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筛选天然抗氧化剂,以酵母抽提物为原料,用中性蛋白水解酵母蛋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考察解液的抗氧化性,得到解的最佳条件为:酵母添加量2.0%,添加量4%,温度55℃,pH值6.5,此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4.7%,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此外,将解液应用于食用油保鲜,一周后测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结果表明:酵母解液能延缓油脂的氧化酸败作用,效果与抗坏血酸相当.

  • 标签: 酵母 中性蛋白酶 酶解 抗氧化性
  • 简介:采用等吸收双波长法,以meso-四(4-铵基苯基)卟啉为试剂同时测定了混合物组分中的锌与镉.实验中用铅溶液掩蔽了过量有干扰的试剂光谱带,获得了满意结果.相应的摩尔吸光系数△εZn=6.54×105及△εCd=4.27×105L·mol(-1)·cm(-1).

  • 标签: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锌与镉的测定 meso-四(4-三甲铵基苯基)卟啉
  • 简介:近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无机化学教材及其它有关专论书籍的不同版本的这类书,对四氧化铁结构的论述不同,即使同一本书,前后也有论述不一的,非常混乱。这是由于不同的书,综合了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多数没反映出现代研究水平,这就有必要对每种结构论说加以综合讨论分析,指出各反映出四氧化铁结构的正确部分及不足之处,最后加以综述。

  • 标签: 四氧化三铁 反尖晶石结构 八面体 氧离子 化学教材 结构论
  • 简介:通过低温应激比较拟穴青蟹螯足腕节外缘只有1根刺(Sp)和螯足腕节外缘有2根刺(Sr)的群体其鳃超氧化物歧化(SOD)和过氧化(CAT)活性的变化,获得的主要结果有:温度从25℃骤降至15℃,应激第3hSp群体鳃的SOD和CAT活性显著上升,应激第12和24h两种活性都恢复至起始水平;在24h的应激过程中,Sr群体鳃的SOD活性表现为先下降,后恢复至起始水平,CAT活性在整个应激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平。温度从25℃骤降至11℃,应激第1hSp群体鳃的SOD和CAT活性显著上升,之后CAT活性始终高于第0h,SOD活性在第12h低于第0h,第24h又上升至第0h的水平;Sr群体鳃的SOD活性在第1h下降,第6h快速上升,第12和24h又下降至第1h的水平,CAT活性在整个应激过程中变化较小。温度骤降18℃,在整个应激过程中,Sp群体鳃SOD和CAT活性的变化较小,Sr群体鳃的SOD和CAT活性受到显著抑制,在第24h两种的活性降至最低。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的低温应激下Sp群体鳃的抗氧化活性有所提高,剧烈的低温应激则导致Sr群体鳃的抗氧化活性受到抑制,由此可看出拟穴青蟹Sp群体比Sr群体更能耐受环境温度的急剧降低。

  • 标签: 温度 拟穴青蟹 群体 SOD CAT
  • 简介:通过对过度训练大鼠补充黄柳菇总黄酮,观察大鼠血清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探讨过度训练后机体的氧化损伤状况及黄柳菇总黄酮对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过度训练后的大鼠血清抗氧化系受到严重破坏,而补充黄柳菇总黄酮的大鼠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血清抗氧化的活性.表明黄柳菇总黄酮可有效降低过度训练造成的机体氧化损伤。

  • 标签: 黄柳菇 总黄酮 过度训练 血清抗氧化酶
  • 简介:对接种马铃薯Y病毒后烟草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后5天超氧化物岐化活性略有降低,10天以内其活性变化不大,20天后,超氧化物岐化活性升高约14.12%,30天后,其活性又急剧下降,约降低32.30%,接种后叶片内的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说明马铃薯Y病毒侵染烟草的过程中伴随着超氧化物岐化活性的变化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加强及丙二醛含量的积累。

  • 标签: 烟草 马铃薯Y病毒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 简介:以焦亚硫酸钠与甲醛、水进行反应,生成羟甲基磺酸钠。本实验研究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羟甲基磺酸钠产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一条合成羟甲基磺酸钠的最佳工艺路线,当物料比为:n(甲醛):n(焦亚酸硫钠)=2.6:1,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h时,产率为93.03%。

  • 标签: 焦亚硫酸钠 羟甲基磺酸钠 合成
  • 简介:为脱除烟气中的一氧化氮(NO),在小试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光催化氧化(PCO)烟气中NO的实验研究.制备出负载在石英砂上的纳米级TiO2颗粒作为光催化剂,通过试验分别考察了操作温度、NO初始浓度、氧气含量、相对湿度、停留时间这5个重要因素对NO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O初始浓度、氧气含量和相对湿度对NO的光催化氧化效率影响显著.NO初始浓度越低、氧气含量越高时,NO转化效率越高;当烟气相对湿度为8%时,NO转化效率达到最高.此外,操作温度和停留时间对NO转化效率影响甚微.

