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员受贻贝的启发,利用强大的合成材料开发出一种粘性很强的水下粘合剂。这种超薄材料制成的水下粘合剂比此前的同类产品粘性至少高10倍,其低分子量和功能特性能大大提高现有粘合剂的性能,同时有望被用于牙医业、纳米技术、水下维修以及电子学等领域。

  • 标签: 性能 胶水 美国加州大学 材料开发 粘合剂 研究人员
  • 简介:伴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终端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技术应用手段,这些新的科学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最优化问题。为了实现各种技术手段和技术平台的最优化设计,现阶段国内外专家提供了多种优化方案,最具普遍性、实用性的就是以动植物的形态特征为技术出发点、结合人工智能和高科技所研发出来的智能优化算法,作为其中之一的微粒群算法由于独特的算法原理受到了诸多关注。以微粒群算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本身的性能及其优化手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推动微粒群算法的发展。

  • 标签: 微粒群算法 性能分析 性能优化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1-xBaxCoO3(0≤X≤0.35)电极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微结构和电输运性能.研究表明,Ba掺杂的样品生长较好且符合理想的化学配比;当X〈0.3时,材料的晶格结构没有改变,当X≥0.3时,材料发生结构相变,由菱方晶系转变为立方晶系;当Ba的掺杂量达到0.3时,样品由半导体向金属转变,Ba掺杂提高了LaCoO3电导率和在氧化环境下的稳定性,这一特点使其在阴极材料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溶胶凝胶 La1-xBaxCoO3 电导率 晶体 掺杂
  • 简介:采用饱和水溶液方法制备肉桂油β-环糊精微胶囊,研究β-环糊精和肉桂油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包合率的影响,探讨肉桂油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当β-环糊精和肉桂油的质量体积比为12:1,在50℃反应2.5h的条件下所得微胶囊包合率达76.1%,红外光谱证明了肉桂油被β-环糊精包合,肉桂油微胶囊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高于未包合的肉桂油,说明微胶囊对肉桂油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肉桂油 Β-环糊精 微胶囊 热稳定性 抗氧化性
  • 简介:为了研究半导体桥的点火性能,本文分析了受生产工艺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随机分布的火药各点的物理性质、火药成分、表面粗糙度以及SCB桥体密度等特征量。建立半导体桥点火过程的随机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研究分析了火药直径、等离子体温度及火药吸收层厚度等随机因素在半导体桥点火过程中对点火性能的影响:等离子体温度的增大,使点火延迟散布减小;火药颗粒直径,吸收层厚度的增大,使点火延迟散布增大。

  • 标签: 半导体桥 随机分析 点火性能 蒙特卡洛方法
  • 简介:针对EE、EI、ER3种不同规格的E型磁芯,分别绕制超声电源高频变压器,并用PV40A阻抗分析仪对它们的原边电感量和漏感进行测量.通过实验测量结果可知,在设计参数相同的情况下,EI磁芯绕制的高频变压器原边电感量最大,漏感最少,漏感率最低,性能更优.

  • 标签: 高频变压器 E型磁芯 原边电感量 漏感
  • 简介:建立处于外磁场中由单轨道相互作用量子点嵌入到两个化学势和温度均不同的合金引线构成的一类量子点制冷机模型,考虑外部磁场引起的塞曼分裂并引入能级分裂所造成库仑能的线性渐变.应用稳态下的量子主方程描述电子在传输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确定量子态的占有几率,并导出性能系数、制冷率、热流以及粒子流的解析式表达式,分析了制冷机的一般性能特性,并讨论了外磁场和能级对制冷机性能特性的综合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画出制冷率和性能系数随外磁场及能级变化的三维投影图.获得最大性能系数和制冷率,确定外磁场和能级的优化区间,分析相互作用对最大制冷率和最大性能系数的影响.

  • 标签: 最大性能系数 最大制冷率 外磁场 优化分析 优化区间
  • 简介:以金石蚕苷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三种物质分别作为功能单体,运用量子化学方法模拟模板分子与不同功能单体按不同比例结合的印迹聚合物预组装体系的构型、能量及复合反应的结合能△E.通过不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在不同比例条件下形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金石蚕苷和丙烯酰胺按1:7的分子比例的印迹效应最好.

