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着重考察现代汉语中以卟文字母作为构词材料的“新借词”。文章首先从划分词的层级来检验借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现代汉语新借词的划分标准;然后将文字划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文字书写系统,试图通过比较说明现代汉语新借词的“新”之所在,以及它有可能给现代汉语带来的构词、语音等方面的影响,并简要说明对待这种新的语言现象所应持的态度。

  • 标签: 现代汉语 新借形词
  • 简介:<正>由于语音的变化和方言的分歧,汉语中形成了不少多音字和多词。其中有许多多音字的读音是不必要的,多词更是汉语中的累赘,这些多音字和多词,增加了学习汉语的困难,不利于汉语的现代

  • 标签: 多音字 多形 读音 语流音变 不必要的 学习汉语
  • 简介:自然、社会、心理形象是多维的存在,语言形象则是一维的、线性的。将多维的自然形象经过艺术抽象转化为线性的语言形象,这是文学家的事业,而这种转化又有两种形式:一是向无声有形的书面语言流转化,一是向有声无形的口头语言流转化。因此,文学语言之“线性”是“双股”而非“单一”的。

  • 标签: 文学语言 语言形象 自然形象 心理形象 艺术抽象 书面语言
  • 简介:<正>《修辞学习》一九八五年第二期上发表了郝荣斋同志的《一种特殊的比拟——拟》,提出了一种新的辞格——拟。作者认为:"拟是比拟中的一个特类。是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故意违背事理,超脱语法和逻辑,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和事物形体化的修辞方式。它的特点:一、本体一定是没有形体的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二、拟体的形体没法确定,既可能是这种样子,又可能是那种样子,听读者完全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

  • 标签: 先生商榷 形辞格 拟形
  • 简介:<正>拜读了冯广艺先生的《名错位》(见《修辞学习》94年第一期),获益匪浅,但某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特撰此小文,与冯先生商榷,并就教方家。在现代汉语里,偏正短语的一种典型结构是“+名”,如“伟大的祖国”,但在文学作品中,却常出现“祖国的伟大”这类“名+”式偏

  • 标签: 形名 形容词修饰名词 流星 偏正结构 偏正短语 语义中心
  • 简介:本文从A.Tarski真之语义理论发展出工具性语言扩展式.在扩展式的几个实例里(在同一个叙述语篇中,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解释;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人物对话方式的描写;评论语篇对原语篇的解释;翻译)重点提出了语言哲学翻译论.本文揭示了来往于社交世界与心智世界中的工具性语言运用的三条规律:频率的再度解释(分析的重点);对原来文本的解释总是发生演伸与变通以及与恢复真的斗争;对象语言之后一般都有工具语言跟着发生.工具性语言扩展式的异常大量的运用,对人的活动与行为,对社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借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人类的语言性行为的某些本质.

  • 标签: 对象性语言 工具性语言 扩展式 真之语义理论 解释
  • 简介:本文利用《蒙古字韵》"字母"的资料,以及大量译写中的实例,探讨了思巴字译写汉语声母的情况.思巴字译写汉语声母一共用了35个思巴字母.在构拟过程中,发现用思巴字译写汉语的"零声母"一共用了四个思巴字字母.相应的汉语的字母名称是"影、幺、鱼、喻".同时还发现译写汉语的零声母除了用四个不同的字母外,还有用"字头符"加"连接符"译写零声母的例子.照那斯图教授也发现在思巴字蒙古语里,有用"字头符"加"连接符"与零声母的符号发生交替的现象.交替的条件是,发生在i、u、e、o等四个元音之前,论证了"字头符"加"连接符"也是一个零声母字符.这也是思巴字译写中的一个特例.

  • 标签: 《蒙古字韵》 八思巴字 汉语 零声母 翻译方法
  • 简介: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主办,由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于2005年7月23日至25日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汉学家和汉语教师,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国际会议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 讨论会 第八届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简介:2004年3月6日至7日辽宁省语言学会第届学术年会暨辽宁省修辞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在大连召开。年会的主题是“回顾与前瞻:更广阔的汉语视野”。来自全省18所高校的61名代表提交了38篇论文,内容涉及汉语本体与汉语应用两大领域,辐射15个专题。与会代表回顾了辽宁省语言学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新时期辽宁省语言工作取得的成

  • 标签: 辽宁省语言学会 学术年会 汉语 工作目标
  • 简介:<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语言学的分支——修辞学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而且国外的语用学、语境学、语体学等新兴学科也在不断地被介绍、引进。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需要,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要求改革《现代汉语》教材中修辞部分的呼声愈来愈高。作为大学文科基础科目的“现代汉语”是固守传统修辞学的领域,还是敞开大门迎接语用学,语境学这些新客人,已成为编写《现代汉语》教材的专家、学者们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对相关部分的改革也是仁者见仁,智看见智。笔者就现有的部近

  • 标签: 《现代汉语》 传统修辞学 语用学 教材中 教材的改革 编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