异。

  • 标签: 平顶山方言 语法 差异
  • 简介:南阳话中,频率副词"肯"可以修饰非自主动词和自主动词,基本作用是表达事情发生的频率高。表频副词"肯"是表愿意的助动词"肯"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

  • 标签: 南阳话 频率副词 经常 来源
  • 简介:摘要在中原官话中,“中”是指“好”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中使用也比较广泛、用法也较为灵活。河南方言里,“中”也是使用次数比较频繁的一个词,对“中”的词性、语义、和语用辨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掌握和使用“中”。

  • 标签: 词性 语义 语用
  • 简介:2018年9月27日—30日,由中国辞书学会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协办的中国辞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在河南漯河召开,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单位的170余位专家、学者和出版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新时代辞书发展与社会进步”。大会开幕式由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主持,漯河市政协原主席张社魁、第五届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曹广顺先后致辞,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发表讲话,第四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举行颁奖仪式。

  • 标签: 中国辞书学会 河南 年会 北京语言大学 出版单位 商务印书馆
  • 简介:“的”是河南光山方言中的一个附缀性的高频功能词,共时平面它负载方位后置词、方位介词、定语标记、标句词、进行义标记、持续义标记、语气词等多种功能。文章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从跨方言比较的角度出发,认为光山方言中的“的”源于方位词“里”,最后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说明“的”的共时语义模型。

  • 标签: 光山方言 多功能
  • 简介:摘要普通话口语类课程是许多高校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它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普通话语音学习是学习普通话口语类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学生学习普通话语音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共性的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河南高校学生在普通话语音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巩固普通话口语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普通话 语音 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确山方言中的“多+A”在表示中性问与偏向问时存在形式对立,前者用“多A儿”,后者用“多+A”,而且用于中性问的“A儿”的性质与其他儿化现象有显著差异。另外,中性问与偏向问的否定形式和所使用的语气词也不同。普通话中能表示中性问的“多+A”也都可以表示偏向问,它们没有明确的形式差异,但该结构的多义性仍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由于中性问的使用频率和范围都大大超过偏向问,它们表示偏向问的事实经常被忽视。

  • 标签: 多+A中性问 偏向问 A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