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主要以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中所收的现代汉语介词为本,描写分析了介词的句法分布特点,运用韵律句法学理论探讨了现代汉语介词合法分布与其音节数目之间的关系,认为核心重音原则在介词的长度和分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区分了现代汉语中的饰V’介词和饰VP介词,揭示了韵律与句法的交互作用。

  • 标签: 韵律 介词 分布 长度
  • 简介:一直以来,语言的层次性研究多集中于语音史领域,词汇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少。其实词汇的层次性亦十分明显,尤其是在有着众多方言的中国。文章以汉语中一组基本词“和类词”为考察对象,根据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同时结合它们历时的演变轨迹,粗略地将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作了六个层次的划分,并对这种词汇层次的复杂性作了解释。

  • 标签: 汉语方言 词汇 层次“和类词”分布 演变
  • 简介:“小姐”是当代汉语语言生活中一个极为常见的称呼语,但这一称呼语却有着多种不同的语义内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为青年女性的泛尊称。有人认为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作为泛尊称,“小姐”的使用将越来越普遍;但也有人预言,随着生活的变化,青年女性将越来越排斥“小姐”称呼语。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其实,语言的历时发展与共时状态密切相关,称呼语也不例外。通过对全国各大城市的田野调查,不仅可以绘制出《“小姐”称呼语“首先指称”地图》,说明“小姐”这一称呼语在全国范围内的语用状况及其分布,还可能由此把握这一称呼语的发展走向。

  • 标签: 称呼语 小姐 语用 分布
  • 简介:语文是一门培养、提高学生处理中文信息的技能与能力的工具性基础课程。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及方法引进到语文教学的研究及教学过程中,可以推动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本文介绍运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统计分析中小学语文课文字词分布的状况及这些统计分析对教学研究、教材编写的价值。

  • 标签: 统计分析 分布
  • 简介:准定语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具有形义错配性、与动词拷贝句的内在关联性、歧义性、非强制性及参数变异性等5种特征,其中以形义错配性最为突出,因而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文章在分布式形态学理论框架下,通过"特征拷贝"和"特征引入"等句法后操作对由句法推导而来的结构进行修饰性调整,从而较好地统一解释准定语句的上述特征。这一分析在理论上更加自然,无需特设结构层次,与最简方案框架下的词汇阵列、语段推导等主流思想保持了一致。

  • 标签: 准定语 分布式形态学 形义错配 特征拷贝 特征引入
  • 简介:本文考察汉语官话方言,主要是中原官话知系合口呼字读唇齿音声母的现象.联系石汝杰(1998)对汉语方言高元音的强摩擦化倾向的有关研究,知系合口呼字读唇齿音声母是由于合口呼介音[u]的强摩擦化造成的.本文从存在的地理差异讨论了该类声母的演变层次,并根据它们在中原官话区的分布特征,联系鲁西南等地关于山西移民的史料和传说,推测东西两部分的知系合口呼字读唇齿音声母可能有历史渊源,但又有各自的发展特点.

  • 标签: 中原官话 合口呼字 唇齿音 声母 汉语方言
  • 简介:“多”在数量结构中的分布和语义解释受到量词、数词、名词的性质以及“多”字结构所在的句法环境的影响.文章引入测量的视角,对这一系列看似错综复杂的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文章提出,“多”的使用条件具有双重性:1)只有具有内部结构性,即能够被“部分-整体”关系所定义的属性,才能成为“多”的语义作用对象;2)“多”不但要求其语义作用对象满足“部分-整体”关系的定义,并且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也必须维持相应的“部分-整体”关系.这一单调性限制不但为深刻说明“多”的分布和语义解释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汉语中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类别量词与其他量词等的分立提供了语义理据.

  • 标签: “多”字数量结构 单调性限制 测量语法 汉语数量结构
  • 简介:古苗瑶语的*ts组音从来源来看可能是从汉语借入的。它们的今读从发音方法来看有塞音、塞擦音、擦音等,从发音部位来看有齿间音、齿龈音、硬腭音等。这些不同的读音类型,有区域分布特征,是语言接触和自然音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古苗瑶语 *ts组音今读类型 分布 形成
  • 简介:50年代以来,洛阳市形成的方言区、混合区、普通话区三大城区并立的现象是中国现代工业化过程中的语言文化形态的一个缩影。在长期实地观察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三大城区不同的语言形态和洛阳普通话的使用特点及语音、词汇特点。

  • 标签: 普通话 洛阳市 语言形态 使用情况 中小学生 河南方言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学术论文“引言”的重要性,归纳在读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引言”的规范写作模式,并以实例加以说明,以帮助缺乏学术论文写作经验的在读研究生突破学术论文“引言”写作关。

