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红军长征时期,胡耀邦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员,曾经沿着雪山草地这条路线进行过艰苦征战。当时他负责直属红三军团救助队工作,人们亲切地称呼他“红小鬼”。1985年9月26日到10月5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故地重游,视察了阿坝州的小金、马尔康、红原、松潘、九寨沟等县,他回顾了当年红军战士的英雄业绩,对红军长征走过的万里山区发生的历史巨变表示赞许,并对如何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与内地的横向联系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 标签: 红军长征时期 胡耀邦 中国工农红军 中共中央总书记 产业结构调整 长征胜利
  • 简介:说起外界披露红军长征消息最早的人,人们大都会首先想到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1937年10月,他撰写的名著《西行漫记》首版问世)。而事实上,在他之前,陈云、薄复礼和董健吾已有关于红军长征的文章发表。

  • 标签: 红军长征 消息 《西行漫记》 新闻记者 文章发表 大都会
  • 简介:自红一方面军1935年1月进入川南,至红二、四方面军1936年8月离川北上抗日,红军长征在川行程万余里,时间长达一年零八个月。红军在川期间,川军及国民党中央军对红军实施围追堵截,留下了丰富的档案史料。如今,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被妥善地保存在四川省档案馆及红军经过的各地市县档案馆内,成为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素材。值此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不揣浅陋,权充一次导游,带领大家浏览这多达数十万字的档案史料,希望大家能从中真切体会到长征的艰辛,体会到红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亲情。

  • 标签: 红军长征 档案史料 川军 红一方面军 四川省档案馆 爱国主义教育
  • 简介: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的松潘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一经落成便成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性建筑,它那宏伟壮观,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寓意连连被报刊媒体刊载传诵。2006年8月底的一天,我们来到位于成都市城南的某干休所,采访了这座纪念碑的土建设计专家一原成都军区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况礼文先生。况老,中等个子,衣着俭朴,头发花白,脸色红润,身板硬朗,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一见面就给人以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言谈清晰的感觉,根本看不出是位年届90高龄的老人。先生早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大学期间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位有着近7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也是军内著名的建筑专家。

  • 标签: 红军长征 长征胜利 纪念碑 设计者 同济大学 建筑专家
  • 简介:长征”一词.源于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大凉山彝族聚居地后,朱德以红军总司令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上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这个六字“骈文”,出自陆定一手笔。

  • 标签: “长征” 陆定一 尊重 广播 创造 希望
  • 简介: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陕甘根据地作为中国共产党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对红军顺利落脚陕北、实现战略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陕甘根据地不仅使中央红军长征有了最终的落脚点,而且对处于困境中的中央红军给予了极为关键性的补充,并推动了红军三大主力的大会师。中共中央立足陕甘根据地新的大本营,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领导各路红军,实现了革命大本营的转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 标签: 陕甘根据地 长征 落脚点 会师
  • 简介:1935年和1936年,红一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在毛泽东、朱德及肖克、贺龙、任弼时等同志的英明指挥下,机智灵活,巧妙利用了国民党中央蒋介石与云南省主席龙云之间的矛盾,避实就虚,先后突破敌人的围堵进入云南,使蒋、龙首尾难顾,张皇失措,最后胜利地渡过了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标签: 蒋介石 红军长征 中央红军 滇军 龙云 中央军
  • 简介:1月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编纂的《红军长征在宁夏一档案史料汇编》,由黄河出版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收录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宁夏有关的重要档案史料和图片资料300余件,其中116件系首次公布.由红军长征文献、国民党军追堵红军文献、有关报刊资料三大部分组成,共计60万字,

  • 标签: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国工农红军 档案史料 出版发行 长征 汇编
  • 简介:长征文献资料的内涵、特点、分类进行了解读,阐释了红军长征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意义。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探讨了红军长征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实践。

  • 标签: 红军 长征 文献资料 收集整理
  • 简介:中捷人民友谊厂是我国机械行业生产钻镗床最早的厂家,也是中国最大的钻床、镗床制造厂,机械工业部骨干企业,其产量、质量一直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中捷人民友谊厂的历史是辽宁钻镗床发展史的主脉和缩影。