  • 标签: 光催化氧化 一氧化氮 二氧化钛
  • 简介:以6-甲基-2-(α-羟甲基)-IH-苯并咪唑(MHMBM)作为荧光探针,利用蛋白质对MHMBM荧光增敏作用,建立了测定人血清总蛋白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中性水溶液中,MHMBM的荧光强度与牛蛋白(BSA)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5,检出限2.3μg/mL,线性范围4.6—60.0μg/mL。本方法用于测定两种样品溶液中的总蛋白,RSD(n=6)分别为1.7%和1.3%,回收率95.5%和98.6%。

  • 标签: 6-甲基-2-(α-羟甲基)-IH-苯并咪唑 荧光探针 人血清蛋白质 牛血清白蛋白
  • 简介:通过一种取代剂将N-乙基-α-萘生产中副产品N,N-二乙基-α-萘转化产品N-乙基-α-萘.经试验考查了温度、时间以及反应物配比对转化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温度165℃,时间4小时,物料配比1:5(摩尔比).转化反应的总收率为78.4%.由于副产品N,N-二乙基-α-萘的转化利用,使N-乙基-α-萘产品收率由68.9%提高至84.3%。

  • 标签: N-乙基-α-萘胺 N N-二乙基-α-萘胺
  • 简介:建立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睾酮片剂和复方八维睾酮胶囊中的甲基睾酮含量的方法.在250nm波长处,以3,5-二硝基苯甲酸为内标物,分离电压为20kV,用10mmol/L硼酸盐缓冲液(pH7.4)作毛细管电泳的运行液,被测组分与内标物得到快速分离.甲基睾酮的进量样浓度在2.0-150μg/mL范围内与电泳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2,检测限为1μg/mL.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甲基睾酮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毛细管电泳 甲基睾酮 测定
  • 简介:在以甲基磺酸锡为主盐、硫脲为电位调整剂的镀液体系中,在铜箔上制备了呈缎面光泽的均匀锡镀层。镀覆过程,用电偶电流法进行了分析;对所得镀层的显微组织结构,采用FE-SEM和XRD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镀液体系中浸镀锡,镀覆过程迅速而平稳,所得锡镀层具有体心四方的晶体结构,镀层显微形貌为均匀分布的颗粒状形态。

  • 标签: 甲基磺酸锡 缎面处理 锡镀层 显微结构
  • 简介:探讨了亚硝酸型生物氮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实现亚硝酸型生物氮的途径,并结合典型工艺讨论了亚硝酸型生物氮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着重研究的方向。

  • 标签: 亚硝酸型硝化 生物脱氮 氨氮 亚硝酸 反硝化
  • 简介:在稀硫酸溶液中,甲醛对溴酸钾氧化甲基紫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研究了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新的测定痕量甲醛的褪色光度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0.2~5.0μg/mL.该法用于啤酒、饮料及漆料中微量甲醛的测定,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6~104.8%,RSD为1.8~4.4%.

  • 标签: 催化光度法 甲醛 甲基紫
  • 简介:利用锯末半焦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H为11,投加量为1.5g/L,温度40℃,吸附时间为60min,亚甲基蓝废水的初始浓度为15mg/L为吸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锯末半焦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脱色率可高达96.06%.

  • 标签: 锯末 热解 半焦 亚甲基蓝 吸附性
  • 简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分析了兴国红鲤的心、肝、肾、晶状体、脑和肌肉六种新鲜组织中的苹果酸(ME)、超氧化物歧化(SOD)、过氧化物酶(POD)和α-淀粉(α-AMY)四种同工酶系统的带及其肌肉蛋白带.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四种同工谱带是不相同的,存在着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肌肉蛋白分析显示雌雄鱼体中蛋白带无显著区别.

  • 标签: 兴国红鲤 同工酶 电泳 组织特异性
  • 简介:为研究复合材料ACF/TiO_2,研究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其浓度变化来表征其降解效率,实验条件下,ACF/TiO_2复合材料在254nm的紫外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在110min中就达到了99.71%,降解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其光催化降解性能和材料结构方面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活性炭纤维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降解
  • 简介:该文研究出一种应用于铁器文物保护的氯清洗液。2%NaOH+0.1%十二烷基苯甲酸钠溶液+2%乙二+0.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少量磷酸钠清洗液的复配碱性氯清洗液效果最好。通过电化学实验可知,经复配碱性氯清洗液处理后的模拟铁器文物表面耐腐蚀性能有较大的改善。经复配碱性氯清洗液处理后的带锈试样红外吸收光谱证明其表面吸附有类物质,与铁离子反应生成配合物,有利于氯离子从腐蚀产物层迁出。

  • 标签: 铁器文物 脱氯清洗液 氯离子
  • 简介:本文介绍了氮氧化物废气的来源、危害以及电镀工业氮氧化物排放特点,着重介绍了治理氮氧化物废气的几种方法,并对吸收液和吸收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碱性溶液作为作为吸收液,使用旋流板塔作为吸收设备是治理电镀工业氮氧化物废气的一种较为成熟、可靠的技术.

  • 标签: 电镀工业 氮氧化物 废气治理 吸收塔 吸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