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西汉梁王陵墓区位于河南省东部永城市北约30公里的芒砀山,气势恢宏,景色秀丽(图一)。陵区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已发现大中型汉墓21座、陪葬坑6处、陵园2处、寝园1处及小数百座。

  • 标签: 梁王 西汉 述略 玉器 永城市 河南省
  • 简介:陵园以陵门、石砌围墙、祭殿和陵墓组成,陵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约12.5平方公里。陵园中部有南北走向石墙,将陵园分为内外两区。外陵区分布两座建筑台基,陵门位于床金沟沟口北侧悬崖下,现为两个高大的夯土台基,其间为宽9米的门道,在门址附近发现大量辽代砖瓦。

  • 标签: 瓷器 出土 陵园 长方形
  • 简介:长期以来,宋金钧瓷在墓葬中发现不多,素有“钧不入葬”的说法。此盘出士于许昌一座金代砖室中壁画人物为女真人装束,墓葬地点位于许昌市文峰路中段西侧。同出土的钧瓷还有一盘、一碗,说明民间所谓“钧不入葬”的说法也不尽然。

  • 标签: 许昌市 出土 大盘 钧窑 金墓 砖室墓
  • 简介:2001年4月中旬至5月初,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了梁庄王,该是明仁宗第九子朱瞻垍及其继妃魏氏的合葬,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区东南约16.5公里处的一座名叫“龙山坡”的小山上。内随葬品极为丰富,计有金,银、玉、瓷、陶,铜、铁、铅锡等器物达1400件(套),若计入成套器的配件数,则共计5340件,其中金、银器便有1070余件。

  • 标签: 梁庄王 出土文物 金银 文物考古研究所 赏析 用具
  • 简介:扶风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早在3000年前,周人的先祖占公宜父率领部族越沮、漆水而至此定居。《诗经》赞美令扶风北部地区“周原既朊,堇荼如饴”,周人在此地定居垦殖,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经营,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更为以后力量不断壮大,进而灭殷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西周王朝 出土青铜器 赏析 关中平原 自然资源 北部地区
  • 简介:淅川位于鄂、豫、陕三省边陲。这里古代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有陆通秦晋水达吴楚之称。因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开发较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其中楚人便是以丹江流域为起点,发展成为雄居一方的泱泱大国。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在这里修建丹江口水库,使当地最肥沃的土地成为丹江水库库区。几十年来随着水库水位不断变化和冲刷,

  • 标签: 出土玉器 丹江口水库 鉴赏 楚墓 河南 地理位置
  • 简介:2011年至今,历时6年的海昏侯考古工作,通过种种证据证明这座就是西汉海昏侯刘贺,从此由海昏侯及其墓园和其周围庞大的墓葬群以及完整的都邑遗址组成的汉代海昏侯国聚落遗址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汉代海昏侯国研究正式拉开序幕。

  • 标签: 出土玉器 鉴赏 聚落遗址 考古工作 证据证明 墓葬群
  • 简介:蕲春位于鄂东南,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2015年浙江省博物馆特展"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中展出的蕲春南宋罗州城窖藏金银器让人印象深刻。今年,浙江省博物馆继续与湖北蕲春县博物馆合作,汇集蕲春境内明荆藩王出土的百余件珍宝,以专题展览形式在浙博展出。一、明代分藩与荆藩王明太祖朱元璋秉承"藩屏王室",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

  • 标签: 浙江省博物馆 明太祖朱元璋 湖北蕲春 金银器 王朱 摩利支天
  • 简介:粟特原居地本在葱岭西的河中地区,早在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康、安、米、曹、石、何等城邦,汉文史籍谓之昭武九姓。这些国家位居亚洲腹地的中心,以及丝绸与黄金贸易的最大转运站,诸国因之致富。

  • 标签: 粟特人 画卷 石刻 北周 南北朝时期 商业活动
  • 简介:1976年3月在无锡市郊扬名乡邓湾里北发现了一座石室,此为夫妻合葬,同出有墓志一盒,志盖篆书“明故太学生顾伯子郁卿墓志铭”,下款隶书“万历丙申季秋旦弟叔白勒石里人何之清镌”。志铭因受剥蚀,不可辨认(注1)。从志盖书中可知,此为万历二十四年(1596),从中所出印章中得知,主名顾林,字郁卿,是明太学生。

  • 标签: 龙纹 出土 墓主 石室墓 纹饰 墓志铭
  • 简介:上世纪50至70年代,成都地区发掘了一批明代墓葬,主要包括城东净居寺、胜利公社、前进机器厂.城南红牌楼、衣冠庙;城西三座坟;城北白马寺、五块石等地区发掘的明代墓葬。从墓葬中出土的墓志或者买地券来看,主大多是明蜀王府太监,有些墓葬还有准确纪年。

  • 标签: 成都地区 出土 博物院 明代墓葬 瓷器 明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