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管是在教学模式上,教学的重心上,师资力量上还是在校方对该课程的规划上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自我效能的发挥。职业院校应该对现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促进该门课程的进步与发展,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规划教育。

  • 标签: 职业学校 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现状
  • 简介:分类管理是民办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变革,中央层面积极推动加快顶层设计、地方政府通过“压力传导”和“激励诱导”方式加快配套政策的制定、民办学校举办者通过“策略性行动”争取自身利益。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在制度化进程中陷入规则困境、组织困境与文化认知困境。破除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化困境,需要促使分类管理与相关“制度丛”形成合力、整合强致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明确分类管理的价值理念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 标签: 民办教育 分类管理 制度化 新制度主义
  • 简介: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贯穿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始终。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无论在学校规模、招生人数还是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所说的高等职业教育通常是指在高中文化基础上对专门人才进行培养的教育,这种学校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生产、管理、服务、创新等全方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它与我们的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区别。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终身教育 教育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 现代教育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
  • 简介:2018年9月26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联合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

  • 标签: 家庭教育 调查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 质量监测 基础教育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教育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管齐下的发展路线逐步显现、基于国情的自主培养与双向互动的国际化体系初步建立、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宗旨的国际化目标日益明确。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应作好六大战略抉择:发展路径从"引入为主"到"双向互动",组织与管理从"政府调控"到"多方治理",学生方面从"扩大规模"到"质量优先",师资队伍从"项目引领"到"系统筹划",课程与教学从"要素优化"到"标准对接"以及合作与交流从"资源引入"到"多维互动"。

  • 标签: 职业教育 国际化 趋势特征 战略抉择
  • 简介:军事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岗位特性,是以满足军队人员职业发展为目标开展的在岗继续教育,来自职业岗位的学习需求是其科学发展的关键动力。文章从知识更新、学习型军营建设、单位建设发展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学习需求,初步构建了军队院校军事职业教育建设发展的内容体系,提出了包括统计需求、梳理需求、按需建设、更新维护和内容衔接等方面的发展对策建议。

  • 标签: 军事职业教育 军队院校 发展需求.
  • 简介:立陶宛职业教育教师分为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导师,教师的企业经历丰富。立陶宛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政府以国家项目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教师培训体系,开展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在职培训,丰富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这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专业发展 教师 职业教育 立陶宛
  • 简介:美国教育评估改革由"为大学升学及入职做准备"向"为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成功做准备"转换,并在评估内容和工具上进行了多样化和系统化的改进,但是新一轮评估也存在内涵界定的模糊性、评估工具自身的局限性,面临着评估模式与教育模式的脱节以及问责评估思想的牵制等挑战。借鉴美国评估改革经验可知:我国应不断强化评估系统的自身完善,建立多层次的考试评估支持系统,推行基于能力的教育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估理念。

  • 标签: 考试评估 美国 大学准备 职业准备
  • 简介: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是公共产品的生产、供给及消费的过程,具有不完全的正外部性、消费的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效益实现的长时性和持续性的产品特征。其价值取向要以提升企业人力资本为目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核心,以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根本。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要变革政府单一的供给方式,积极探索与私人部门合作的PPP供给方式及与社会组织合作的供给方式。转变校企合作理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定相应标准,加强激励性政策投入,积极发挥第三方中介机构作用是高等职业教学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发展路径。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职工培训 价值取向 供给方式 公共产品
  • 简介:文章以某公立初中学校为案例,展现了该校信息技术教学整合的制度化过程和学校进行制度建立与扩散的策略。同时,文章分析了校领导、教师、家长、教育主管部门、技术元素等在这个过程中的行动逻辑与特征,以及各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在推进的策略上,年级的整体推进比实验班更容易实现制度化,并且在学校情境中,规制性与规范性要素比文化—认知性要素对制度建立和扩散更加有效。但是在整体推进模式下,学校与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等外部要素的冲突更加激烈。

  • 标签: 制度化 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规制性要素 规范性要素 文化-认知性要素
  • 简介: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承担子女教育责任的过程,在国外也称为“学校、家庭和社区伙伴关系”(School,Family,andCommunityPartnerships)。儿童成长既不只取决于学校,也不只取决于家庭,而是取决于家庭与学校之间持续的、高质量的互动与合作。家校合作能显著减少家庭环境差异对儿童成长造成的影响,对弱势家庭意义重大;制度化的家校合作还能促进和谐家校关系的建立,提升学校教学与管理水平;更在宏观意义上改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 标签: 家校合作 儿童成长 制度化 相关性 家庭与学校 教育改革与发展
  • 简介:基于公共政策四维视角,构建用以分析国家教育事业"五年规划"的"价值-行动-约束"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文本话语演变延续"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之逻辑,政府总体包揽教育让渡于公共服务治理的技术经营。具体来看:价值引导方面,从政治理念转向技术监督,其中多重教育目标结构设计、项目制动议是价值引导的主体内容;行动体系方面,从国家管控到治理改善转变,其中教育体制改革、结构完善、公平与福利共享是重点,人才培养改革是亮点;约束条件方面,从资源投入到合作宣传转变,其中规划落地时更强调政府角色转变、评估督导与社会支持。

