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陈星教授致力于丰子恺研究近30年,新近出版的40万字的《丰子恺评传》可谓迄今为止关于丰子恺生平资料最为详细,论述最为严谨、可信的力著,为国内外丰子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文献资料,并真正做到了评与传的结合。评的部分归纳了作者对丰子恺生平和艺术的基本观点;传的部分则系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新发现的史料。

  • 标签: 丰子恺 评传 简介 生平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者
  • 简介:我的父亲丰子恺,喜欢听取批评的意见,在他的《画师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有两件事可以说明他的虚怀若谷。

  • 标签: 丰子恺 轶事 批评 日记
  • 简介:丰子恺说“丰”一次,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在轮船上遇见一个钱庄商人问他的姓名。丰子恺答:“姓丰。”钱庄商人纳闷地问:“什么风?”丰子恺解释道:“咸丰皇帝的‘丰’。”

  • 标签: 丰子恺 故事 著名画家 中国现代 咸丰皇帝 商人
  • 简介:2018年是丰子恺诞辰120周年,文化艺术界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以缅怀这位“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提到丰子恺,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一帧帧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的漫画,一篇篇率真而有温度的散文。他的漫画和散文都通俗易懂,适合于各类人群,这也让丰子恺的作品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标签: 丰子恺 评介 影像 纪念活动 现代中国 群众基础
  • 简介:丰子恺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跟孩子们讲对人要有礼貌,还非常具体细致地说:礼仪就是待人接物的具体礼节和仪式。丰子恺是名人,家里经常有客人来访。每逢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丰子恺总是耐心地对孩子们说:"客人来了,要热情招待,要主动给客人倒茶、添饭,而且一定要

  • 标签: 丰子恺教子 学礼仪 教子学
  • 简介:抗日战争期间,桂林惨遭日军轰炸,死伤数百人。1938年12月1日,那天早上,丰子恺和往常一样来到学校上课。在课堂上,他将自己创作的四幅漫画挂在墙壁上,正准备讲课,却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 标签: 丰子恺 漫画 抗日战争期间 上课 学校 课堂
  • 简介: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艳羡这种孩子们的世界的广大。

  • 标签: 丰子恺 童心 孩子 生活
  • 简介:初读丰子恺,他是一位笔下生春的漫画家。一堂小学语文课,内容为中国漫画的欣赏。语文老师对中国漫画的概况以及漫画的欣赏方法作了精要的介绍。老师写下了几部最出色的中国漫画的书名,在这其中我最先找到的是丰子恺的《古诗新画》和《儿童漫画》。

  • 标签: 丰子恺 欣赏方法 语文老师 漫画家 语文课 中国
  • 简介:漫画大师丰子恺的生活不能无酒,他曾说:“我可以不吃饭,但少不了酒。酒是米做的,吃了酒就等于吃饭。”他抽烟更凶,几乎以烟代饭,画画吟诗常常烟不离口。

  • 标签: 丰子恺 吃饭 大师 吟诗
  • 简介:生平简介中国画家、文学家、翻译家、美术和音乐家、教育家。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丰子恺出生时,他的母亲已生了六个女儿,他是家里第一个儿子。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六岁,在父亲的私塾中读书,学名丰润。一直到12岁,丰子恺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育,这六年的熏陶.在他身上留下了中国传统文人特有的温文敏感,从容和善的气质。

  • 标签: 中国画家 丰子恺 漫画 传统文人 生平简介 教育家
  • 简介:丰子恺是著名的文学家、画家、教育家,对于艺术有精深的造诣和见解,对于人生也有独到的感慨与领悟。这本《丰子恺话人生》即是他艺术与人生之理念的精选之作。

  • 标签: 丰子恺 人生 评介 文学家 教育家 艺术
  • 简介: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教育家、翻译家和散文家。同时,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漫画和儿童题材的文学作品。丰子恺特别喜欢孩子、热爱孩子,甚至到了“崇拜孩子”地步。在“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面前,他是一位善良温厚的父亲。他从不要求孩子做什么,任由他们根据兴趣自由发展。

  • 标签: 丰子恺 礼仪 教子 儿童题材 著名画家 中国现代
  • 简介: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1914年秋考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受到中国近代文艺先驱者李叔同的艺术熏陶和影响,为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1921年春,他游学日本10个月,学习西画和音乐。回国后在上海、杭州、重庆、桂林、贵州等地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任诸种刊物的编辑或撰稿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画院院长、

  • 标签: 丰子恺漫画 艺术底蕴 新中国成立 师范学校 音乐教学 1921年
  • 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汀崇德县人,作家、翻译家、画家,从小爱好读书。少年儿童时期就读了很多启蒙教材和儒家经典.日后创作漫画即多据此题材写意。1914年。16岁的丰子恺在《少年文艺》杂志发表的《猎人》、《捕雀》等四则寓言是读了《伊索寓言》受启迪而创作的。1915年.丰子恺进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预科读书.已经积累了很多读书经验.当上海一家杂志向学生征文谈读书经验时。他在校应征,写信介绍了自己读书经验十余条发表:

  • 标签: 读书经验 丰子恺 《伊索寓言》 儒家经典 儿童时期 《猎人》
  • 简介:风云乍起身陷困境“文革”初期,记得是正在批“三家村”的时候,尽管有些头面人物还没有被指名道姓,可是在文学艺术界里,已经是风声鹤唳,

  • 标签: 丰子恺 “文革” 艺术界
  • 简介:丰子恺先生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丰子恺先生的《教师日记》记录了他从1938年10月24日至1939年6月24日,在中学及师范学校任教期间的教育实践活动及感悟,真实体现了他重要的教育思想.从《教师日记》中可以窥见丰子恺先生关于教育的一些独到见解:教育根本在心;苦难也是一种教育;从中国人生活实际改造教育;教学之法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以学定教;求学之法在于眼明手快等.这些关于教育、关于怎样做教师的见解,今天读来仍觉一股清新.《教师日记》是研究丰子恺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

  • 标签: 丰子恺 《教师日记》 艺术教育 战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