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1月26日,以“走好新时代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为专题、用一个整版篇幅刊发了三篇文章,重点阐述了“新型工业化”的议题,阐明了当前中国工业化行进到哪个阶段,取得哪些成就,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如何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配发编者按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经济现象可以和工业化相提并论

  • 标签: 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 “新型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 工业化道路 现代化国家
  • 简介: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立足“以人为本”的理念基点,谋求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和谐互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职业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区域经济发展也反作用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所以,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变革等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则主要以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切入点,分析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升的策略。

  • 标签: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能力 提升
  • 简介: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以2008年至2014年的实际经济数据为样本,选取反映安徽区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的6种综合经济指标,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利用随机效用、固定效用和GMM差分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研究发现:工业化、城镇化是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其中人均工业产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教育水平对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工业化、城镇化对安徽整个区域和皖江地区有明显差异化影响。应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教育投入,推动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标签: 工业化 城镇化 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增长
  • 简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适应国家级战略的要求,该战略可以为合理布局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有助于形成合理有序的生态发展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的支撑。协调发展京津冀区域的高等教育资源是解决大城市病、合理调整三地的产业结构、优化教育资源的应有之义。优化与整合三地的教育资源,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京津冀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 简介: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处理好环境规制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选取江西省1995—2015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江西省的环境规制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乐观的:前者有效地推动了后者的发展,但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且二者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过对环境规制的影响机理分析,发现环境规制通过激励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通过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会刺激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就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 标签: 环境规制 经济发展 影响机理
  • 简介:邮轮产业是以海洋旅游综合业态呈现出来的新兴产业,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选取2008-2016年三亚市邮轮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者的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三亚市邮轮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在上下波动中逐步提升.2008-2011年总体处于失调状态,2012-2016年总体处于协调状态,目前两系统仅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三亚市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邮轮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 标签: 邮轮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度 三亚市
  • 简介:通过采用因素分析、等级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江西省高等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2012年到2015年,四个区域的高等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的总体协调程度是有所下降的,“较不协调”区域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且不协调的表现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各区域间的高等教育结构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在增大,表现为南昌市“一枝独秀”,其他地区与南昌市呈典型的两级分化趋势;此外,各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发展贡献非常显著,但贡献度随时间推移却略有所下降.因此,研究建议构建以南昌市为龙头、典型城市联动发展圈的机制,在中等城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来促进江西省高等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江西省 高等教育结构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 简介: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空间变异函数等方法,探讨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极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差异变化趋势呈倒“U”型;Moran’sI指数表明,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依赖性不断增强,且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和负空间自相关性,区域经济呈现稳定的空间集聚现象,且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相互影响;东部地区以高高集聚为主,属于经济发达区,而西部地区低低集聚明显,经济发展滞后,有待于培育新的增长极;空间变异分析表明县域经济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中心地极化效应相对增强,而溢出效应不断减弱。

  • 标签: 经济差异 空间差异指数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异函数
  • 简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西走廊是位于甘肃西北的一块狭长平地。当地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也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坐落在黑河边的张掖市乌江镇,因盛产'乌江大米'而著称。20世纪80年代末,因河西走廊玉米制种成功,该区域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赢得'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称号。沙产业即充分利用沙漠上的风、光、温差等自然资源,利用现代技术,合理开发利用沙漠,形成沙漠工业、沙漠农业和沙漠旅游业等产业。沙产业理论突破人们对沙漠的传

  • 标签: 河西走廊经济发展
  • 简介:研究伊犁州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旨在提高伊犁州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显示,伊犁州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存在人才培养规模小、培养质量低、教师科研能力差和社会培训服务活动有限等问题。对此,需要找出影响伊犁州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制约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要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区域资源;二是高等职业院校要树导向,做规划,打基础,抓落实;三是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文武兼备中国工匠。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社会服务 服务能力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平台经济模式迅猛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泰州如何借助本地特色优势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本文结合泰州实际研究平台经济的应用,以期对泰州的平台经济发展路径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泰州平台经济互联网
  • 简介:目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牡丹江市的旅游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选取牡丹江市1992—2015年的区域生产总值和旅游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和VEC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牡丹江市要以实施“贸旅牵动”战略为契机,长期发展和短期提高并重,通过有效的措施促进牡丹江市旅游经济发展

