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孵化至18d的肉仔鸡活胚蛋240枚,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枚蛋。处理组Ⅰ羊膜腔注射1mL0.75%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处理组Ⅱ、Ⅲ、Ⅳ分别向羊膜腔内注射质量浓度为0.5%、1.0%、1.5%的谷氨酰胺营养液1mL。继续孵化及出壳后分析表明:胚胎注射对胚蛋孵化率没有影响(P〉0。05%);胚胎注射谷氨酰胺对肉仔鸡出壳重和出壳重/蛋重无显著影响(P〉O.05);出壳后第3天,试验组体重较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P〉0.05),出壳后第7天,1.0%注射组体重比对照组提高10.89%(P〈0.01),1.5%注射组较对照组体重增加7.33%(P〈O.05);3日龄肉仔鸡0.5%注射组血浆T4含量较对照组提高23.67%(P〈0.05);7日龄肉仔鸡1.0%和1.5%注射组血浆T3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6.63%和26.16%(P〈0.05)。总之,鸡胚注射G1n可促进肉仔鸡早期生长发育,注射对胚蛋孵化率及出壳重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胚胎注射 谷氨酰胺 生长发育 肉仔鸡
  • 简介:通过酸法脱酰胺将大米蛋白进行改性,以大米蛋白含量、盐酸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大米蛋白酸法改性的较佳条件为:大米蛋白含量50g/L、盐酸浓度0.3mol/L、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85℃。

  • 标签: 大米蛋白 酸法改性 工艺研究
  • 简介:采用月桂酸与二乙醇胺为原料(n(月桂酸):n(二乙醇胺)=1:2)合成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醇酰胺.通过GC-MS检测月桂酸二乙醇酰胺在反应体系中的百分含量,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质量分数的影响,分析了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折光率的变化,对反应产物进行性能测试,并将其和国家标准GB/T15046—94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常压下合成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70~180℃,反应时间2~3h,所得产品性能符合GB/T15046—94,考察体系折光率可以判定反应大致进程.

  • 标签: 月桂酸二乙醇酰胺 GC-MS 合成 性能
  • 简介:本文通过药物敏感度测定法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G^+菌和G^-菌的抗菌作用。实验结果证明青霉素类抗生素对G^+菌抗菌作用强,对G^-菌抗菌作用差;头孢菌类抗生素则对G^+菌、G^-菌均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故临床常将该类抗生素药物治疗耐药菌株和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细菌感染。

  • 标签: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菌作用 抗生素 抗菌 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用由庚醛氧化制取的庚酸和由甘油裂解还原制得的烯丙醇为原料,反应温度为90-93℃,压力为1333Pa,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合成庚酸烯酯,产率为75%。庚酸烯酯的分子式为C10H18O2,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菠萝香气味,不溶于水,熔点-66,沸点210℃,可用于配制日化香精和食用香精。

  • 标签: 食用香料 庚酸烯丙酯 氧化反应 酯化 精馏
  • 简介:基于过氧化苯甲在稀硫酸介质中,对亚硝酸根使亚甲基蓝的褪色反应的抑制作用,研究了一种新的过氧化苯甲的检测方法。过氧化苯甲浓度在0.8~4.0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检出限5.24×10^-9g/mL。

  • 标签: 抑制-褪色法 过氧化苯甲酰 漂白剂 亚甲基蓝
  • 简介:本文对40Cr钢通滴醇气体氮碳共渗进行了大量优化研究,选择出了其最佳工艺参数。

  • 标签: 气体氮碳共渗 供氮能力
  • 简介:综述聚丙烯酰胺类(PAM)絮凝剂的合成工艺包括水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辐射聚合法、光引发聚合法、沉淀聚合、悬浮聚合、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分析各聚合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探讨PAM絮凝剂今后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聚合工艺
  • 简介:经济有效地控制氮废水污染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简述了高浓度氮废水的危害及来源,介绍了对高浓度氮废水处理的处理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工艺在国内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 标签: 氨氮废水 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污染 应用
  • 简介:在超声波辐射下,以2氨基5硝基噻唑、水杨氯为反应原料,四氢呋喃为溶剂合成制得2(5硝基2噻唑基)水杨酰胺。并通过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50℃、超声波功率为100W、反应时间为0.5h,收率可达90.2%。

