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6 个结果
  • 简介:德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资环系王民德国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可追溯到60~70年代中期。随着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的环境问题,加60~70年代的水污染,70~80年代核废料处理问题,目前的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重点,不...

  • 标签: 环境教育 德国中小学 森林生态系统 巴伐利亚州 课堂教学 气候变化
  • 简介:从中国的宪制结构和国家治理的现实情态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新一轮司法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但是,从司法实践看,新一轮司法改革必将对党领导司法的方式形成冲击,倒逼中国共产党从理念认知到领导方式等方面重新诠释党领导司法的意涵,从党领导司法的权力来源、范畴、方式以及革新政法委工作职能等方面,推动党领导司法机制的进阶。

  • 标签: 新司法改革 党的领导 司法
  • 简介:201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规定,民办学校的类型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类,营利性民办学校在现行法律体系下应属公司法人。营利性民办学校与一般公司最大的不同在其公益性特征,但现行商事法律规范却无法体现出这一特征上的差异。较一般公司而言,营利性民办学校应当在商事组织法与行为法方面适用更加严格的特殊规定。目前,《民办教育促进》与《公司法》《破产》等法律之间,在诸如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终止事由、终止清算程序等方面还存在规范冲突。在法律适用上,应当通过法律推理与论证,既要明确营利性民办学校在终止活动中一系列的法律适用依据,又需对其中仍旧存在不合理规范缺陷加以矫正。

  • 标签: 营利性民办学校 公司法人 终止 清算
  • 简介:<正>随着我国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各种专业门类的社团组织如雨后春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它在教育和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标签: 社团组织 社会教育 大发展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2011年1月18日,浙江省台州市教科所组织各县(市、区)教科所到仙居县下各镇第二小学调研学生社团活动.实地考察了学校社团活动和农科技实践基地。下各镇第二小学的社团活动具有浓郁的农村特色.在继承传统的体育、艺术、文学、科技、社会服务五大类的基础上,还开设了编织、刺绣、种植、饲养、环保等特色社团

  • 标签: 学生社团活动 农村特色 小学 实践基地 继承传统 社会服务
  • 简介:三维设计是新一代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设计平台的基础,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的方法。本课题利用了实验、行动、分析、调查等研究方法,分多个阶段进行实施,包括三个方面研究内容:一是教学内容设计。与孩子实践经验结合、与团体心理辅导游戏整合、以相关竞赛为切口,提高孩子主动、自主、有效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教学方式的改进。以活动为引导的课堂设计,追求师生无界的教学空间,让孩子真正地成为讲台、教室的主角,实现孩子主体性参与的学习格局。三是从深层次教育孩子的探究。识别、陪伴和引导孩子成长模式教学方式实践。

  • 标签: 三维设计
  • 简介:〕中职教育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道德行为表现不佳,却在中职社团活动中表现出色,中考的失利丝毫不影响他们全身心投入于社团活动中,并最终在思想觉悟和行为准则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背后由老师指导,学生自发组织完成的社团,很大程度上成为中职生改变自身,实现梦想的桥梁。本文作者认为中职教育中社团活动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中职学校社团活动与学生思想道德养成”这一视角出发来阐述两个问题提出“社团活动影响有何特点”以及“社团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试图梳理出社团内涵与学生道德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社团文化道德培养
  • 简介:社团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团体,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对广大青年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学生社团建设与学生工作管理之间的关系,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学生工作管理方法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社团学生管理建设
  • 简介:传统的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独具特色,但在其不断的改革中呈现出的以追求工程师的质量为本、经过大众化的讨论而决策、严谨又不失国际化的灵活应变和用法律规范及促进改革实施等特点,对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不无启示。

  • 标签: 德国 高等工程教育 教育模式 教育改革 特点 启示
  • 作者: 韩震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3-13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3期
  • 机构:摘要:最早产生于英国的司法救助是随着欧美市场经济福利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对于穷人、弱者的诉讼救助,始终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因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存在差异,一部分公民因经济困难支付不起必要的法律费用、难以平等地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对这部分公民提供必要的司法救助。构建完善的司法救助制度,能够从程序上实现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从而保障其实体权利最终实现的可能性,体现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 作者: 秦守刚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8-18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8期
  • 机构:摘要:近年来,随着“志愿精神”的深入人心,高职院校服务型社团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但从整体上看,还存在活动形式内容缺乏创新;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团经费资源短缺;活动基地建设不健全;横向发展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指导教师力量不足,社团干部培养力度不够,长效性的机制缺乏等。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服务型社团活动的发展,应当树立“助人自助”的现代自愿服务理念,推动活动开展;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活动促进体系;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和社会化空间;强化活动项目管理,做好指导监督;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实现持续发展;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提高活动质量;加强活动理论指导,促进学习交流。
  • 简介: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党团组织进社团,贴近需求导方向,激发社团发展动力;教育活动社会化,立足实践出真知,历练行为品性。践行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引领人才培养工作,有助于推动学生社会化角色的转变进程,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的德育功能。

  • 标签: 学生社团 德育工作 社会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1870年以前,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学徒制在德国主导了900年。1708年实科学校创立,随后,专科学校、地方工业学校陆续创办和发展。星期日补习学校开创于16世纪中,但其早期主要是宗教教育,职业技术方面的教育主要是在18世纪工业发展后,才陆续进入补习教育。1869年,北德工业同盟关于强制补习教育的规定则是此阶段的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标签: 职业技术教育 专科学校 学徒制 主导 德国 宗教教育
  • 简介:救济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的正当性,是源于学术自由对发挥大学功能、认识科学真理以及构建民主社会具有重大作用。大学自治作为学术自由权的制度性保障,在大学侵害教师学术自由权时,并不能阻却司法的介入。为了既能保障教师学术自由权而又不侵犯大学的自治权,司法救济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时应当以校内申诉作为司法审查的前置程序。同时,司法审查应有限度,具体包括两项:一是程序审查而非实体审查,二是合法性审查而非合理性审查

  • 标签: 大学自治 大学教师 学术自由权 司法救济 制度安排
  • 简介:自1996年5月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修订、颁布职业学校的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建议在职业学校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改革,至今已经实施15年了。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打破了学科界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编制课程,其理论设计十分完善。但在实际的教与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阻碍和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国职业院校借鉴学习领域课程,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 标签: 德国职业教育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实施阻碍 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