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霉素(gibberellin)是1926年日本人黑泽英一从水稻恶苗病的研究中发现的。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之所以出现徒长的症状。是由病菌分泌出来的物质引起的,这种病菌称为赤霉菌,赤霉素的名称由此而来。1959年科学家确定其化学结构。现已知,植物体内普遍存在赤霉素。它是调节植株高度的激素。

  • 标签: 赤霉素 生理作用 化学结构 中学 生物
  • 简介:大家都知道青霉素是一种常用抗菌素,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螺旋体等引起的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它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

  • 标签: 青霉素 弗莱明 发现 抗菌素
  • 简介:在150℃下以乙二醇(EG)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溴氧化铋(BiOBr),研究了可见光驱动下BiOBr产品对青霉素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测试发现,样品的尺寸均匀,实心花状,为纳米片组装而成的高级结构;X射线衍射(XRD)结构表明产品纯净,没有杂质相,为四方晶型的BiOBr;在可见光驱动下,BiOBr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青霉素,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点,并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 标签: BiOBr 青霉素 动力学
  • 简介:论述了肝细胞发生凋亡时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动态过程,介绍了肝细胞凋亡过程中SOD,GSH-Px,MDA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阐明了不同强度运动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认为大强度运动可诱导肝细胞凋亡,而运动后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是肝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之一.

  • 标签: 细胞凋亡 运动强度 大鼠肝 超微结构特征 GSH-PX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目的:旨在观察2800m海拨高度的训练对大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D(Sprague-Dewley)大鼠40只,随机将其分为常氧常压组(LN),常氧常压训练组(LNT),低氧低压组(LH),低氧低压训练组(LHT)。LN、LNT组和LH、LHT分别置于正常海拔高度与相当于2800m的生活条件下,其训练环境同生活环境保持一致。LNT和LHT组分别在所控制的环境中,进行为期五周的训练。每周训练五天。结果:发现五周的低氧刺激或低氧训练,LH和LHT组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显著升高(P〈0.05),但LN和LNT组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五周的低氧刺激或低氧训练,均能提高大鼠机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变形能力,低氧刺激与低氧结合训练刺激所产生的效果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低氧剌激 海拨高度 血流变
  • 简介:综述了国内外去甲基阿奇霉素的合成路线,研究了去甲基阿奇霉素的制备工艺,探讨了重结晶溶剂种类、氧化剂、还原剂种类以及pH值等对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醇为反应体系,在回流下用双氧水氧化,亚硫酸氢钠还原,反应结束后用氨水调节pH值至10.0,粗品用丙酮和水混合体系精制,产品纯度通过HPLC检测达到99.4%.

  • 标签: 阿奇霉素 去甲基阿奇霉素 HPLC PH值 精制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SD雄性大鼠灌胃给药绞股蓝,再进行力竭性游泳实验,对其机体内乳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探析绞股蓝成分是否对大鼠运动能力产生影响,以及该物质成分是否能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以及加快恢复过程的机制,分析中枢性疲劳下大鼠海马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绞股蓝对运动力竭下的大鼠海马神经递质变化的影响,探讨绞股蓝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为进一步开发绞股蓝类运动保健品,为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 标签: 绞股蓝 运动性中枢疲劳 神经递质 影响
  • 简介:<正>一、赤霉素的發現在三十年前,日本的一个病理学家黑泽在台灣最初發現許多稻田感染了叫做惡苗菌的真菌,(Gibberellafujikuyoi)这种真菌引起“惡苗”病或叫做稻瘋病。得这种病的水稻植株莖和嫩枝都会在开始時急剧地伸長,后变弱,稻粒產量低,得病嚴重時就完全死亡。但如果把这种真菌在培养液中培养,經过一定的時間,去掉菌絲体,用剩下的培养液或它的代謝產物一起处理稻秧的根,則秧苗的生长

  • 标签: 赤霉素溶液处理 茄子 培养液 真菌 水稻植株 病理学家
  • 简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鼠血浆中羟甲香豆素(7-羟基-4-甲基香豆素)浓度的方法.分析条件为:色谱柱:ThermoHypersilGOLDC18(150mm×2.1mm,3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400μL·min(-1).柱温:35℃,进样量:5μL;通过ESI离子源,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进行负离子方式检测.源电压2500V,离子传输毛细管温度350℃,蒸发温度350℃,鞘气氮气流速45mL·min(-1),辅助气流速15mL·min(-1).羟甲香豆素浓度在2.84-1420n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61);检出限为0.6nmol·L(-1).方法回收率介于105.35%-96.76%,提取回收率介于64.2%-70.7%.日内和日间RSD小于3.1%.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大鼠血浆羟甲香豆素浓度的测定,为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羟甲香豆素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大鼠血浆
  • 简介:介绍了一种结合中学化学与物理知识定量测定大鼠呼吸速率的实验方法。利用Ba(OH)2吸收密封容器内大鼠呼吸所产生的CO2,生成白色的BaCO,沉淀,通过沉淀量计算大鼠的呼吸速率;并通过气体体积的改变显示大鼠呼吸消耗氧气,体积减少量等于玻璃管内液滴的移动的距离乘以横截面积。实验结果表明:(1)实验组的BaCO3生成量远大于对照组,计算其差值可以定量测定大鼠的呼吸速率;(2)玻璃管内液滴移动明显。因此本次探究证明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可以利用此化学定量分析法测定小型哺乳动物的呼吸速率。