  • 标签: 超声波 2- (5- 硝基 -2- 噻唑基)水杨酰胺
  • 简介:对用双乙醛草二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铜时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发现只要严格地控制操作过程中的溶液pH、显色温度和时间、冷却温度,并且在配置缓冲溶液时一定要调制pH值到9,在检测时就会收到准确度精密度都较好的测定结果.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影响因素 准确度
  • 简介:脲类除草剂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危害以及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寻找高效降解磺脲类除草剂的微生物,以修复受磺脲类除草剂污染的土壤,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 标签: 磺酰脲类除草剂 降解 微生物修复 沼液
  • 简介:生物活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苯素苷是一类天然糖苷类化合物的总称,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消炎等生物活性,其全合成是一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挑战性的研究工作。本论文对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糖苷苯素苷全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 标签: 苯丙素苷 糖苷化 Acteoside和Conandroside VERBASCOSIDE
  • 简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用C18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230nm)测定10%吡醚乳油的含量,优化了色谱分析条件:检测波长为230nm,流动相为乙腈—水混合液(V(乙腈)∶V水=50∶50),流速为1.0mL/min。同时,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114,变异系数为0.11%,平均回收率为99.63%,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该方法分离完全、峰形对称、线性范围宽,对10%吡醚乳油含量的分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标签: 10%吡丙醚乳油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 简介: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经肟化、溴化、环合反应制得(Z)-2(2-氨基-4噻唑)-2羟亚胺基乙酸乙酯(去甲噻肟酸乙酯).经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5℃以下肟化、40℃溴化、25℃以下环合,各步中间体经萃取分液,收率可达54%.

  • 标签: 去甲氨噻肟酸乙酯 乙酰乙酸乙酯 肟化 溴化 环合
  • 简介:目的:探讨单独泊酚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对800例患者应用泊酚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另外1000例患者进行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两组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效果,检查完后由患者和内镜医生阅读并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所有胃肠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检查前无痛组心理压力明显小于常规组,检查中无痛组不良反应明显比常规组少,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检查后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检查中出现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无痛组检查中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检查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常规组比较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多在正常范围,且为一过性,无须特殊处理,检查结束后迅速自行恢复。两组绝大多数患者检查前、中、后SaO2无明显差异,无痛组少部分患者出现SaO2降低,经积极处理迅速恢复正常。结论:单独泊酚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

  • 标签: 胃肠镜 单独 丙泊酚 效果评价
  • 简介:文章探讨了酚氯雷伪麻缓释片的薄膜包衣工艺。目的:研究酚氯雷伪麻缓释片薄膜包衣的一次性合格率。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确定薄膜包衣的工艺参数,选择最佳工艺。结果:确定了薄膜包衣的最优工艺参数:包衣的欧巴代用量为5%,喷量400g/min,转速15r/min。结论:按照此工艺生产的酚氯雷伪麻缓释片达到质量标准,稳定可靠。

  • 标签: 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 正交实验 薄膜包衣
  • 简介:本文研究在传统环锭纺细纱机上,生产全棉/纶包芯纱18.2×7.8tex(32×70D)的工艺流程,原料选配,生产中易出现的纱疵及处理的技术措施。

  • 标签: 包芯纱 工艺流程 纱疵 措施 研究
  • 简介:研究了一种饱和器法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改进了饱和器的结构,采用设备外管道分配器替代原母液分配器。运用改进设备的工艺处理医药生产中排出的含废气、废水,彻底解决了废气、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

  • 标签: 含氨尾气 饱和器 母液室外置
  • 简介: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G0),并制备了氧化石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C)层层自组装薄膜,用联对组装后薄膜中的GO进行原位还原,从而制得化学转化石墨烯/聚电解质薄膜.结果表明:先组装后还原方法可以克服先还原后组装方法中还原GO时形成团聚导致的原料损失,还原对薄膜结构影响不大,所形成的复合薄膜是均匀的、牢固的.

  • 标签: 化学转化石墨烯(CCG) 层层自组装 原位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