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坐位体前屈是体育中考中的必考项目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怎样提高学生的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呢?笔者根据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提供几种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 标签: 坐位体前屈 练习方法 中考 体育 工作经验 学生
  • 简介:本文针对坐位体前屈的训练现状,着重对弹力带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以弹力带为辅助,编排出一组有效增强身体弹性的坐位体前屈训练方法,对提高该项目的训练水平和学生成绩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弹力带 坐位体前屈 提高成绩
  • 简介:为探讨不同年龄中小学生柔韧素质的发展规律,以期为中小学生发展柔韧素质提供理论支撑,对连云港市2010年5654名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对应6~18岁)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18岁年龄段男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柔韧素质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在柔韧素质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双降双升”现象。第一次“降升”发生在6~15岁,即男生在6~10岁、女生在6~11岁,柔韧素质呈现第一次下降,并分别在10、11岁降到整个年龄段的最低值,之后开始回升,到15岁时达到一个高位,形成了第一个“V”型;第二次“降升”发生在15~18岁,即15岁过后,男女生柔韧素质开始第二次下降,到16岁(男生)、17岁(女生)时降到一个低位(但该值仍高于6岁水平),之后又开始回升,形成了第二个“V”型。认为:6~18岁年龄段学生柔韧素质的第一次下降发生在进入青春期之前,是幼儿骨骼与神经、肌肉发育不相协调的结果;第一次上升发生在开始进入青春期到全面进入青春期期间,是体内激素作用下形成的身体增长全面进入人生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结果;至于柔韧素质保持在高位的第二次降、升的原因,尚有待探讨。

  • 标签: 柔韧素质 中小学生 坐位体前屈 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