  • 标签: 钻镗床 生产 工厂 机械行业 机械工业部 骨干企业
  • 简介: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为纪念中国革命史上这一伟大壮举,我们特从云南省档案馆馆藏的档案中,精选了一组在围追堵截进入云南的长征红军时蒋介石与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之间来往的密电予以公布。红军长征中两次经过云南。1935年4月,毛泽东、朱德同志为首的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自贵州入云南,活动24天,历经18个县区,攻占了9座县城。在禄劝皎平渡胜利渡过金沙江。1936年3月,红二、六军团(后称红二方面军)在贺龙、肖克、任弼时同志的措挥下先后进入云南,在云南活动了二个多月,经过27个县区,攻占了13座县城,于4月底从丽江石鼓渡过金沙江,在中旬一带休整后,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师。我们选登的这组密电,反映了红军长征进入云南前后,蒋介石、龙云指挥各路追军围堵部署及与红军作战的情况等,虽是反面材料,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红军将士长征中转战云南大地的壮丽场面。为了向读者提供准确、完整的档案原文,我们对电文中颠倒是非,诬蔑诽谤红军之词及军情、战果中的夸大之词,均未作任何改动,敬请读者注意。

  • 标签: 蒋介石 红军长征 龙云 委员长 云南 部队
  • 简介: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完成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60周年。60年前,在黔东南的土地上曾数次留下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足迹。1930年,红七军曾转战我州从江、榕江、黎平等3县,给黔东南的革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1934年九、十月间,红六军团西征入黔,先后经过我州黎平、锦屏、天柱、剑河、三穗、台江、施秉、黄平、镇远、岑巩等10县,与实行重兵围墙的敌人进行顽强的战斗。1934年12月,中央红军进入黔东南期间,举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黎平会议。1936年,红二方面军长征,又经过我州岑巩县。红军在黔东南的活动遍及我州12个县,超过了无数的苗乡侗寨。红军进入黔东南地区期间,认真宣传党和红军的任务,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

  • 标签: 少数民族 中央红军 黔东南地区 黔东南州 红军长征 红六军团
  • 简介:抗战初期,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的工矿企业,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内迁运动。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场辉煌壮举,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为组织沿海地区民营工厂的内迁,国民政府先后成立了“上海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1937.8.11-10.30)、“军事委员会工矿调整委员会”(1937.9.27-18938.3)、“经济部工矿调整处”

  • 标签: 林继庸 抗战初期 中国 历史研究 工业经济
  • 简介:5月11—12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档案保管利用处研究馆员宋传富、馆员王学全,征集整理处副研究馆员李凤明一行,在省档案局开发利用处副调研员孙晓云陪同下来张掖市征集红军长征相关史料。

  • 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 档案馆 张掖市 征集 史料 长征
  • 简介:本件史料系抗战期中内迁四川的工厂名录,时间不详。反映了大部分迁川工厂的情况,对研究这一段特殊历史有一定的帮助。特予公布。

  • 标签: 会员名录 工厂联合会 联合会会员
  • 简介: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四川境内行程一万五千里,历时一年零八个月,途经近70个县。四川是长征所经过的14个省中自然环境最险恶、敌我战斗最惨烈、党内斗争最激烈的省份,四川各族人民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缅怀先烈业绩,弘扬长征精神,四川省档案(局)馆特别制作了“红军长征在四川”档案网上展览。

  • 标签: 红军长征 网上展览 四川 中国工农红军 自然环境 党内斗争
  • 简介: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首都文艺舞台上曾经演出过一出歌剧《长征》。《长征》以其宏大的气概征服了观众,栩栩如生地描写了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伟大历程,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后的戏剧中,《长征》第一次在文艺舞台上塑造了毛泽东的领袖形象,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 标签: 《长征》 戏剧家 舞台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题材 英雄主义精神
  • 简介:随着微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办公自动化的日趋完善,各个岗位已经不能离开电子设备及网络的支持,档案工作也是如此.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档案工作中全面应用电子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料进行分类、录入、管理,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

  • 标签: 档案信息化 信息化工作 档案管理现代化 电子网络技术 档案信息资料 档案工作
  • 简介:  一、做好档案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工作,此为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因素.  1、应有符合计算机设备运行要求的工作场地及满足档案管理软件运行要求的计算机设备与相应的辅助设备.……

  • 标签: 信息化工作 工作组织 档案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