  • 标签: 经济增长 旅游业 协整检验 VEC模型
  • 简介:县域会展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以会展、节庆活动为核心,具有地域性、特色性、服务性、开放性的产业经济.县域会展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河北县域会展经济获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也暴露出缺乏有效的政府规范和引导、配套服务都不到位、投资主体单一、对会展经济发展新要求新潮流反应滞后等缺点.需要通过提高对会展经济的正面认知,提高资金的引入度和使用率,做好配套服务,增加会展场馆的使用率和经济性,打造县域品牌会展和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会展人才和面向市场积极改革创新来助力县域会展经济发展.

  • 标签: 河北 县域 会展经济
  • 简介: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年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2013年至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5%,高于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8.5个百分点。

  • 标签: 经济发展 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 消费支出 贡献率
  • 简介:沈阳大学与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联合组建的沈阳市消费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沈阳市商贸流通与消费领域的智库。该中心以“服务沈阳发展,服务区域振兴”为宗旨,以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商贸流通智库高地”为己任,充分整合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资源与商贸骨干企业的社会资源。坚持“开放办院、智慧共享、服务创新”的发展理念,发挥沈阳大学在商贸服务业领域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发挥市服务业委对商贸行业的“指导、协调、咨询、服务和桥梁纽带”作用。以商贸流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现实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将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全市乃至全国商贸业发展提供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社会培训和信息交流服务。

  • 标签: 发展研究中心 沈阳大学 消费经济 商贸服务业 商贸流通 信息资源优势
  • 简介:珠江-西江经济发展战略下,区域产业分工加速调整,加工贸易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广西七市转移趋势愈加明显,对其劳动力人才市场供给结构提出了新要求.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七市中职教育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人才培养规模有待提高,专业设置结构有待调整,产教融合有待深化等问题.为此,应调整区域分布,推动职教资源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色相适切;优化专业设置,推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对接;提升育人质量,推动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要求相衔接;深化产教学研融合,推动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 标签: 珠江-西江经济带 广西 产业转移 中职教育 区域经济
  • 简介:摘要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兴国的基本方针和手段,而财政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对经济推动作用的重要渠道。作为一名高中生,是教育行业的受益者,在享受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和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应该将视角对准全国,讨论财政教育投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标签: 财政教育投入经济发展影响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污染。这种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取的,所以现在国家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本文将简单分析一下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并谈一谈自己对于经济发展与观景污染关系的观点见解。

  • 标签: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两者关系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房地产行业在近十几年来持续走红,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建设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支撑作用.选取中部六省2004一201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其进行评价、排名,得出的评价结果用于差异系数的计算,最后结合采用Arcgis、Geoda等软件做出差异系数聚类图,以便更直观地观察中部六省房地产发展水平差异.利用地理学的学科优势,弥补经济学对此类研究问题缺少空间分析的不足,对研究区各个市的房地产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空间分析,以期得出直观的状况信息,找出并发现其空间发展的问题及历史发展规律.

  • 标签: 中部六省 房地产经济 熵权TOPSIS法 差异系数
  • 简介: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要经济结构构成的泉州市,发展小额贷款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通过两种不同的回归方法建立经济模型,以此来分析小额贷款促进泉州经济发展的机理。这一机理主要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直接部分主要体现在由发展小额贷款所带来的地区金融深化,即金融结构和机制的完善;间接部分主要体现在由小额贷款所引起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改变并由此而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小额贷款 泉州经济发展 偏最小二乘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