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选取车辆在桥面上的排队长度和CO排放量为综合评价指标,构建考虑排放的桥梁两端信号协调控制多目标配时模型;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设计模型的求解步骤,并以福清市玉融大桥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现状相比,在晚高峰阶段,交通总排放量降低6.1%,桥上排队长度降低11.1%。

  • 标签: 信号协调控制 低排放 排队长度 多目标模型 遗传算法
  • 简介:广东自2010年被国家纳入七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份之一,于2012年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开始探索广东碳排放交易模式。自运行以来,广东存在碳排放约束和初始碳排放分配等制约障碍,但尚具有很强的碳排放减排潜力。综合国外和广东碳排放交易机制:在碳排放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推行广东碳排放一期、二期和三期的交易模式。

  • 标签: 广东 碳排放 交易模式 《京都议定书》
  • 简介:过去一年来,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较上一年份增加了2.3%,创历史新高。这个最新迹象表明,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国际社会的努力仍远远不够。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经过近几年的持续下降后提高了2.9%。西方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仍保持较高幅度增长。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大气温度比前工业化时代上升了大约0.8℃,造成陆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正在加快,热浪和暴雨天气越来越多。科学家预测,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继续按当前趋势发展,到本世纪未,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前工业化时代上升4℃。

  • 标签: 温室气体排放量 工业化时代 创新 全球气候变暖 西方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 简介: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数据显示,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已向大气层累计排放二氧化碳约2800亿吨,其中2000亿吨来自煤炭、天然气、石油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可长达200年。在25℃和常压下,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所占体积约550立方米,相当于半个25米

  • 标签: 液化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排放量 计算 地球 全球气候变暖 地表温度
  • 简介:在中考复习洲试中有这样一道漫画题(如右同)。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幅漫嘶,然后拟一个标题。标准答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阅卷后我统计分析了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的答题情况:130个学生中有5个同学的答案是得了1~2分的,其答案分别是“如此父母”“严与爱”“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此呵护”“教室外的等候”,其余的同学都是0分,他们的答案花样百出:“如此教育”“如此老师”“教育体罚”“回家真难”……出现这种空前的失分现象是我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反复审视这幅漫画,画面的内容不外乎就是一个小学老师把学生留下来背书,家长们手捧热气腾腾的饭菜在教室外面等候。

  • 标签: 标准答案 中考复习 答题情况 统计分析 漫画题 学生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汽车的持有量已急剧增加,而汽车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汽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其可燃混合气在燃烧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这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了解该系统的结构与原理,才可以有效改进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以解决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问题。

  • 标签: 发动机 排放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材料一:白色污染像瘟疫一样在世界各国蔓延,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公害。聚苯乙烯快餐盒、一次性塑料包装袋、聚氯乙烯农用地膜被视为危害环境的三大“白色公害”。为解决一次性快餐盒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国家计划全部淘汰塑料饭盒,取而代之的是用纸浆、植物纤维等易循环利用原料制成的一次性“纸饭盒”。据报道,德国Danone公司现已开发出60天能自行降解的绿色食品盒(杯)——聚乳酸包装材料。

  • 标签: 白色污染 “零排放” 背景材料 环境问题 高中 文科综合
  • 简介:全球首座温室气体零排放极地考察站“伊丽莎白公主”站2009年2月15日在南极落成。该站依靠风能和太阳能运转,其设计力求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此外,考察站产生的所有废物都能被循环利用。

  • 标签: 考察站 零排放 首座 环境影响最小化 伊丽莎白 温室气体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不同结构的柴油机以及同一结构的柴油机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在其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情况,并分析了针对不同情况所产生废气的控制措施。以期望在柴油机的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废气的排放。同时希望界内人士共同探讨研究,通过优化设计,来控制柴油机的废气排放,达到国际公约的要求。

  • 标签: 柴油机的结构 工作状态 废气排放 控制方法
  • 简介:控制物流服务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标准成本法控制物流服务成本是企业进行财务控制、推动企业管理规范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从标准成本法的内涵入手,探讨标准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服务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并举出实例分析,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标准成本法 物流服务成本 成本控制
  • 简介:全球首座温室气体零排放极地考察站“伊丽莎白公主”站2009年2月15日在南极落成。该站依靠风能和太阳能运转,其设计力求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此外,考察站产生的所有废物都能被循环利用。

  • 标签: 零排放 伊丽莎白 温室气体 环境影响 循环利用 太阳能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溶液配制标准操作与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对溶液配制过程中操作规范、原材料质量、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对溶液配制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提高溶液配制质量的建议和措施,为相关行业的生产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溶液配制 质量控制 操作规范 原材料质量 环境条件
  • 简介:文章基于1994-2013年中国工业分行业能源消耗及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Tapio模型研究了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对工业各行业驱动类型进行分类并构建碳排放脱钩驱动力模型。研究发现:近20年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量大体呈增长态势,仅少数行业出现波动变化,且碳排放量向少数能源行业集中的趋势逐步明显,工业行业间碳排放差距在逐渐增大;除少数行业外,中国大部分工业行业碳排放脱钩指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呈现良性循环,四个时段碳排放脱钩类型主要经历了弱脱钩→强脱钩→弱脱钩→弱脱钩的变化趋势,工业减排潜力依然很大;研究期内中国工业碳排放脱钩变动主要依赖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调整对碳排放脱钩影响不大,因此,中国的减排战略除了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更需要提升减排技术及调整能源结构。

  • 标签: 碳排放 工业经济 脱钩效应 分行业
  • 简介: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严峻,气候变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了应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对人类形成的挑战,各国政府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CO2的排放。通过对当前碳排放权交易现状、碳排放权的界定,及碳排放权交易产生的基本原因、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科斯定理以及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行经济分析,可以看出,碳排放交易有着有利优势。我们应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发挥碳排放交易的积极作用。

  • 标签: 碳交易 碳排放权 科斯定理 成本收益 经济分析
  • 简介: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环境外部性越来越明显、公众对生态产品需求日增的现实下,如何把碳排放量纳入私人生态产品运营中考量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仅关注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忽视生态因素对需求的影响,这种利润最大化的导向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基于经典的EOQ模型,建立由生产环节和库存环节碳排放量决定的EPQ模型,给出考虑碳排放的私人生态产品最优产量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私人生态产品 最优产量 碳排放 EPQ
  • 简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及处理。研究表明,只有企业分配取得的碳排放权多余或不足时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因此合理利用碳排放权进行碳排放对于企业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碳排放权 会计确认 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