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随着红楼研究发展,编写《红楼有关辞书应当成为迫切任务。编写一部大型《红楼》辞典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成,在它尚未出现以前,若能先编出一些小型某一类《红楼》辞典,如人物词典

  • 标签: 红楼梦研究 辞典 简介 辞书 组织安排 词典
  • 简介:<正>《红楼》一书所使用词语异常丰富。然而有些词语现在已不用或罕用,许多词语意义和现今通用义已不尽相同。这些词语,对今天读者来说,是须要注解。人民文学出版社自1957年出版启功注释普及本,至1964年已是第3版,其中竖排本于1973年8月已是第10次印刷,横排本于1979年在湖北第2次印刷。二十余年过去了,这个本子注释一仍旧贯,未加增补,一些不确切注文亦未适当修订。随着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度发展,必然要带来文化大提高、大普及和大发展,人民群众阅读古典小说也就会日益增多。阅读《红楼》须要跨越词语障碍,注解因而应当要求尽可能完善。现有的几种辞书,《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

  • 标签: 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 札记 红楼梦 辞书 出版社
  • 简介:《红楼》是研究中国文学的人很难绕开一本书。令人叹为观止红学著作,不断言说着著者痴情抑或痴心。众声喧哗研究现状,除了证明《红楼伟大,也暴露了红学界缺少一个有效对话基础,以至于自成一家之言者比比皆是,能令各方信服者却凤毛麟角。《〈红楼〉叙述中符号自我》这本著作恰是在此用力。

  • 标签: 《红楼梦》 符号 叙述 中国文学 众声喧哗 有效对话
  • 简介:叙述长期以来被叙述学家们所忽略,主要是由于其叙述性问题遭到学界质疑。赵毅衡广义叙述学理论肯定了作为叙述文本合法地位。本文借用广义叙述学理论,尝试进一步探讨作为类演示类文本叙述性问题,并从叙述学角度解析意义生成,同时本文也试图从叙述学角度讨论叙述自我治愈功能。

  • 标签: 叙述性 隐含作者 梦的自我治愈功能
  • 简介:摘要《红楼》在中国文学上地位自是不言而喻,关于《红楼研究更是层出不穷。本文从音韵学角度出发,探讨了《红楼》中诗词曲用韵研究。“诗”以12首菊花诗作为研究对象,“词”以14首判词作为研究对象,“曲”以14支红楼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红楼》中诗词曲用韵符合规则,且有许多通韵、借韵用法。

  • 标签: 《红楼梦》 诗词曲 用韵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剖析《红楼》叙述中“玉,,涵义,以及以“玉”命名三位主要人物之间关系。笔者从叙述者主体性这一角度来剖析《红楼》叙述中形式问题,并进一步经由形式探索主体意图。本文理论根据是形式文化论。形式必须被超越,但超越形式起点必须是首先回到形式本身,经由形式深入内涵。因为表层文本叙述技巧与策略本身言说着叙述主体意图。

  • 标签: 符号 叙述
  • 简介:<正>0.1.唐宋以来一千年,古代汉语经历了由近代而现代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择问句也有不小变化。研究这段时期选择问句演变,对我们了解近代汉语面貌,了解汉语发展一个片断,都有一定意义。0.2.本文以这段时期文学作品语言为根据来研究选择问句发展。引用书是:

  • 标签: 选择问句 否定词 连接词 元杂剧 疑问语气词 红楼梦
  • 简介:在对《红楼》和《儿女英维传》里出现2095例“给”字句.和可与“给”字互换568例“与”字句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基础上,论述了“给”对“与”取代原因.认为“与”在动词介词中表现疲弱,而“给”表现则很强劲;“与”在弱化了动词中表现亦不如“给”.这使得“与”在各方面部丧失了与“给”竞争力,最终被“给”取代.

  • 标签: 《红楼梦》 《儿女英雄传》 “给” “与” 词语取代 动词
  • 简介:<正>《红楼》第四十八回,香菱在读了黛玉给她选诗之后,有这么一段颇发人深省议论:诗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想去竟是有情有理。……香菱笑道:“我看他(指王维)《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也找不出两个字来,再不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一个橄榄.……那么这橄榄又是什么滋味呢?

  • 标签: 宝玉 弦外音 外意 《红楼梦》 橄榄 黛玉
  • 简介:<正>学习或者研究修辞学,对于修辞材料搜集是极其重要。一般来说,修辞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大都从下列几方面搜集修辞材料:一是名著、名篇里范例;二是名家手稿前后改例,包括同一著作不同版本对比资料;三是评论家、批评家对诗文词句评语;四是一般报章杂志里病句;五是不同作者对同一内容不同表达方式。这几个方面无疑是修辞学习和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从名著、名篇里失检点处来学习与研究修辞。从名篇、名著里失检点处来学习与研究修辞,可以从反面的实例来印证修辞原理,可以从败笔角度探索修辞规律,领会修辞艰辛,这对

  • 标签: 修辞读 凤阁评 处修辞
  • 简介:摘要中国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典籍俄译成为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典籍外译对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有着尤为重要意义。术语是典籍文献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各领域核心知识,术语翻译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整个文本理解。因此,对于典籍文献术语翻译研究尤为重要。

  • 标签: 术语翻译 典籍外译 文化传播 红楼梦
  • 简介:<正>"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人未有不乐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否定之否定匀齐排句,增强了肯定力量,构成了感人气势。它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乐于生活在太平安定环境之中美好愿望,它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乐于生活在长治久安环境之中美好愿望。"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就是《治平篇》开端句修辞特色。本文作者洪亮吉(1746—1809),清朝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是当时著名学者。1773年即乾隆58年,他写了《意言》、《治平篇》等重要政论文章,比较系统地说明了他的人口学思想。"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他以

  • 标签:
  • 简介:<正>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故乡榕树》,非常精美。放学后,师生同有回味无穷之感,其原因主要在于它精湛艺术魅力。一、缜密构思文章不太长,总共不到三千字,却是细针密线缝织而成,故枝蔓有序,浑然一体,我们可从三方面去琢磨作者在构思上匠心。1.首尾呼应起笔处是带儿子去住所附近“儿童世界”散步,卷制哨笛吹鸣而引发出遐思;收笔处是儿子再次要求做笛而停止了神思漫游。开头两段好比是一座横跨长江大桥引桥,表

  • 标签: 《故乡的榕树》 艺术魅力 哨笛 形容词 密线 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