  • 标签: 教育规划 政策四维视角 话语分析 五年规划
  • 简介:制度变革在本质上是主体关系的解构与重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变革突出地表现在五方面:一是学位授予制度从单轨制变革为学术型与专业型双轨并行;二是招生录取制度从理论考试变革为推免、申请考核等多元化方式并存;三是学生资助制度从公费补偿变革为全面自费及多种形式奖助和激励相结合;四是就业保障制度国家统包分配变革为双向自主选择与规划指导服务;五是培养管理制度从行政强势干预变革为基于学术自治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综合来看,这五方面制度变革都蕴藏着丰富历史事实与价值,体现出不同时期国家对多元化人才的动态需求。

  • 标签: 改革开放 研究生教育 制度变革
  • 简介: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是当前缓解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城镇教师自发参与交流轮岗的积极性。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城镇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补助原则,然后采用选择实验方法基于对河南省三个县城镇教师的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补助标准。研究发现,城镇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平均补助标准是1.59万元/年/人,河南省用于执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政策成本为3.15亿元/年,占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的0.24%。采用职称类激励和荣誉类激励措施可以适度降低政策成本,但不能完全替代货币补助。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因素导致不同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补助标准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教师交流轮岗 义务教育 激励机制 选择实验
  • 简介:在全球化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共同影响下,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出现了从"三角协调"向"治理均衡器"的转型,其中英国大学治理从学院治理转向了公司治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提高,大学管理自治得到增强。德国的竞争机制和利益相关者引导机制不断得到强化,国家规制持续削弱,大学和院系获得更多自主权。美国大学正逐渐从共同治理模式转向公司治理模式,外部利益相关者更多参与到大学的日常运作中,大学管理层的控制权力不断得到强化。为实现治理机制之间的相对均衡,应健全国家规制和学术自治对利益相关者引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规范功能,激活专业协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在抵御市场化和国家规制中所扮演的"缓冲器"角色,通过五种治理机制之间的博弈与互动,形塑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均衡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 标签: 国家规制 学术自治 利益相关者 管理自治
  • 简介:面对大量义务教育学龄人口教育需求的增加,民办学校及教师队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民办中小学校管理定位模糊、国家保障性制度缺位以及学校教育关系网络中民办学校教师职业定位偏颇,导致不同教师职业角色期待下的民办中小学教师身份被异化,形成了低职业认同感下的民办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困境。对此,基于正确认识学校教育关系下的教师定位与职业发展,需要明确民办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关系中的内在价值与外在定位,并科学提出具体的民办中小学教师管理与保障性政策,针对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管、教、评三方面加强政策性制度建设与保障力度。

  • 标签: 民办中小学 教师身份 身份异化
  • 简介:近年来,中小学校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问题日益关注,其着力点由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转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以成都市玉林中学国家课程校本化具体实践为例,通过对样本学校个性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的解读,阐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路径和策略方法。

  • 标签: 国家课程 校本化 策略
  • 简介: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当前国际职教界聚焦的核心问题,是倒逼职业院校办学要素系统优化的重要契机,是服务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基础。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需要把握好"适应规则"与"制定规则"的关系,"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关系。在战略重点与具体方略上,要制定系统科学的战略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并完善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参与的质量评估体系,加强科研力量并完善平台建设。

  • 标签: 职业教育 国际化水平 国际竞争力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观因时演进,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育质量观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依次经历了'关注学业成绩的内适性质量观''关注社会人才的外适性质量观''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个适性质量观''关注教育服务的保障性质量观''关注全面质量的整体性质量观'五种质量观演变时期;基础教育质量观的演进主要表现在:质量内容上从仅关注教育结果逐渐到关注教育服务进而关注教育全过程,质量标准上从合规定性到合需要性再到合发展性,质量取向上由社会人才取向到关注个人取向,再到公民取向;基础教育的质量观应坚持结果质量与服务质量的辩证统一、底线标准与相对标准的辩证统一。

  • 标签: 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 质量观
  • 简介:摘要:民办学校的产权问题是民办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民办教育发展政策的首要问题。原有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没有能够很好地回应和解决这一问题。新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新法实施分类管理,为处理民办学校产权问题提供了依据和条件。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是现阶段国家层面民办教育政策制定和处理好产权问题的重要机遇。本文回顾了民办学校产权问题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了原《民办教育促进法》处理民办学校产权问题的缺陷和不足,阐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新法对优化民办学校产权问题的进展,提出了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中解决产权问题的基本思路。

  • 标签: 民办学校 产权 民办教育促进法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