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杨玉辰.笔名石翼.生于1944年11月.河北石家庄人。1908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某野战军、石家庄某军校新闻干事.1986年调解放军报工作,曾任《新闻与成才》(后改名为《军事记者》杂志主编。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3500篇。近年学习国画(花鸟).擅长牡丹,在各报刊发表作品50余幅.获奖多次.有的作品还到国外展出.或被博物院收藏。

  • 标签: 杨玉辰 牡丹画 《军事记者》 杂志 主编
  • 简介:我从小喜欢漫画,靠临摹自学。解放前念高中时,在学校墙报上画了揭露国民党挑动内战、民不聊生的漫画,这大概是我的处女作。结果遭到国民党校长训斥,还被取消助学金。区区小居然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走进失学失业行列,促使我投身革命。从此后,漫画与我结下不解之缘。抚今思昔,诸多画事常勾起翩翩联想,随手写来,一吐为快。

  • 标签: “画” 人生道路 国民党 漫画 解放前 助学金
  • 简介:<正>对话人:尚扬: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怀一:《画风》主编尚扬(以下简称"尚"):有一年我去南京,到朱新建家看陆逸的。我说陆逸画得好,朱新建坐在一旁很得意。我们稍微观察就可以看得出陆逸的那种爽直的性情,单纯

  • 标签: 尚扬 艺委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 油画家 朱新 一幅画
  • 简介:电视自其问世以来,就以视听兼备的优势风靡世界,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迅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一枝独秀的大众媒体。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信息、娱乐身新的主要来源和渠道。

  • 标签: 看电视 声画 大众媒体 获取信息
  • 简介:“声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围绕同一新闻内容,在各自独立表现的基础上又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是我国各级电视台的新闻广泛采用的一种声组合关系。“声对位”的特点是利用声音画面不同步产生的信息差距,调动人们视听感知通道的“注意力”,引起声信息迭加联想,加大感知深度。

  • 标签: 声画对位 电视新闻 信息差距 画面编辑 可看性 采访作风
  • 简介:提起蓝天野,很多人立刻会脱口而出《茶馆》中的秦二爷、《封神榜》中的姜太公、《渴望》中的父亲王子涛等经典形象。他是国内当之无愧的老戏骨,而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师从于国画大师李苦禅、许麟庐先生.在中国书画界也颇有名气。

  • 标签: 记者 新闻采访 新闻报道 新闻写作
  • 简介:《河北日报》3月24(文化周刊)发表了花聚会一篇约820字的短文——《恍若云中屈子来——小记文怀沙先生》,编辑部里不少人阅读后咋舌惊叹,评价不菲,说是不多见的一篇美文,我吟味再三,感想颇多,一吐为快,与同仁共析。人物专访写长容易写短难,写短写好更不易。这里除了需要透彻把握人物性格特质外,还有一个文字功底和写作技巧问题。文老是大学者,倘若一般的人去写,很可能会先从电话预约、叩门拜访写起,进而到书斋环境,传奇履历,因为在一个以研究楚辞为己任的大家那里,他的书卷氛围和传奇人生实在太容易感染我们的新闻记者了。这样写不是不可,而是一着墨就掉进了俗套。本文恰恰避开

  • 标签: 新闻写作 《恍若云中屈子来》 人物专访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山水大家黄公望本人的经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黄公望山水的绘画思想以及艺术风格,最后进一步叙述了黄公望绘画理论对明清山水创作的影响。

  • 标签: 山水画 绘画思想风格 绘画理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