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电影、电视剧、舞台表演等艺术行业的迅猛发展显示出该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使得更多从业者开始投身武术艺术作品的创作,并由此催生了对武术指导、编排及演艺人才的大量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表演(武术)专业因应而生。以上海体育学院新成立的表演(武术)专业专业建设探索为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表演(武术)专业学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尝试在解决思路上提出一些意见。研究认为:1)表演(武术)作为跨领域、跨方向的交叉学科专业,在新时代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表演(武术)专业融合了武术与表演两个母学科建设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使自己从宏观上结合了二者相互关联的现代化学科建设特点,从微观上可以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武术功底与表演能力的多方面复合人才;而另一方面,因为表演(武术)专业在能力体系上存在多方向性,建设过程中又存在背景交叉、内容交叉、学科交叉等现实问题,令其在设立至今的几年间尚未从学科层次上寻得本专业存在的学术本源。2)表演(武术)专业在新时代武术文化传播进程中所遇到的代表性问题是文化的传统发展模式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的脱节,提出表演(武术)专业未来学科建设应以"师资力量"为基础、"体系建设"为保障、"生源接收"为动力、"源于技术,融于艺术"的武术美探索为内涵的多层次学科建设模式,从而为未来表演(武术)专业学科建设、武术影像文化以及武术技艺的现代化传播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 标签: 表演(武术)专业 表演艺术 武术技能 武术文化
  • 简介:目的:采用APAS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第13届全运会男子青少年组撑杆跳高冠军陈阳的助跑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探讨其在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阶段步长、速度、起跳时间及各关节角度等方面的动作技术特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方法:采用两台JVCGC-P100摄像机对动作技术进行三维定点拍摄,利用美国APAS对陈阳最好成绩(5.0m)的录像进行解析。结论:(1)陈阳最后两步步长表现出“长-短”的特征,且步长/身高差值与国内外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接近,但陈阳的绝对速度水平较差;(2)陈阳采用的是“自由起跳”技术,但陈阳的起跳时间较长;(3)陈阳的起跳角属于正常范围;(4)陈阳的踝关节角属于正常范围,膝关节角、髋关节角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塌腰、屈髋的现象;(5)陈阳的肩关节角度符合撑杆跳高的技术要求,但肘关节角度较小,对杆的支撑力不够充足。

  • 标签: 第13 届全运会 陈阳 撑杆跳高 助跑 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