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在认真对照拓片、研读录文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词汇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校读了《全文补编》所收录的五代墓志录文,发现其五代墓志录文在校勘方面存在诸多可商榷之处,兹择其要者,敷衍成文,以期有助于墓志等古籍的研究和整理。

  • 标签: 《全唐文补编》 五代墓志 校勘
  • 简介:作藩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音韵学家、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六十余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文章评述了他在音韵学、汉语史、古代汉语、方言学和词典编纂以及古代汉语教学方面的学术贡献。

  • 标签: 唐作藩 音韵学 汉语史 古代汉语 方言 词典编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董志翘先生《人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下简称《研究》)是一部研究唐代专书词汇的力作.笔者有幸较早拜读此书,现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在下面,供董志翘先生和读者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方家不吝赐教。

  • 标签: 中古词汇 评述
  • 简介: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是各个学校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核心环节。然而,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耗时,缓慢,低效“的尴尬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绝对主体地位,课堂通常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这严重制约着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也忽视了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存在的互动氛围和创造能力。因此,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师生间的互动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这个大的教学纲领之下,我们教师应该制定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从笔者的一些实际教学经验中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 标签: 教学目标 教育观念 探究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凹的《腊月·正月》成功地反映了农村经济深入改革的方方面面。作者的创作思想、审美力度以及小说的语言载体都有独到之处。

  • 标签: 贾平凹 腊月 超常 经验 笔记 话本
  • 简介:编者:张碧、小林译者:周劲松等书名:欧洲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派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ISBN:9787569000177近一个世纪以来,理论界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关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这一领域既可以看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符号学研究,也可以看作用以透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符号学方法论思考,故也被称为符号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符号学作为一股强劲的理论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欧美理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标签: 符号学派 张碧 符号学研究 方法论思考 罗西 周劲松
  • 简介:2017年5月3-5日,中国音韵学暨作藩教授九秩华诞学术研讨会在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音韵学暨作藩教授九秩华诞学术研讨会”筹委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语委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语言科学》杂志社承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为本次会议提供学术研讨支持,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及美国、日本、韩国、的近百位专家出席了会议。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中国大陆 音韵学 教授 《语言科学》 语言文字工作
  • 简介:<正>阮显忠同志在《修辞与逻辑》(以下简称"阮文")一文中说:"从总体上来说,修辞要以逻辑为基础,违背正确思维的规律,不合情理,就谈不上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修辞又有它自己的规律,不可能与逻辑等同。所以,修辞与逻辑必然有不相一致的方面。某些修辞手法,确实无法从严格的逻辑学上得到解释,因为它是修辞。""如果在修辞上能得到解释,尽管不符合逻辑的要求,还是允许的。"(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

  • 标签: 伍铁平同志 修辞逻辑 同志商榷
  • 简介:<正>近读姚亚教授的新著《当代中国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我们欣喜地发现,该书对当代中国修辞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大胆的理性探索,在众多修辞学著作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一、独特新颖的著述体例姚亚先生提出要科学区分“修辞学的结构”和“修辞的结构”,他在该书中指出:80年代,我国修辞学大力开展“修辞学的结构”研究,注重学科的体系编织,促进了修辞学的科学化进程;但是,在“修辞的结构”方面,却有更多的研究工作有待开展。因此,姚亚

  • 标签: 修辞学 理性探索 发展观念 当代中国 问题意识 汉语修辞
  • 简介:新近出版的《符号学诸领域》,标志着符号学理论与应用的新拓展,也彰显出描述性的、分析性的、建设性的符号学在今天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2008年,四川大学符号学一传媒学研究所创立,在著名符号学家赵毅衡教授的主持下,西部符号学派逐渐在这片广阔的沃土上兴盛起来。几年来,

  • 标签: 符号学理论 应用 主编 2008年 四川大学
  • 简介:在演唱会电影和摇滚乐纪录片的历史上,克·弗洛伊德乐队的《庞贝古城演唱会纪录片》因其独特的再现策略成为最富争议的作品之一。本文认为这部电影本身所独有的特征与20世纪70年代初期克·弗洛伊德乐队在英国摇滚乐坛中的特殊地位有关,同时这部电影也展现了该乐队在这一时期的艺术研究转向及其表现手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此假设基础上,本文认为此片的"真实性"应当被视为是组合文本符号所导致的结果:这类符号触发了"身份认证"的诸种可能实例,并廓清了由体裁定义、技术媒介以及视听建构方式所动态交互而成之概念空间的边界,并展现了乐队或音乐人的独特身份。

  • 标签: 平克·弗洛伊德 《庞贝古城演唱会纪录片》 真实性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