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十年前,《四川档案》曾经刊发过我一篇短文,这篇文章谈的就是口薄,不过,那时我的心情是显得有些郁闷的,因为这种极其珍贵的盐业档案并没有保存在市档案馆里,而是散存在一些盐业企业。那时,我对口薄的认识也仅仅是停留在一些老档案工作者的口头传闻,

  • 标签: 档案工作者 档案馆 短文 文章 传闻 心情
  • 简介:一千多年前小乘佛教和巴利文传入西双版纳地区后,叶就逐步成为傣族人民镂刻经文和记载历史、天文、地理、历法、医药的文字载体.这种叶文字载体虽经千余年的演变,至今仍普遍沿用于各傣族村寨的大小佛寺和傣族社会中,仍是傣族人民镂刻经文,佛经故事和生产、生活的记事形体,它记述着傣族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反映着傣族社会的古老文明史,显现了西双版纳的民族档案特色,是傣族人民的知识宝库,是中华民族档案中不可缺少的珍贵史料,对研究中华民族史,发展民族经济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中的价值 史料档案 档案中的
  • 简介:非遗建档是活态的非遗资源得以固化保存的有效方式。当前的非遗建档工作普遍在规范性、全面性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整理鲜活案例,引发档案工作者对非遗建档工作的关注与思考。叶经制作技艺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该技艺建档工作为例,在对该技艺建档工作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拓展收集渠道、规范整理环节、加强资源挖掘、重视档案部门地位等相应对策。

  • 标签: 贝叶经制作技艺 建档 现状 对策
  • 简介:4月6日,托马斯·拉和夫人艾丽·拉向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捐赠了其祖父约翰·拉的《拉日记》南京卷,捐赠仪式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举行。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李明华和中央档案馆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有关专家出席了捐赠仪式,副局馆长王绍忠主持捐赠仪式。此次捐赠的物品包括:约翰·拉《拉日记》南京卷,即《敌机飞临南京》1-6册(共8本);为表彰约翰·拉为中国抗战所做贡献,

  • 标签: 档案馆 中央 日记 捐赠仪式 价值评定 南京
  • 简介:征集是保护与抢救傣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本文以西双版纳民间叶文献遗产征集入手,探讨叶档案文献遗产征集的必要性、现状与存在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征集建议。通过采用原件征集、政策保证、运用现代化技术征集、开展普查工作等方法实现民间叶档案文献遗产的有效征集。

  • 标签: 贝叶 档案文献遗产 征集
  • 简介:井泉座谈1963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七日),黄均耀刚吃过早饭,一辆"伏尔加"小车径直开到了他家地坪里。黄均耀一家正感蹊跷,见从车上下来前公社党委书记袁领先,文家市区党委副书记李盛钧和一位穿青呢中山装,蓄平头,穿平口皮鞋,个儿不高的中年干部。袁领先向黄均耀介绍陌生的中年干部:"这位首长就是胡耀邦同志,来你们大队了解情况。"

  • 标签: 中年干部 黄均 文家市 中央首长 社会调查 湘赣边界
  • 简介:长期以来,笔者在北京图书馆从事日文档案的整理工作,发现这批档案中不仅有至今在日本也收藏甚少的兴亚院驻华机构的档案,更重要的有大量的上海日本总领事馆特别调查班(照当时的习惯称呼,以下简称“特调班”)的档案文献。特调班是沦陷时期于1938年4月成立的日本针对重庆国民政府的情报机关,即井机关。该机关得名于机关创建以来的负责人井英一,他是一个中国通,汉语流利,曾数次被派任驻渝蓉日本领事机构的外交官。要想将该特调班的性质和工作内容讲清楚,恐怕要写一部厚厚的书。

  • 标签: “岩井机关” “兴亚建国运动” 日文档案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