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1937年上海金融界发生一场空前的“纱交风潮”。风潮的爆发主要是由于官僚买办集团与政府高层相互勾结,抓住棉纱销售淡季的机会,散播虚假市场信息,对棉纱市场进行投机操纵。“纱交风潮”造成巨大危害,纱布交易一度停滞,市场萧条,许多棉纱投资者倾家荡产,官僚资本集团赚得盆满钵盈。纱交投机风潮引起各方关注,国民政府也曾下令“彻查”,但由于国民政府官僚本位传统的存在,纱交投机案最终不了了之,若干小商贩和少数做“空头”的投机者成为替罪羊,对民族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造成巨大打击。“纱交风潮”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下金融领域的腐败程度日益加深,官僚资本成为当时社会毒瘤。

  • 标签: 上海 纱交风潮 官僚资本
  • 简介:高校网络公共事件从符号学来说是一个话语事件,研究其话语特征和话语建构路径有利于高校网络公共事件的矛盾化解.本研究以“寒门博士之死”事件为例,结合高校网络公共事件话语的网络性、公共性和对话性特征,分析高校、媒体、公众三方传播主体的话语情况,提出高校化解危机的三大话语建构路径:遵循对话的逻辑基础,实现“视域融合”;发掘元事件的网络舆情源头,满足公众知情诉求;积极与媒体话语沟通,形成舆论联动效应.

  • 标签: 高校 网络公共事件 话语特征 话语建构
  • 简介:本文对公众参与群体事件的困境以及公众维权进行了探究,探讨发现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群体事件的发生主要在于公众参与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因此如何形成制度化的方式保障公众参与权利的实现,从而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本文主要从健全人大代表制度:密切联系群众;建立行政问责制度:权责统一;推进司法诉讼制度:司法独立,司法公平;拓宽参与渠道:信访责任制及大众传媒;提高自身能力:构建公民社会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 标签: 群体性事件 公众参与 民主法治
  • 简介:信息传播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不可避免会受到文化势能的影响。作为重要的文化变量,"地域认同"会对信息传播产生"扭曲"作用。通过对"四川邻水保路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地域认同"建构了群体身份和利益观念,塑造了群体的信息加工模式,促使群体对信息生成、编码、加工、释译和传递过程产生"扭曲"。探究"地域认同"与信息传播的关系,将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

  • 标签: 文化 地域认同 信息 扭曲
  • 简介: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博客、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广泛流行,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目前,我国各类突发事件频发,而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微博、微信、移动通讯网络等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突发事件一经网络媒体或网民报道,短时间内就可形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课题将自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分为开始、关注、爆发(煽动)、消退四个阶段,从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各阶段的特征入手,寻找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应对策略。

  • 标签: 自媒体环境 地方政府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对策
  • 简介:一、高校违纪校级领导的群体特征1.自然特征本调查以2012年12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高校71名违纪校级领导为研究样本。主要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分析所调查群体的性别、年龄及地域等自然特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71人中只有1名女性,男性占绝大多数,这可能与中国高校校级领导层男性居多有关。据美国教育理事会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在美国大学中,女性校长的比例是26.4%。而中国现任教育部直属大学校长的男女比例达到95%:5%。

  • 标签: 高校 运行风险 中国 人口统计学 预防 权力
  • 简介:高校智库运行机制的研究是对我国目前智库研究问题的延伸和探索,为高校智库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和思考角度。本文对我国高校智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人员缺乏流动性、智库缺少协调沟通、评价机制僵化、筹资渠道单一等共性问题进行反思,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

  • 标签: 高校智库 运行机制 智库建设
  • 简介:文章通过空间正义理论对邻避冲突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邻避设施供给必须实现公共价值追求的目标正义、负外部效应均衡分担的工具正义以及公众参与和风险沟通的过程正义等三大要件的有机统一。对武汉市某临终关怀医院项目建设的案例分析表明,当存在着过度追求经济效应、负外部性非均衡转嫁、公众低度参与以及风险沟通不足等空间生产非正义情形时,邻避设施供给就会引发邻避冲突,甚至演变为以"封路维权""街头散步"等为标志的空间抗争事件。案例研究还发现,实现邻避设施供给的正义性要件,应当由政府和公众共同讨论来决定公共价值的边界范围,构建起公民全参与和风险持续沟通的决策机制,以"空间正义"为议题搭建起协商式补偿机制,消除不同主体对空间生产价值追求不一致造成的冲突。

  • 标签: 邻避设施 空间正义 公共价值 公众参与
  • 简介:一、《大学运行模式》的研究框架及评价(一)《大学运行模式》的研究框架从研究思路来看,作者罗伯特·伯恩鲍姆认为,若想理清学院和大学是如何运行的,需要将其作为组织系统和发明物来认识,基于这样的认识论,他从组织学、系统学和象征主义三种观点出发,从这三方面考察学院和大学,以探究学院和大学的特征为起点,并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学院和大学,分析学术组织的结构性和能动性,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大学运行的五种模式,运用虚构的学院来阐述学院和大学的控制、组织和领导问题。

  • 标签: 大学 运行 嵌入 组织学 象征主义 学术组织
  • 简介:“道德领导力”这个概念的提出,对大学校长的道德品格、思想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美国一流大学——范德堡大学宿舍楼更名事件的解读,发现大学校长在掌校过程中充分展现了道德领导力,表现为:坚持良知,维护大学精神;以身作则,敢于承担风险;高瞻远瞩,保护大学与公众的最佳利益.这一切建立在大学自主和校长人格独立的基础之上.

  • 标签: 美国一流大学 大学校长 道德领导力 范德堡大学 宿舍楼更名 高登·基
  • 简介: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校开始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迄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主要根据美国本科生科研理事会于2012年发布的指导文件《卓越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特征》,结合相关文献和从其网站以及美国两所顶尖私立大学、3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两所社区学院网站上搜集整理的文本信息,以求诠释美国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

  • 标签: 训练体系 运行机制 构成要素 本科生 美国 科研
  • 简介:检察委员会是检察院内部的议事决策机构,负有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和其他重大检察问题的重要职责。目前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人员组成及机构设置不健全,议事职能和议案职能发展不平衡,检委会决策过程科学性不足,检委会子系统运行与实际操作脱节等问题。对此提出推进检察委员会去行政化及专业化建设;规范案件讨论范围,适度扩大议事范围;强化检委会议案工作的亲历性;加强技能培训,简化系统操作的完善建议。

  • 标签: 检委会制度 议事议案 司法亲历
  • 简介:韩进海运有限公司于2016年在韩国申请破产重整程序,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航运企业破产案。但是我国法院对该起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极大的案件并不享有破产程序的管辖权。基于海商法而提起的优先权导致仅部分债权人可以优先受偿,与破产程序着重于所有债权人平等受偿的目的不符。在目前的立法体系下,我国对跨国破产案件管辖权的立法对管辖权的分配不利于国际协调、规定不具有破产特征、运用仍存在着一定空白等缺陷,亟需完善。

  • 标签: 跨国破产管辖权 立法完善 改进对策 韩进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