  • 标签: 金石蚕苷 分子印迹聚合物 计算模拟
  • 简介:性能化结构加固的核心是通过功能定位、经济分析达到融入业主或投资商意志、节约资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性能目标的实施需要建筑功能定位的指导。所以,如何合理地进行建筑功能定位,或者说功能指标定义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文章对建筑的各种功能进行剖析,并引入"价值工程"的方法对建筑功能进行分析,希望获得采用较小的投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的效果。

  • 标签: 性能化 结构设计 功能 价值
  • 简介:12Cr2Mo1铜属低合金耐热钢,常用于制造在高温下工作的零部件。为使其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通过试验研究正火工艺对12Cr2Mol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90~950℃温度区间内,随着正火温度的提高,多边形铁素体数量减少直至消失,维氏硬度逐渐升高,低温韧性冲击功明显提高;当正火温度达到930℃后,组织为100%的贝氏体,而当温度超过930℃后,正火的贝氏体粗大。

  • 标签: 12Cr2Mo1R钢 正火 组织和性能
  • 简介: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原棉的性能指标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并结合BP人工神经网络对成纱条干、成纱强度和成纱强度不匀进行了预测。与单纯的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相比,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准确,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小。

  • 标签: 原棉 BP神经网络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研究了银包覆和银-碳复合包覆对硅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TEM等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改性处理前后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硅/Ag/碳复合负极材料中,Ag纳米微粒以晶体的形式分布在硅颗粒的表面,一层无定形沥青炭包覆在硅/Ag复合颗粒的表面,这有利于提高硅颗粒的结构稳定性。电化学测试表明,与硅相比,硅/Ag/炭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阻抗减小,电化学极化减弱,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循环寿命显著提高,第40次循环的比容量保持在390mAhg-1。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包覆
  • 简介:研究了热等静压处理前后的K445合金精密铸造试样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热等静压(HIP)处理后,显微疏松基本消除,合金密度提高了0.19%~0.25%;共晶数量减少,尺寸减小,γ'相形态更加规则;韧性得到提高,冲击功从7.0J~9.0J升高到9.5J~11.0J;在750℃~900℃时,抗拉强度提高了4.7%~17%,屈服强度提高了5.8%~19%,塑性得到改善。

  • 标签: 热等静压 镍基高温合金K445 显微疏松 力学性能
  • 简介:试验测定了Fe2O3-CuO-CoO/CC高温脱硝催化剂的抗压强度、脱落率、BET比表面积、催化脱硝活性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Fe2O3-CuO-CoO/CC催化剂的抗压强度轴向彡15.0MPa、径向彡2.80MPa;脱落率矣1。/。;活性粉体的BET比表面积为321.4m2.g-1;操作温度窗口为420-520°C,脱硝率彡96°%。

  • 标签: 催化剂 堇青石蜂窝陶瓷 脱硝 高温
  • 简介:Q235钢的焊接在船舶工程中广泛应用,其焊接热影响区在海水中腐蚀严重,针对此情况,综合运用金相组织分析、电化学技术,对焊条电弧焊与CO2气体保护焊得到的碳钢焊接热影响区进行海水腐蚀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腐蚀过程的进行,CO2气体保护焊试样始终比焊条电弧焊试样耐蚀性更强。

  • 标签: Q235钢 焊接热影响区 海水腐蚀 电化学
  • 简介:利用硬质合金刀具,对奥氏体不锈钢AISI304进行了车削加工实验研究.讨论了车削速度对切屑形态、刀具磨损及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切削热对切屑形态的影响降低,刀具后刀面磨损及工件表面粗糙度均减小.给出了不同切削速度下的切屑形态以及切削速度与刀具磨损、切削速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曲线.

  • 标签: AISI 304不锈钢 切削速度 切屑形态 刀具磨损 表面粗糙度
  • 简介:以人工沸石、珊瑚砂和凹凸棒土为微生物载体,使用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联合包埋活性污泥,考察SA和PVA浓度对固定化小球性能影响,确定最佳固定化配比.分别以人工沸石、珊瑚砂、凹凸棒土为载体制备的固定化小球和传统活性污泥对模拟养殖废水脱氮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SA和1%PVA联合包埋的固定化小球性能最佳;同样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的脱氮效率为83.30%,以人工沸石、珊瑚砂和凹凸棒土为载体的固定化小球的脱氮效率分别为85.74%、78.52%和92.58%.实验结果表明人工沸石和凹凸棒土为载体的固定化小球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养殖废水效果更好,但以珊瑚砂为载体的固定化小球比活性污泥处理效果差.

  • 标签: 固定化载体 养殖废水 脱氮 固定化
  • 简介:以硝酸镍、硝酸钴和氢氧化钠作为反应原料,乙二胺为络合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双轮状组装体镍钴氢氧化物。通过改变溶液中镍钴离子的摩尔比以及乙二胺的加入量对产物的形貌进行调控。运用能谱仪(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对产物成分、形貌、结构等进行表征,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合成的双轮状组装体镍钴氢氧化物为立方结构,对亚甲基蓝的光降解率为92.21%。

  • 标签: 双轮状 镍钴氢氧化物 水热法 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