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知识是客观的”主要是从认识方式上来界定的。认识方式可区分为“自我中心认识”和“自然中心认识”,知识所倚重的是自然中心认识。在自然中心认识中,认识的参照标准从“人的内部感受”转到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自然”,知识的客观性由此获得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是客观的”意味着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全新的理论指导,而不能完全寄托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上。

  • 标签: 知识 客观性 认识方式 “破圆”
  • 简介:教师绩效评价有其特定的内涵,既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结果的评价。由于教育目标更具模糊性与教育效果的复杂性,对教师的绩效评价就更应侧重于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许多研究者与管理者却把教师绩效评价曲解为“不正确”的教师评价,而把发展性教师评价神化为“正确”的教师评价。他们错误地认为教师绩效评价只能调动少部分人的积极性,绩效评价是针对过去的、对未来没有意义,唯有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促进教师发展,而教师绩效评价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发展性教师评价关于“自我实现的人”的人性假设及其人文主义的管理范式也有其内在的缺陷。虽然,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更高境界的教师评价,但它必须以教师绩效评价所达到的严格、精确为现实基础。由于我国现阶段教师管理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科学化不足,因此,应当认真对待教师绩效评价,而不是盲目地推崇发展性教师评价。

  • 标签: 教师评价 绩效评价 发展性评价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 简介:本文从理论基础、自然教育目的、自然教育原则方面探讨了夸美纽斯的客观化自然教育思想,并给予了新的评析.指出了夸美纽斯对西方自然教育思想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 标签: 夸美纽斯 客观化自然教育思想 评析
  • 简介:有人说,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基于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终身发展来考虑的。要培养一个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成才环境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既要着重于学校人文环境的创设,也要重视“以生为本”的“德性养成”教育。

  • 标签: “以生为本” 班级管理 学生 文道统一 魂魄 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