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寻下落在内翻结合跖屈表面时踝关节运动学参数和腓肠肌内侧、腓骨长肌、胫骨前肌的肌电活动情况。方法:12名运动员从30cm高度下落时3种不同条件的表面:平面、25°内翻表面、25°内翻结合25°跖屈表面,每种条件分别采集5次落地。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运动学参数,同时采用3×3双因素方差分析3种肌肉的积分肌电值(p<0.05)。结果:积分肌电值结果显示不同肌肉和表面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下落于平面时胫骨前肌的肌电活动高于另两种表面。相比较平面,下落于内翻表面的最大内翻角度和角速度明显提高,但腓骨长肌的肌电活动却相似。此外,下落于内翻结合跖屈的表面,其腓肠肌的积分肌电、踝关节的跖屈角度和内翻的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25°的内翻表面。结论:与单纯的内翻表面相比,内翻结合跖屈的表面在下落时会产生更不稳定的落地状况,从而更易造成踝关节扭伤。

  • 标签: 联合反演 肌电活动 地表面 运动学 踝关节 表面相互作用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了表面肌电图的分析方法及其参数指标,分析了表面肌电图在评价人体运动中肌肉损伤病变、肌肉疲劳、肌肉力量、力量训练和预测肌肉纤维类型研究中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表面肌电图在人体运动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表面肌电图 人体运动 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