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在实地考查基础上列举了柳氏民居从选址、建筑构造、文化、民风等方面"隐"的特色,实证应用分析研究表明,该特色与其先祖柳宗元的悲剧一生及他的"谆谆教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隐"的理念对现代人在多方面仍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 标签: 柳宗元 柳氏民居 建筑 选址 文化 民风
  • 简介:RFID不确定性数据可通过查询概率值等方式获取或优化,进而达到识别不确定性数据的目的。然而,通过使用RFID不确定性处理方法。管理人员或者查询者很容易得到不确定性数据的真实情况,不确定性数据被识别以后,原有的针对RFID数据所使用的RFID安全协议将不再起作用,攻击者可以很轻松地获取当前标签的隐私数据。针对这一问题。从数据位置、隐匿范围、数据路径等三个方面提出RFID不确定数据的隐匿方法,以此保护潜在的隐私数据。

  • 标签: 不确定数据 隐私 隐藏 保护
  • 简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并以心室重构为主要表现.目前对CHF的治疗,在传统三联疗法(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和地高辛)基础上,β受体阻断剂等已列入CHF的标准治疗.本文综合了国内外部分近期有关文献和资料,拟就CHF研究与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 标签: CHF 充血性心力衰竭 发病机理 药物治疗 三联疗法 心室重构
  • 简介:对6万多个脑卒中病例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得到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及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数据,并通过计算发病年龄的众数、四分位差、偏度、峰度等统计指标,得到发病人群分布的特征。为全面分析脑卒中发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建立统计回归模型,得到脑卒中发病率与气压、温度、湿度及其高低差值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分析显示,其拟合优度和显著性检验都令人满意,进而利用这屿定号分析结果.对不同的年龄层次、职业人群.气.候条件筹榴出了相应的预擎及干预方案.

  • 标签: 脑卒中 环境因素 统计描述 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隐匿性肾炎伴食物不耐受性患者治疗效果。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60例隐匿性肾炎伴食物不耐受性患者,患者被随机分到百令胶囊组、对照组,每组各30人,两组都进行食物干预,以6个月为一疗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血浆IgG含量等指标,探讨百令胶囊对隐匿性肾炎伴食物不耐受性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①百令胶囊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尿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含量、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血浆IgG水平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②百令胶囊组与对照组比较,百令胶囊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③百令胶囊组对同时伴皮肤症状、肠道症状患者比不伴有皮肤症状、肠道症状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对隐匿性肾炎伴食物不耐受性患者,在食物干预治疗同时使用百令胶囊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蛋白尿,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 标签: 百令胶囊 隐匿性肾炎 食物不耐受性 皮肤症状 肠道症状
  • 简介:脑卒中与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发病人群性别、职业、年龄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建立了相关的数据模型,进行了求解。提出了对疾病的干预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性别 环境因素 湿度
  • 简介:套袋苹果黑点病是推广果实套袋后出现的一种新病。通过多年对病害症状的观察、发病规律的掌握、发病原因的词查分析,提出了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的有效防治措施。

  • 标签: 套袋苹果 黑点病 防治措施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视频终端综合征(VDT)的临床症状、致病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干预和防治对策,为青少年眼部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选取岳阳职业技术学院264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常见症状发病情况、VDT发病情况和不同视频显示终端使用时间的发病率情况,并比较眼部检查中的泪膜破裂时间测定、泪液分泌实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三个主要指标和VDT知识知晓率在健康干预前、后的情况。结果:高职生常见眼部症状有眼干涩(75.38%)、眼疲劳(58.33%)、眼痒(56.06%);264名学生中VDT患者占37.12%;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学生VDT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VDT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x2=6.589,P=0.000)、泪液分泌(SitI)试验(x2=3.452,P=0.000)以及角膜荧光染色(FL)检查(x2=-7.59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少年VDT患者实施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科学有效的健康干预,有利于减轻干眼所致的临床症状,可以确保较好的临床疗效,从而有效的防治青少年VDT。

  • 标签: 青少年 视频终端综合征(VDT)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浅表肿块穿刺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在寻找原发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颈部、锁骨上、胸壁、脐部、腹股沟等浅表部位肿块进行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同时行免疫组化检查以提示原发病灶的来源。结果对2016年我院29例患者行超声介入穿刺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检查,明确病理诊断的29例,其中能明确原发病灶的21例,提供原发病灶来源范围的8例。准确率达72%,有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对浅表肿块穿刺活检可以获得明确的病理结果,辅以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明确原发病灶的来源。

  • 标签: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免疫组化 原发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