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河西地区自古以来,一直都在中西交通、民族关系、军事国防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左宗棠从同治六年(1867)督办西北军务、兼陕甘总督起,至光绪六年(1880)的十余年时间,对河西地区进行了全方位的开发,涉及经济、环境、文化教育、政策建设多个方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 标签: 左宗棠 河西地区 区域开发 清代
  • 简介:为了纪念抗震救灾兰十周年.缅怀河西区人民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的英雄业绩,河西区档案馆整合档案资源,编辑出版了《河西区抗震救灾纪实》。该书共分四部分:一、震损照片,收集了1976年地震时本区大沽路、广东路、解放路三条路所处的大营门街、三义庄街、下瓦房街等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震损房屋、街道照片140余张;二、震前篇,收录了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地震局、天津市及本区关于地震(防震、抗震)工作的文件,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地震工作的重视;三、抗震救灾篇,记录了全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区委的领导下进行抗震救灾的英雄业绩;四、附录,选取有关回忆本区抗震救灾斗争的文章及史料。

  • 标签: 抗震救灾 编辑出版 区档案馆 河西区 纪实 地震局
  • 简介:近日,随着“小二楼”拆迁工程的深入.河西区档案馆发挥馆存档案的功能,先后为300多个居民出具了婚姻状况的相关证明。其中,接待查档156人次,出具婚姻法律证明148份.婚姻档案查阅准确率达到100%。方便了居民及时办理拆迁手续。这次拆迁涉及的富江里、兰江里、金江里、云江里、安江里近8700多户、3万居民。

  • 标签: 拆迁户 档案局 河西区 服务 民生 利用
  • 简介:河西区档案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整合政府信息公开资源。一是与市区有关部门联系收集政府公开信息.二是主动与国务院公报编辑室取得联系.购买了1995年至2007年《国务院公报》年度合订本。该合订本的内容包括:国务院公布的行政法规和决定、命令等文件:国务院批准的有关机构调整、行政区划分变动和人事任免的决定:

  • 标签: 政府信息公开 档案局 河西区 信息整合 百姓 国务院
  • 简介:2007年是河西区创建国家卫生区迎检的关键一年,为使越秀地区创卫工作再上新水平,3月29日,河西区人大代表依据《档案法》对该街创卫工作档案资料进行视察。视察中,代表们首先听取街办事处副主任陈兆鹏关于“加强基础创卫工作,更好地为创建国家卫生区服务”的情况汇报,随后代表们参观了2006年创卫档案资料。

  • 标签: 区人大代表 基础管理工作 河西区 视察 创卫工作 档案资料
  • 简介:服务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创新是推动事业前进的动力。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档案部门社会地位的高低,要把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实效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贴近区域发展脉搏,贴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做好服务,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为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宜居城区建设作出贡献。

  • 标签: 档案服务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 河西 档案工作 社会地位 档案部门
  • 简介:地震乃自然灾害之一,是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我们所说的地震一般都指的是天然地震(非天然地震是指如矿山开采等引起的人工地震等),主要为两种。一是构造地震,一是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即由地下岩石的构造活动而产生的地震,地震若是超过了一定的临界点就会造成灾害,其破坏性强和影响范围广,往往会在瞬间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因此,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人们最恐惧的莫过于地震了。我国是多地震国家,由地层的结构所决定。强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 标签: 地震 北京地区 清代 自然灾害 自然现象 矿山开采
  • 简介:衡水地区档案馆简介衡水地区建馆较晚,1962年恢复衡水建制,直到“文革”结束一直没有全区性的档案机构。到1979年9月,才设立了衡水地委办公室档案处。1980年地委、行署进一步加强了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正式建立了衡水地区档案馆,与地区档局的一套人马、两...

  • 标签: 衡水地区 档案馆 档案工作 馆藏档案 检索工具 档案馆工作
  • 简介:我区“八五”期间的档案事业蓬勃发展,为“九五”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全区档案事业发展较好的时期之一,其特点表现为:1、进一步健全并完善了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机构、编制、干部等都在稳定中得到加强.一是理顺了体制,加强了领导,地县都是一级局、二级馆,都有党政领导分管;二是增加了编制,充实了干部,“八五”期末的编制与实有数分别比“七五”末增加28人和15人;三是“五个一、四个二”的档案机构改革模式体现了对档案工作的加强.具体是局、馆为一个单位、一个班子、一种编制、一种经费、一级机构,两块牌子、两种职能、两枚公章、两种待遇.

  • 标签: 档案工作 档案事业 临沧地区 企业档案管理 综合档案馆 改革模式
  • 简介:1996年1月16日至20日,我作为全省各地、州、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小组的成员,参加了对怀化地区档案工作的考评。几天的所见所闻,感受良深,总觉得这边的“兰台”风光独好。感受之一:怀化地区发展档案事业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怀化地区对档案工作都非常重视,他们把档案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纳入了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位置、有内容。在《怀化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规划》中,关于档案事业的内容就有180多个字,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不但挂帅,而且出征。地区行署分管档案工作的常务副专员陈志强,历来重视档案工作。他在担

  • 标签: 档案工作 怀化地区 档案事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移民工作 目标管理
  • 简介:众所周知,构成档案的物质材料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物质材料是纸张和供书写、印刷而记录信息的字迹材料,这些材料可保存的时间是有限的,要使档案能长期、永久地发挥作用,就必须寻找科学的保护档案的技术和方法,求得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要使档案能“长寿”,就必须掌握好档案的保护技术。怎样才能做好档案资料的保护技术工作呢?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做好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重要措施。贫困地区的档案馆(室)条件差,设施不好,加之地方财政困难,对档案的保护技术工作不能投入大量资金,我们就只能从节约出发,采取花小钱收实效的办法,尽力做好档案的保护技术工作。一、贫困地区的档案保护主要指对档

  • 标签: 贫困地区 档案保护技术 档案修复工作 有害气体 档案资料 自然通风
  • 简介:吕梁地区档案局于2月24日至25日在离石召开全区档案工作会议。所属13个县档案局长及地区档案局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吕梁行署秘书长刘静望到会并讲了话。会议传达了全国、全省档案局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上年工作,着重讨论了如何解放思想,转变职能,

  • 标签: 档案工作会议 档案局长 解放思想 档案工作改革 日至 离石
  • 简介:辽西地处我国东北地区西南部,自古以来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东北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清代以来特殊的历史契机使超过三千万“闯关东”移民经由这片土地进入东北地区。而这场历时两百多年的人口移动对辽西地区社会历史发展影响甚巨。人口的迁徙和定居自然会给辽西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而移民的移动、定居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不仅为辽西地区传播了先进的耕作及生产技术,也有力地推动了辽西地区历史发展进程,改变了辽西地区自明末以来的萧条局面,但是这种情况由于后续的战争、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有所变化。总之,移民使这一时期辽西社会在自然环境方面呈现出异于其他地区的特点。

  • 标签: 清代 辽西 移民 环境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