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阮籍(210-263)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阮口之子。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曾做过散骑常待、东平相、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阮籍不愿与司马氏合作,虽做过几任官,也是不得已的敷衍。

  • 标签: 风采 “竹林七贤” 文学家 思想家 司马氏 阮籍
  • 简介:贾谊(前200-前168)西汉大臣、政沦家、文学家。河南洛阳人。时称贾生,自幼好学,颇有才气。18岁时即以文才名世。汉文帝对他十分器重,20岁时被召为博士,不到一年,又被破格擢任太中大夫。因主张改革政治,遭周勃、灌婴等人的恶语诋毁。汉文帝听信了诽谤之言,对其曰渐疏远,不再用其议事,贬为长沙王太傅。汉文帝七年(前173年)改任梁怀王刘揖太傅。贾谊曾多次上书,陈述自己对政事的意见,建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以农业为本,使无业游民转归农田;吸取秦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百姓施仁义,重教化,并力主抗击匈奴贵族的侵掠。其政论文有《过秦论》、《治安策》、《诊积旷疏》等。

  • 标签: 风采 《过秦论》 汉文帝 中央集权 文学家 诸侯王
  • 简介:陶渊明(365或372—427)东晋杰出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别号五柳先生。曾祖陶侃为晋大司马。陶渊明志趣高雅,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今江西湖口县东)令等职。因不满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辞官隐居。声言:“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天性淡泊,不慕名利,对黑暗的政治、庸俗的官场深恶痛绝。他向往大自然,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

  • 标签: 《五柳先生传》 风采 农村生活 自然景色 陶渊明 九江市
  • 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同年,又登博学宏辞科。官至监察御史。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活动,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为连州刺史,未至,再贬为郎州司马。

  • 标签: 风采 监察御史 政治革新 割据势力 洛阳市 文学家
  • 简介: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其祖先在隋末流寓碎叶(唐代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多览,并好行侠。25岁起,在全国各地漫游16年。

  • 标签: 风采 吉尔吉斯坦 唐代 西南 马克 江油
  • 简介:韩愈(768-824)唐代哲学家、文学家。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当时在昌黎(今辽宁省义其)韩姓一族最为强盛,韩愈自称“昌黎韩愈”,后世称其为韩昌黎。韩愈少时即孤,依于兄嫂,刻苦攻读,精通六经百家之学。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举进土,曾在几个节度使幕下当属官,贞元末迁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减关中赋役,

  • 标签: 文学家 韩愈 风采 韩昌黎 监察御史 哲学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少年时怀有经世济民之志,在其父著名散文家苏洵的熏陶影响下,经过勤奋学习,二十几岁便博通经史,以文章知名。嘉祜进士。早年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屡遭贬斥,历任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今属江苏)、黄州(今湖北黄冈县)等地的地方官。

  • 标签: 文学家 书画家 北宋 苏轼 家风 “三苏”
  • 简介: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少时家贫,刻苦自学。考中进土后,历任参军、知州、司谏、吏部员外郎等职。宋仁宗时西夏侵扰宋朝边境,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镇守边塞多年,号令严明,爱抚士卒,军威严整,西夏不敢侵犯,说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 标签: 范仲淹 政治家 文学家 北宋 风采 苏州市
  • 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以荻杆在地上写字,教他认字读书。稍长,便借书抄诵,尤喜读韩愈的文章,

  • 标签: 文学家 欧阳修 史学家 北宋 风采 唐宋八大家
  • 简介:清明节那天,我和爸爸一起,来到碧绿的田野问,在一座长满荒草的坟墓边的墓碑前久久伫立。这是爷爷的坟墓,墓碑上的字早已模糊不清。我和爸爸将坟墓上的荒草清理干净之后,爸爸拿着蘸满墨汁的毛笔对我说:“孩子,你把爷爷碑上的字重新填一下吧。”我点点头,接过毛笔,虔诚地跪在墓碑前,一笔一画地填着碑。淡淡的墨香,蕴含着爷爷生前对我的关爱和呵护,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 标签: 家风 清明节 墓碑 坟墓 爷爷 荒草
  • 简介:马上就要到"英语风采大赛"的决赛时间了,虽然时间很紧,但经过几天精心的准备:练口语,练表情,背稿子……就连做梦,也是26个英文字母在打转转。走路时,嘴里不停地念着英语单词、

  • 标签: 即兴演讲 英语单词 准备 题目 灵活运用 英文字母
  • 简介:每年的清明节,我们一家总会要到那个浸满墨汁香气的地方,在那漫山遍野的黄灿灿的油菜花之间,手执一支毛笔,笔杆上还残留着几颗墨点。(为什么每年清明节都要到那个地方.开头既巧妙引入下文。又设置悬念,激人兴趣。)

  • 标签: 家风 设置悬念 清明节 油菜花 开头
  • 简介:1968年“五一”节,刘金贵和张桂兰办了喜事。婚后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穷。在物品凭票供应的年代,刘金贵有票也没有钱,只有一台老式座钟成了他的新房“最奢侈”的摆设。被子是张桂兰从娘家带来的。

  • 标签: 家庭教育 教学方法 价值取向 培养目标
  • 简介:伴随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每一任校长都可以赋予校风新的内涵,将其丰富、拓展或提升,但其核心价值不变,其思想与精神的根基常在。

  • 标签: 校风 家风 核心价值 校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提升毕节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毕节市教育局于2021年7月21–25日主办了毕节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很受触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培训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找到了前进

  • 标签: 培训 学习 提升 感悟
  • 简介:家风,就是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看到《现代汉语词典》上对家风的解释,我陷入了沉思: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嗯,今天是周末,全家都在,我就采访一下他们吧。我拿起一张报纸,卷成话筒的样子,开始了我的小记者行动。首先采访的当然是我们家最德高望重的爷爷了。年近七旬的爷爷是个农民,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说到家风,爷爷可是有话说呢。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对我说 洗衣服 不知道 给你 声地
  • 简介:在一些人物传记或简介中,总少不了对其家庭背景的描述。由此可见,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他的一生极其重要。而我认为,比环境更重要的,应该是在父母主导下所形成的家风

  • 标签: 家风 人物传记 家庭背景 环境
  • 简介:【中考预测】马年第一天。央视新闻推出了街头采访第一问:“你家的家风家规是什么?”面对记者采访.老人孩子们纷纷回答:不怕吃亏、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等。(2014年1月31日央视新闻)。家凤家规又称家训,一般指一个家族传承恒久不变的精神规则。其侧重于对整个家族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民族传统儒家文化的根基.而其中的精髓是仁悌忠孝礼义廉。本考点多以选择题、材料说明题和实践探究题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对家风的理解、影响家风的因素、家风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等知识点。

  • 标签: 中华传统文化 记者采访 儒家文化 民族传统 社会风气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