  • 标签: 学术论文 引言 规范写作模式
  • 简介:文章分析了元代江西地区文人诗文用韵中的入声韵通押现象,以及这些通押现象在元代江西各地的分布情况。通过与现代江西赣方言入声韵的分布特征进行历史比较,指出元代江西地区入声韵的演变特征与现代江西赣方言大体一致,现代江西赣方言入声韵分布不平衡的格局,元代已经基本确立。

  • 标签: 元代 江西赣方言 诗文用韵 入声韵演变
  • 简介:考察《废墟》语义映射过程,认为词、句子、语篇都有可能成为隐喻范畴成员,隐喻范畴成员的多样性,表现为隐喻模式的丰富性。《废墟》以"废墟"的词典释义为基础,借助词句隐喻模式、语篇隐喻模式,建构了"废墟"修辞化语义类聚系统和"废墟"局部、整体的修辞幻象,在螺旋上升的隐喻模式中,完成从单个概念到语篇系统的认知。在表达者和接受者深层——表层的双向对话过程中,创造性地建构隐喻语义修辞化等值,建立全新的认知经验。

  • 标签: 《废墟》 词句隐喻模式 语篇隐喻模式
  • 简介:摘要“研讨课教学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当今教育教学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两种教学模式。“研讨课教学模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研讨课教学模式”是指所有采用研究与讨论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狭义的“研讨课教学模式”主要指在高校以“研讨课(seminar)”形式进行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已经成为国内外现代大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属于本文的探讨内容。“任务型教学模式”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指所有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开展各科课程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本文探讨的是狭义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指在“交际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外语课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已经被国内外各级教育教学机构的教育工作者广泛采用。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从理论起源、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等方面来分析“研讨课教学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异同性。

  • 标签: 研讨课 研讨课教学模式 任务 任务型教学模式 交际法 交际法教学模式
  • 简介:本文从"F是"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变异的角度探讨了其历时变化发展和共时同形异构的关系,分析了导致"F是"语法化的机制和诱因,讨论了"F是NP"和"F是VP"的区别和联系,考察了"F是"的内部结构、表达功用和分布情况.

  • 标签: 历时演化 共时变异 同形异构 表义功用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初中数学需要逻辑思维与高效学习的相互配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定,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低效学习的状况的发生。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教学目标的明确是课堂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但是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以及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才能够使翻转课堂的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让学生对于日后的数学学习更加充满信心。

  • 标签: 初中 数学 翻转课堂 探索 教学 新模式
  • 简介:摘要志愿翻译服务作为一项新型的志愿服务形式,通过将志愿服务和英语翻译相结合,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和国家发展需要,对于英语专业大学生和国家社会而言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政府、企业以及学校也在志愿翻译活动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志愿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反思也促使我们努力寻求一套系统完善、高效运行的志愿翻译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推动志愿翻译更加健康成熟的发展。

  • 标签: 志愿翻译 英语专业 语言服务 翻译人才
  • 简介: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敢”除了表示动力情态“没勇气”以外,还可以表示道义情态“不许可”。表示道义情态的“不敢”具有“低正式度”的语体特征;只能用来提出道义要求,无法用来陈述道义的存在。主语的人称、认识情态和时间是分化“不敢”的动力情态意义和道义情态意义的重要手段。综合分析古代文献以及汉语方言和其他语言的材料,表示道义情态的“敢”义词在句法分布上遵循“否定〉疑问〉肯定”这一序列,表现出蕴含共性。

  • 标签: 不敢 道义情态 动力情态 歧义 蕴含共性
  • 简介:《土话指南》、《沪语指南》同是北京官话《官话指南》的沪语译文。文章利用《土话指南》、《沪语指南》的异文材料,对其中的甚词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揭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沪语甚词的使用面貌以及与官话甚词的主要差异。研究显示,这两个版本间沪语甚词的用法差异已经表现出当时沪语部分甚词新派与老派用法的分野;其中甚词后置与前置语序、方言特征词与通用词的选择等都是导致新老派分化的因素。

  • 标签: 《官话指南》 《土话指南》 《沪语指南》 甚词 沪语 新派老派分野
  • 简介:本文运用语义扩展模式对汉语的"听"与日语的"聞く"的语义扩展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此归纳并阐明了各自的语义扩展结构和扩展机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对与"听"共现的"了"和与"聞く"共现的"た"进行了试验性对比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证明,语义扩展模式在汉日对比研究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方法.用这个模式来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不依赖对译,避开对译中翻译者个人因素的干扰,可以更加清楚的发现和解释个别语言的语义规则与语法规则的关系.

  • 标签: 语义 日语 汉语 翻译者 语法规则 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