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 标签: 柳宗元 寓言散文 唐朝 文学创作 学术研究
  • 简介:<正>柳宗元在柳州作《柳州戏题》诗。诗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复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诗虽为戏题,却是有感而发,感慨深远。“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用《甘棠》一典,表示自己虽无显赫的功绩政德传于后世,却在柳州栽种大批柳树,实行了一些有利州民的政策,于戏谑中透露出贬谪后不甘消沉和奋发自勉的心情。晚唐范摅《云溪友议》“南黔南”条云:“先柳子厚在柳州,吕衡州嘲谑之曰:柳州柳刺

  • 标签: 黔南 柳宗元 柳州 云溪友议 二王 辨正
  • 简介:<正>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论争的主要问题之一。唐代以前的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论证天有意志,天是人类社会的主宰;天和人有某种感应关系,在不同程度上承认“天人合一”,最后通向有神论。唯物主义哲学家则相反,认为天是客观的自然界,它没有意志,更不能主宰人类社会,主张天人相分。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坚持了无神论。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继承和发扬了前代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对天人关系作了新的概括和总结,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

  • 标签: 柳宗元 天人观 天人关系 刘禹锡 “天” 神学目的论
  • 简介:<正>柳宗元的哲学思想,运用了“天”、“人”、“元气”、“阴阳”等哲学范畴,并提出事物的发展是“自动自休”,等命题,构成一个丰富深刻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范畴体系。他虽然较多地使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传统范畴,但赋予它以新鲜的内容,继承和发展了荀卿、王充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思想,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史上处于一个重要阶段,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柳宗元 哲学范畴 “天” 朴素唯物主义 刘禹锡 天人相分
  • 简介:柳宗元的传记题材的作品较多,如把行状、墓志、碑传等算在内,有七十多篇。其中有一些名篇,如《段太尉逸事状》等,历来为人称道。此外,象《捕蛇者说》,标题为“说”,而文中所叙蒋氏三世的不幸遭遇,是很好的传记文。不过《柳宗元集》中,归入“传”类

  • 标签: 柳宗元集 传记文学 捕蛇者说 李赤传 区寄 段太尉逸事状
  • 简介:1978年至今,国内柳宗元研究走出了“尊法批儒”怪圈的影响,从思想价值、人生态度、作家心态、审美意识、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诸多方面进行探索,体现了新时期柳宗元研究与其他文学研究同步转型的特点,使“研柳”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上构成一门与大学科有紧密联系,又自成单一研究体系的学科—柳学.而今临近世纪之交,对过去柳宗元研究状况作一回顾,推动“柳学”向更为纵深的层面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20年来国内研柳论文择要综述如下:一、关于柳宗元家世和生平思想的研究这是研柳的传统课题,是对其作品进行研究的基础,近年来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二、关于家世生平的考辨.周凤章的《柳宗元事迹的一点辩证》(《文学遗产》1993年第1期)和吴文治的《驳正〈柳宗元事迹的一点辩证〉》(《文学遗产》1994年第1期)两篇文章,围绕柳宗元的岳父是谁,何时成婚,有无子女等问题,周文主柳氏岳父为杨凝,吴文仍主传统之说,认为柳氏之岳父是杨凭.1994年李浩在《西北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柳宗元婚配与子女考》一文,支持吴文观点,并指出柳宗元之妻杨氏卒后,柳宗元在长安与和娘之母同居,贬柳州后,又与“士人女”同居生周六(柳告)、周七、殷贤等姐弟,一生无再婚之事,“周六于咸通十四年登进士第”.1985年周寅宾

  • 标签: 柳宗元 研究综述 大学学报 山水诗意境 审美情趣 美学思想
  • 简介:<正>柳宗元从元气本体论出发,否定了天命鬼神的存在,批判了种种有神论和迷信观念,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无神论思想,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同时在他的思想中又存在着迷信、推崇佛教学说的方面。柳宗元思想中的这个矛盾,引起了对它评价的歧异:有人认为是唯物主义无神论,有人认为是唯心主义有神论。柳宗元的思想为什么会存在这个矛盾?它究竟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还是唯心主义有神论?弄清楚这些问题,无疑是很必要的。(一)柳宗元的无神论思想涉及的方面比较广,但首先是以他在自然观方面的唯物主义思想作出发点的。柳宗元认为,物质世界的本原是元气,由元气运动而产生天地万物,造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没有什么造物主。屈原在《天问》中提出天“孰初作之”,柳宗元回答说:“无营以成”,“无功无作”(《天对》)。天地万物形成前,没有什么造物主存在,“惟元气存”。元气经过“吁炎吹冷”的作用,阴阳“交错而功”,“冥凝玄厘”,形成天地(《天对》)。元气运动变化产生天地万物的过程也完全是不受任何意志支配、掌握的,