  • 标签: 中学生物实验 定量分析 呼吸速率
  • 简介:目的:探索呼吸暂停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16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间歇性呼吸暂停组,利用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分析方法观察间歇性呼吸暂停过程中HRV各参数变化。结果:间歇性呼吸暂停使大鼠心功率谱各参数明显改变,总功率降低,超低频功率升高,高频功率降低,超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升高。结论:间歇性呼吸暂停使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

  • 标签: 呼吸暂停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 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槲皮素对镉致损伤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方法 应用酶标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毒性及形态学分析,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胞内钙离子稳态分析 结果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有所缓解、凋亡形态学特征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均随槲皮素浓度和时间增大而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上升,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减少。结论 槲皮素具有保护镉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作用。

  • 标签: 槲皮素 细胞凋亡 肾小管上皮细胞 增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观察模拟d000m高住低练后力竭运动对大鼠肾EPO表达及RBC、Hb和HCT的影响,为科学的低氧训练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氧组相比,无论是高住组、常氧运动组或者高住低练组EPO值均升高,其中高住8h组与常氧组相比EPO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与常氧组相比,高住8h组和高住12h组RBC、Hb、HCT值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P〉O.05),而常氧运动组和高住8h运动组RBC、Hb、YICT值显著下降(P〈0.05);高住8h运动组与高住8h组比较,RBC、Hh、HCT值显著下降(P〈0.05).适宜的低氧刺激可以提高机体的有氧能力,其中以低氧8小时的4周4000米海拔高度低氧刺激效果显著,考虑与EPO、RBC、Hb、HCT的升高有关;低氧后运动,血液RBC、Hb、HCT值显著下降,说明低氧刺激、运动强度过大,而使机体有氧能力下降.

  • 标签: 高住低练 力竭运动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EPO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病理变化极为复杂的疾病,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显著增加,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明显水肿为共同临床特征,包括原发性、继发性与遗传性,是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学龄前期儿童3~5岁为主要发病人群,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发生率仅次于急性肾炎,其引发原因较多,是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点为病程长、治疗长、易反复,目前临床在疾病的急性期以激素类药物治疗为主,而在缓解期于家中进行维持治疗,因此用药依从性与能动性对治疗效果有着关键的影响。住院时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但是出院后,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重视程度、依从性均会受到影响。全方位护理为一种过渡,将住院与出院之间的差异减少。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全方位护理 患儿 肾功能
  • 简介:探讨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胫骨骨代谢和腓肠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首先构建摘除卵巢大鼠模型(OVX组),大鼠经手术后1周的恢复,随机分为2组:手术对照组(OVXControl:OC)和手术运动组(OVXExercise:OE),另取假手术无训练组(SC),每组动物均6只.运动组采用大鼠活动跑台进行运动,采用LanyonLE方案,共8周.与SC和OE组比较,OC组的胫骨近端骨密度显著下降(P〈0.05,P〈0.05);与OE、SC组比较,OC组ALP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P〈0.05);OE和SC组ALP酶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OE、SC组比较,OC组TRAP酶的活性显著上升(P〈0.05,P〈0.05).与SC、OC组比较,OE组的FOG肌纤维%呈显著增加(P〈0.05,P〈0.05),而FG纤维%明显减少(P〈0.05,P〈0.05).与SC组比较,OE组FOG纤维的横断面积显著增大(P〈0.05).8周跑台运动训练可使去卵巢大鼠腓肠肌深层部分FG纤维向FOG纤维转变,产生肌纤维肥大,与此同时,可增加血清ALP,减少TRAP水平,引起胫骨骨密度增加.提示闭经后的女性积极参加科学运动,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维持骨量,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 标签: 跑台训练 去卵巢大鼠 胫骨 腓肠肌 肌纤维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通络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通络益肾汤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5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7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较高(P

  • 标签: 中药通络益肾汤 早期糖尿病肾病 治疗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123例171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先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术后6-36个月随访171眼。结果术后6-15个月随访171眼,4眼复发。复发率为3%。结论常规切除翼状胬肉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有效降低胬肉复发率。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C 翼状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