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北京作为一座历史古都,具有深厚的政治和文化底蕴,多种思想的汇聚冲撞,使北京成为文化意义上的圣地。不论是本地作家还是外来文人,都从北京城获得了多样的情感体验和绝佳的写作素材。一方面,现代作家们的在京生活经历和对京的情感、印象对他们的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家对于一座城市的文化认同与归属势必影响他们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文人们也凭借自己的作品在塑造文学史里的北京城。在现代作家建构北京这一文学中的城市的过程中,随着文学风格的传承,作家创作所积累的经验本身也逐渐成为后世作家和读者书写北京、理解北京时所运用和面对的新的文化符号,这便是作家与城市双向选择、动态交流的结果。本文以老舍、沈从文两位作家为例,从北京人和外来人两个视角,结合作家作品和作家在京境遇分析京城与文人之间的双向影响。

  • 标签: 中国现代作家 北京 北京印象 鲁迅 沈从文 老舍 萧乾
  • 简介:北京话与北京文化学术研讨会2009年6月1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社科院、教育部语用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近30位学者参加会议。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北京文化 北京话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本文着重论述修订再版的现实需要性和新版编纂的指导方针.文章指出,新版充分展现了首都的风貌,浓缩古城的精华.编纂新版要求达到全书内容的可信、可读和可查.本文还论述了作为地域性百科全书,与地方志性质的差别和互补作用,说明了第一、二版间的差别所在,并提到不设人物条目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 标签: 《北京百科全书》 地域性 人物条目 优秀文化 可读性 第二版
  • 简介:沈家煊先生近年来提出汉语词类包含模式,主要立论依据是传统的汉语词类体系中关于名、动、形等的处理方式有一个困境:要么违背语言学理论中的“中心扩展条件”、“并列条件”,要么违背理论构建时应该遵循的“简约”原则。如果采用词类包含模式去看待汉语词类,就可以摆脱这个困境。文章从树库语料的分析出发来说明语言事实中确实存在违反“中心扩展条件”和“并列条件”的情况,并将原因归结为言语使用中的“简约”(或“经济”)原则使然。换言之,言语交际中的简约,造成语言理论模型的无法简约。

  • 标签: 中心扩展条件 并列条件 句法规则 词类 简约原则
  • 简介: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能力差、基础知识弱以及注意力较短等问题的影响,课堂教学成效一直在低档徘徊。因此建设高效语文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笔者实践中,发现许多教师虽然对高效课堂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有鉴于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路径,希望研究能够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建设路径
  • 简介: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于2013年10月正式成立,并于2013年11月ii日举行成立大会,教育部有关领导和北京语言大学领导共同为语言科学院揭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根据国家需要和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原有语言学研究资源,设立语言资源研究所、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语言病理与脑科学研究所、汉语考试与教育测量研究所、语言学系、《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语言科学实验室等机构。该院将积极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形势,鼓励文理交叉融合,重视院内外流动合作,坚持问题驱动、面向应用、服务社会的方针,努力建设成为一个机制创新、特色鲜明、实力强大的语言科学研究平台。

  • 标签: 北京语言大学 科学院 科学研究所 学校发展规划 大学领导 科学实验室
  • 简介: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于2013年10月正式成立,并于2013年11月11日举行成立大会,教育部有关领导和北京语言大学领导共同为语言科学院揭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根据国家需要和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原有语言学研究资源,设立语言资源研究所、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语言病理与脑科学研究所、汉语考试与教育测量研究所、语言学系、《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语言科学实验室等机构。该院将积极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形势,鼓励文理交叉融合,重视院内外流动合作,坚持问题驱动、面向应用、服务社会的方针,努力建设成为一个机制创新、特色鲜明、实力强大的语言科学研究平台。

  • 标签: 北京语言大学 科学院 科学研究所 学校发展规划 大学领导 科学实验室
  • 简介:2004年3月29日到31日,作为第二届国际言语韵律大会的卫星会议,语言音调问题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泰国、捷克以及香港、台湾和大陆等地的150多位语音学界和言语工程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并共同庆贺我国著名语音学家、国际语音科学大会退休理事吴宗济先生的九十五岁诞辰。

  • 标签: 声调 语调 学术研讨会 语音
  • 简介:文章讨论北京话的重音,认为北京话虽然不是英文类stress-timed的语言,但也是一个重音语言;它是以音节节律为单位实现轻重且直接影响词法和句法的重音语言。文章从音节、音步、韵律词、动词短语,时态短语、句标短语等不同的语法层级,说明北京话在各个层级上,都表现出重音的作用和特征。文章最后提出,分层级地研究北京话的重音,不仅可以深入对北京话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发展韵律学、韵律构词学和韵律句法学的理论,以便深入发掘我们以前从未发现过的新现象。

  • 标签: 北京话 词重音 核心重音 对比/强调重音 语调重音 韵律句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4月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举办"国家语言能力内涵高层论坛"。教育部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并发言。教育部语信司副司长田立新指出,探讨国家语言能力的内涵,有助于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可以指导国家语委"十三五"规划研究重点,

  • 标签: 能力内涵 国家语言 语言能力 国家语委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文秋芳
  • 简介:近日来,我又一次重温了周恩来在1958年所作的题为《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在报告中,他阐述汉字改革的问题,就是从“中国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到现在已经有三千四五百年的历史……”谈起的;他在谈到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过程时又指出,它“是在过去的直音、反切以及各种拼音方案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 标签: 历史 汉语拼音方案 民族 文字改革 汉字改革 中国文字
  • 简介:2003年9月25日,近200位研究中亚东干学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北京召开了中亚东干汉语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以东干学为主要研讨内容的学术会议。一方面旨在借鉴和推动东干人的双语教学研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著名东干学家哈麦德·苏尚洛先生逝世五周年。东干学研究所所长胡振华教授的《中亚的东干民族与中国的回回民族》、中央民族大学罗安源教授的《东干语的声调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东干学 双语教学 东干语言
  • 简介:摘要《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字体风格接近成熟汉隶,它的内部笔形种类丰富,既有古文字遗留的笔形——团块、弧笔、封笔,也有继承发展篆隶基本笔形——横、竖、撇、捺、波、掠、折、点,还孕育了隶楷新笔形——钩、提。

  • 标签:
  • 简介:2011年3月26日至27日,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北京邮电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协办。海内外11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论文40余篇。

  • 标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术思想 高名凯 诞辰100周年 语言学研究 商务印书馆
  • 简介:全球化和信息化把语言和语言学推到了社会的风口浪尖、科技的核心领域和经济的兴旺地带。语言事业发展机遇难得,挑战严峻,问题复杂,需求旺盛,事关国家战略全局和发展大局,亟待谋划应对方略,但我国相关研究十分薄弱,因此建设国家语言智库体系迫在眉睫。国家语言智库在体制上应“全国统筹,分级建管,多元并存,协调发展”,机制上“国家引导,智库自主,良性竞争,优胜劣汰”,逐步形成类型多样,结构优化,功能齐全,效能优良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眼光的新型语言智库体系。

  • 标签: 语言智库 功能 类型 体制 机制
  • 简介:2013年6月28日至30日,由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语言能力研究与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峰论坛”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语言学专家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及国民语言能力建设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 标签: 语言能力 创新中心 高峰论坛 协同 徐州 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