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文化与认知交互作用的观点,为个体发展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范式。这种范式打破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去文化性”和“价值中立”思想,强调价值观、符号规则等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儿童数学认知具有跨文化差异,对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进行探讨,对儿童数学认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研究从文化与认知的基本关系人手,从文化模式和文化工具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儿童数学认知的影响,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内核,以及文化与儿童数学认知相互作用的机制。

  • 标签: 儿童数学认知 文化性 文化模式 文化工具
  • 简介:〔摘要〕中华文明史,泱泱五千年,源远流长,“经史子集,儒家经典”传诵当下,“四书五经,百家争鸣”脍炙人口,“以文化营养提升品格,以经典人文提高素养”,要从小学做起,方能“积跬步以至千里,重人文而完善人性”,培养“品德为先,仁义礼智信”的未来建设者。“有才无德”是社会的危险品,“仁义当道,德育为先”,让孩子们从小意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和文化,接受传统经典的熏陶,是“自身的必修,社会的必须,生活的必要”。

  • 标签: 〔〕语文文化
  • 简介:荀子著名的“化性起伪”学说,以人性恶为德育的理论前提,主张通过师法之化、环境熏陶、隆礼重法等途径帮助人们去恶为善,实现“涂之人可以为禹”的目标,是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德育取向政治化和功利化、德育内容泛化和德育方式单一刻板的问题,通过梳理和借鉴荀子“化性起伪”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和途径对我们今天完善高校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化性起伪 高校道德教育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