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超声辐照下,以2,4二丁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2,2’-二羟基-3,3’,5,5’-四丁基联苯。研究了超声强度、辐射时间、反应温度等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合成反应条件:超声强度为5.04w/cm2,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90℃,原料用量(2,4二丁基苯酚:30%H2O2:NaOH:月桂酸)比为1:1.1:1:0.01时,产物收率达90.0%。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产率高。

  • 标签: 超声 2 2’-二羟基-3 3’ 5 5’-四叔丁基联苯 合成
  • 简介:妇女解放运动是五四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这一运动的深入开展,一大批女性作家陆续登上文坛,凌华就是其中一住。她是一位关注女性问题的作家,作品以婚恋为主题,在意境和语言风格上继承了传统因素,同时在创作技法上也接受了外来因素的影响。在古典美的氛围中,表现当代问题,是凌华的独特之处。

  • 标签: 古典 温婉 女性 知性
  • 简介:摘要吕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从事语言学的研究和实践60多年。同时吕湘先生又是中国20世纪语文教育家中的杰出代表。他非常关心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针对当时语文教育现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文,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语文教育观。

  • 标签: 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宏观视野教学观 启示
  • 简介:华的小说,以温婉的笔调,水墨画的韵致和诗意的叙事特征称道于中国现代女性作家群。本文认为,这种温和的创作风格有别于鲜明故事性,强烈戏剧性的小说叙事,呈现着内倾化趋势,情节淡化,少有大开大合,更多地是着力于人物潜在的心灵世界表现。文章具体地分析了凌华的《花之寺》、《女人》两本小说集,指出凌华通过场景描绘和人物描摹体现着她的以文写画的创作特色,其中涌动着朦胧淡远的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富有绘画美,透示出其人其文韵雅的气质。文章紧扣作家作品及其中活动的多样化人物形象,对凌华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整体把握与概括评价。

  • 标签: 凌叔华小说 叙事特征
  • 简介:基于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条件下,Bi^3+对KIO3氧化溴甲酚绿褪色反应有强的催化作用,建立了催化碘酸钾氧化溴甲酚绿褪色光度法测定铋离子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LD)为1.7×10^-9g/ml,灵敏度高,选择性、重现性好,本法成功用于水样中痕量Bi^3+的测定。同时探讨了催化碘酸钾氧化溴甲酚绿褪色光度法测定铋离子的反应机理。

  • 标签: 铋离子 溴甲酚绿 催化褪色光度法
  • 简介: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然时值连年战火,书成而流传民间。魏晋名医王和,历尽艰辛,收集整理,撰次"仲景遗论"为《张仲景(药)方》,自此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源头,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其卓越的贡献,如清医学家徐灵胎所言:"不有和,焉有仲景。"

  • 标签: 中医临床 王叔和 仲景遗论 收集整理 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