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凭借石墨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这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未必是好消息。因为自那之后,各高校材料系几乎每个实验室都开始做有关石墨的研究。化学领域比较权威的美国化学学会(成立于187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科技学会之一),每天一篇关于石墨的文章,“当时我觉得完蛋了。那意味着,在这个颇受关注的新领域,你想出来的点子别人也会想得到,你做的肯定也没有别人快。”华中科技大化学系一师兄感叹道。

  • 标签: 石墨 本科生 美国化学学会 诺贝尔物理学奖 突出 张哲
  • 简介:归纳了水体浓度变化对沉水植物影响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即影响沉水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沉水植物营养积累及营养分配;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分析了对沉水植物影响研究的主要进展。

  • 标签: 氮磷 抗氧化酶 生长 营养积累 沉水植物
  • 简介:石墨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碳纳米材料,它的特殊单原子层结构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石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该文仅就目前石墨及其纳米复合物在生物电化学、燃料电池以及其他化学电源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对石墨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 标签: 石墨烯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物 生物电化学 燃料电池 化学电源
  • 简介:通过静态模拟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NP水平培养的金鱼(Ceracophyllumdemersum)的茎解剖结构、植株NP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研究发现,随N,P浓度的增加,金鱼藻茎的组织结构紊乱,出现空洞;茎叶中NP含量随N,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含量均随N,P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丙二醛含量均随时间延长而上升,POD@SOD,4性随时间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T活性随时间延伸上升。

  • 标签: 金鱼藻 生理反应 富营养胁迫
  • 简介:为获得独特的光致发光特性的碳基量子点,以氧化石墨(GOs)为前驱物,采用水热反应合成了一类富氧官能团修饰的石墨量子点(GQDs).TEM和AFM表征GQDs平均粒径为(5.02±0.92)nm,厚度为0.6nm.GQDs呈现特有的光致发光峰位随激发波长移动的特性,其光致发光机理来源于量子点边缘的类卡宾zigzag活性位.由于Fe3+与GQDs表面羟基的配位作用使GQDs呈现出对Fe3+离子检测的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有望成为高效检测Fe3+离子的新型荧光探针.

  • 标签: 石墨烯 量子点 光致发光 富氧官能团
  • 简介:以贵阳市鱼梁河龙洞堡段为研究对象,根据河段两岸功能区分布,布设5个监测断面,于枯水期开展水体总、总短时间尺度(5天一个样品)的同步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受人为活动影响,总、总含量增加,故应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尤其是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向水体的输入。

  • 标签: 鱼梁河 总氮 总磷 氮磷比
  • 简介:合成了新的三试剂--2-羟基-4-磺酰氨基苯-3-(4-硝基苯)-三.研究了在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10.0-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汞形成2:1型浅黄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λ=53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105L·mol-1·cm-1.Hg2+的浓度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4.该方法的检出限量为0.5μg/25mL.用拟定方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汞,五次测定的RSD<3%,加标回收率为98.2%-102.5%.

  • 标签: 2-羟基-4-磺酰氨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 显色反应 光度法
  • 简介:石墨管是石墨炉分析的核心部件,除了石墨材质的良好品质外,优秀的石墨管机械设计是形成等温和类等温状态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石墨管 分析技术 纵向加热 横向加热
  • 简介:探讨了亚硝酸型生物脱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实现亚硝酸型生物脱的途径,并结合典型工艺讨论了亚硝酸型生物脱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着重研究的方向。

  • 标签: 亚硝酸型硝化 生物脱氮 氨氮 亚硝酸 反硝化
  • 简介:通过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的分析,建立总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应用一个实例,对不确定度分量(标准溶液稀释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重复测量样品引入的不确定度、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评定。

  • 标签: 总氮 不确定度 评定
  • 简介:襄阳市泽东化工厂每年生产石膏废弃物约120万吨,目前累计堆放量已达500万吨.为了提高石膏的再利用率,对石膏混合粘性土作为填方材料的可行性进行了击实特性研究.研究表明石膏混合粘性土的击实特性与粘性土相似,当石膏含量改变时,最优含水率的变化幅度较小,最优含水率约为25.5%-29.0%.通过对石膏混合粘性土的最小孔隙比进行分析,发现最小孔隙比随着石膏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表明混合土的击实密实度随着石膏含量的增加而变差.在实际填方应用中,混合土中石膏的含量不能过大.