  • 标签: 柳宗元 无神论思想 佛教 唯物主义 崇佛 唯心主义
  • 简介:李淼先生编著的认为柳宗元的五绝描写了"空寂之境",而"这样空寂的境界无疑是最理想的禅境".历代著名诗评家们从中读出的是"得天趣"、"傲然独往"的精神和骨气,而不是禅寂.因为从这首诗的创作心态来看,诗人当时被贬南荒,一以疑惧,一以坚持,正如所言:"苟余齿之有惩兮,蹈前烈而不顾.死蛮夷固无所兮,虽显宠其焉加?配大中以为偶兮,谅天命之谓何?"这种心态反映在中,便成为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体现的是坚持大中之道、蔑视守旧势力的大无畏精神,而不是消极化解的禅思.

  • 标签: 柳宗元 《江雪》 禅诗 李森 创作心态
  • 简介:柳宗元古文中,不少篇章使用四字并列式的联合词组。从字意/词意观察,例子可分为"等距排列,似无分类"、"似归两端,义近类聚"两类。前者如:"《鬼谷子》后出,而险盭峭薄(《辩鬼谷子》)"案:险盭峭薄,险,险恶;盭,盭戾;峭,危峻乖张;薄,刻薄。后者如:"世之荡诞慢(?)者(《送元暠师序》)"案:荡诞慢(?),《柳河东集》注引《庄子》:"天知予僻陋慢(?)。"荡、诞,似就放任而言;慢、(?),皆以怠慢而言,《孟子·告子下》:"(?)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其效果能加强文章的整齐美,在语气上铿锵明朗,使读者简洁易记。

  • 标签: 柳宗元 四字 联合
  • 简介:<正>柳宗元是中国唐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他的无神论思想,特别是他对两汉“天人感应”思想的批判,在中国无神论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目前在研究柳宗元无神论思想时,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即只看到柳宗元对“天人感应”思想批判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早期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的一面。由于这种倾向不是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柳宗元无神论思想,看不到柳宗元思想经历过一个由有神论向无神论的转变过程。事实上,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有自己的形成过程。柳宗元的无神论思想同样也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天人感应”思想是两汉神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思想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前提下,宣称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能够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天对人的谴责和嘉奖。西汉董仲舒是其主要代表,他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举贤良对策一》)。同

  • 标签: 柳宗元 天人感应 无神论思想 有神论思想 唯物主义 思想批判
  • 简介:柳宗元是唐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德治”“民本”思想,其源头是尧舜、孔孟之道.对儒学既有继承、扬弃。又有创造、发展,在中华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柳宗元 德治 民本
  • 简介:柳宗元的思想,除积极入仕之外,还有自适的一面.诗人在永州时期创作的自适主题的诗篇,其自适思想,经历了怨愤中的自适、失望中的自适、积极中的自适三个阶段,变化过程反映出诗人在这一时期思想由怨愤、郁闷、失望到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的变化轨迹.

  • 标签: 自适 柳宗元 诗人 永州 时期 思想
  • 简介: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素有游记鼻祖之称。他的山水游记,特别是他在谪居永州十年中写下的山水游记,尤为后人所称道。这些作品。既是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写照。它们生动地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自然美与“天人合一”哲学相融合的山水散文意境的新局面,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 标签: 唐代 散文 柳宗元 山水游记 艺术特色 中学
  • 简介:在各理事单位、全体理事、会员及广大同仁的支持和关爱下,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2003年的工作成绩斐然,为了总结经验和规划好下一年度的活动内容与研究任务,为与时俱进,集思广益,使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2003年11月29日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2003年理事年会暨2003年度学术研讨会在永州异蛇村召开。全体理事及会员代表50多人会聚异

  • 标签: 永州市 柳宗元 学术研究 学术交流 湖南
  • 简介: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人文入仁传统,造成了中国古代士文化中的贬谪文化现象。封建专制制度肇始于战国,定形于秦汉、完成于隋唐。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士人的入仁途径不尽相同,他们的身份意识、价值取向和人格模式也就同中有异。

  • 标签: 贬谪之士 身份意识 价值取向 人格模式 屈原 贾谊
  • 简介:<正>唐中叶,藩镇割据,专横跋扈,破坏国家统一,残酷压榨人民。随着阶级斗争尖锐化和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唐王朝不断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这时,任何企图促进社会前进的思想和行动都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横加摧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黑暗年代里,柳宗元继承和发扬了古代法家的革新精神,主张前进、反对倒退,主张统一、反对分裂,

  • 标签: 柳宗元 进步思想 永贞革新 阶级斗争 大地主阶级 藩镇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