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刑法理论的较大差异,各国刑法在帮助问题上也存在着较大不同。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帮助和从犯是等同关系;在英美法系,从犯和帮助是包容关系;而在我国,帮助和从犯应该是一种交叉关系。另外,在帮助的构成要件方面,大陆法系坚持从属性立场,而英美法系采纳独立性原则。比较对帮助的多种处罚模式,必减式是较为科学可取的。

  • 标签: 帮助犯 从犯 正犯
  • 简介:身份是刑法中一类较为特殊的犯罪,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类犯罪的构成要件中对犯罪主体往往有一定的限制。对身份的研讨不仅关乎身份自身体系的建构,而且与共犯与身份问题的解决也密切相连。但是,我国学者在身份概念这一基本问题上的研究则显得多少有点混乱。因此,对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中的身份概念进行反思,重构身份之应然概念,实属当务之急。

  • 标签: 身份犯 犯罪构成 消极身份犯
  • 简介:“准中止”是由被害人的行为、第三人的行为、客观情况的介入或行为性质所致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其主观特征表现为犯罪中止行为是基于行为人意志所为,其客观特征表现为行为人做出了真挚努力但其防止行为与犯罪既遂结果不发生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准中止是中止的一种特殊形态,刑法应该在相关的法条中对其明确规定。

  • 标签: 中止犯 准中止犯 未遂犯
  • 简介:风险社会与转型时期的不期而遇,我国重实害的传统危险立法无法反映风险社会某些危害行为的特征,因为其不注重个体安全的预防,进而不能有效抑制犯罪。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危险立法应当肩负维护社会道德底线、唤起民众的规范意识、加强犯罪预防的重要责任。新时期,我国危险立法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加大立法的拟制性,扩张危险的范围,通过转化危险的立法范式以预防犯罪。刑事立法应设置新的危险类型,并将一些具体危险转化为抽象危险

  • 标签: 危险犯的特点 风险社会 范式
  • 简介:m晚近以来,我国刑法理论对中止减免刑罚的根据的讨论趋于热烈,但多是基于日本刑法理论并和说的思想展开论证.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刑法规范第43条将中止作为未遂罪的一种减轻或者免除刑罚,而我国《刑法》第24条对中止的规定却有所不同,是以是否造成损害为界限,分为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梳理以往关于中止减免处罚的根据的学说基础之上,从我国刑法规范出发,可以分离中止减轻处罚的根据与免除处罚的根据,最终形成中止减免处罚的根据二元论立场:在中止造成损害时,对其减轻处罚的根据与违法、责任减少说具有亲和性;在中止没有造成损害时,对其免除处罚的根据与刑罚目的理论具有亲和性,并以二元论立场为根据,进一步探讨对认定中止自动性认定的具体影响.

  • 标签: 中止犯 减免处罚 处罚根据 二元论 自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