  • 标签: 磷石膏 击实 最大干密度 孔隙比 填方
  • 简介: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氨基胍重碳酸盐和甲酸为原料合成了3-氨基-1,2,4-三唑,反应速度比传统加热条件提高300倍,产率达到83.5%。优化后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为120W,氨基胍重碳酸盐:甲酸摩尔比为1:1.25,溶剂无水乙醇为5mL,反应时间为60s。

  • 标签: 微波辐射 合成 3-氨基-1 2 4-三氮唑
  • 简介:以纳米催化剂ZnO合成油酸改性萜马来酐乙二醇酯,并以常用的多种催化剂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纳米催化剂比普通催化剂活性效果好。其最佳用量为1.5~2.0%,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为190~200℃。

  • 标签: 纳米催化剂 油酸 萜烯马来酐乙二醇酯 合成
  • 简介:从脱率、工艺运行以及节能角度对A/O工艺与分段进水2种生物脱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污泥回流比为50%的条件下,分段进水工艺能达到高于80%的总去除率,但是A/O工艺只能达到40%.在污泥回流比为100%、硝化液回流比为200%的条件下,A/O工艺能够达到78.32%的总去除率,但是SVI值将达到143mL/g.而达到同样甚至更高的总去除率(81.1%),分段进水工艺的SVI值只有94.4mL/g.分段进水工艺中污泥膨胀得到很好的控制.分段进水工艺在适用性、脱率、运行稳定性方面优于A/O工艺.

  • 标签: 活性污泥 生物脱氮 A/O工艺 分段进水工艺 效率
  • 简介:通过使用国标方法、微波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分别对晓庄校园内音乐喷泉、化学楼前水塘、生活用自来水三处地方的水样用72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710nm处的吸光度,然后使用标准曲线法分别计算出这三处水样中痕量总的含量.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均显示,校园内音乐喷泉中出水口的总含量较其他处多.同时也表明微波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结果精密度较国标法高,并且其回收率达到99.04%,操作简便、快速.

  • 标签: 水样 钼酸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总磷
  • 简介:通过烧杯试验,分别对Al2(SO4)3·18H2O,Fe2(SO4)3,聚合Al2O3以及1∶1组合无机絮凝剂(Al/Fe)对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相同,静沉50min,投药量为700mg/L时,1∶1组合絮凝剂的除效率高于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TP去除率为95.12%.处理后出水TP浓度小于1.5mg/L,达到GB16889-2008一级标准.

  • 标签: 无机絮凝剂 高浓度垃圾渗滤液 除磷 组合
  • 简介:对海洋沉积物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王水-氢氟酸-高氯酸消解体系下,采用微波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含量,省时、试剂用量少,结果准确且重现性好.

  • 标签: 微波消解 总磷含量 沉积物
  • 简介:复杂体系的总测试一直是一个测试难点,其原因主要在于多成分体系产生的测定干扰难以直接使用标准测试方法。本文设计并阐述了一种新型测试方法,通过加铬粉的方法还原肥料中的硝态为铵态氮,然后采用蒸馏后滴定的方法计算复混肥料中的总含量。由于国家标准中采用的蒸馏瓶法已经不能满足批量检测的要求,凯氏定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由于消解等原因的改变,原有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的仪器测试体系。在反应时间、试剂用量等方面,我们进行多次比对实验。采用优化铬粉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实验表面,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加快实验效率。在实验教学自主创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工作中,该方法明显的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教学效果和科研效率。

  • 标签: 复混肥料 总氮 铬粉 检测
  • 简介:积雪草酸(asiaticacid,AA),是积雪草提取物中的五环三萜烯类组分之一,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以积雪草酸为先导化合物,对积雪草酸C-2位,C-3位和C-28位进行结构修饰获得了积雪草酸衍生物3β,23-二羟基熊果-12--28-醇,借助于IR、1HNMR和13CNMR对相关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与积雪草酸(AA)、oxacillin(苯唑西林)和norfloxacin(诺氟沙星)三种物质进行了抗菌活性的对比。结果显示:积雪草酸的抑茵活性较好,而目标产物的抑菌活性不明显。

  • 标签: 积雪草酸 三萜类 衍生物 抑菌活性
  • 简介:以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对C-2位、C-3位和C-28位进行结构修饰,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2α,3β-二羟基齐墩果烷-12--28β-醛。并通过IR、HNMR和13C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和Hela(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间体和目标产物对两种癌细胞抑制作用均优于齐墩果酸。

  • 标签: 齐墩果酸 三萜类 合成 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