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晚年钟情编晚报左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何乐也,独钟情于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得其乐自“钟山风雨起苍黄”之日起,我便跨进新华日报的夜班编辑部。在那独特的马蹄桌旁,一坐就坐到双鬓作雪。9年前,又转入扬子晚报。岁月易逝,我已年届古稀。在70岁生日那天,新华日...

  • 标签: 扬子晚报 国际版 新华日报 最后消息 老雕虫 新闻标题
  • 简介:《北京晚报》是北京都市报晚报的领军报纸,《新民晚报》在上海独步晚报市场。研究《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对于了解京沪两地的文化内涵,了解两地的办报理念,寻找在两地办报的无竞争空间和借鉴两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手段和方法,都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北京晚报》 《新民晚报》 社会新闻
  • 简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作为精神产品也要进入市场.与此同时.报纸又要更好地担负起党的宣传工具的重任.因此.无论从精神产品的商品属性,还是从精神产品的特殊属性来说.都要求我们办好报纸.多出精品,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 标签: 精品意识 晚报新闻 市场经济条件 精神产品 商品属性 宣传工具
  • 简介:《十堰晚报》创刊于1995年7月1日,至今已15年。报纸坚持城区为主、民生定位、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发扬担当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晚报发展之路。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十堰晚报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薄变厚,由黑白到彩色,从当初的四开4版,到2009年日均超过32版,

  • 标签: 晚报发展 品牌定位 市场化运作 企业化管理 2009年 担当精神
  • 简介:新型晚报的新思维四川日报副总编辑席文举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城市报纸崛起的潮流势不可挡1993年,在中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健康发展,使世界为之注目,同时也带来了传媒的大发展。特别是报业的发展,可以说到了破纪录划时代...

  • 标签: 《华西都市报》 《扬子晚报》 城市报纸 市民 经济报道 《羊城晚报》
  • 简介:本文作者提出:晚报要主动干预生活,正确地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晚报也是党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保持一致,宣传党的主张和意图,这一点不允许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晚报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在干预生活方面应该有相对大的空间和用武之地。晚报主体新闻应当是“软新闻”,知识性、趣味性、社会性之类的内容是不可少的。但仅限于此,还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它应当以“软”为主,“软中有硬”。批评报道,舆论监督,要在群众和领导的结合点上做文章。该文讲的是晚报进行舆论监督的问题,对办好党报,增强党报可读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我们把它刊登在这个专栏里。

  • 标签: 批评报道 舆论监督 正面报道 追踪报道 邯郸晚报 连篇累犊
  • 简介:报纸简介:《钱江晚报》是浙江省唯一的省级晚报,1987年创刊,隶属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是全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的城市主流报纸,其在杭州市的发行量也名列前茅。《钱江晚报》拥有全省最大的出版规模和信息量,2003年再次大规模扩版,日常版面由32版增至48版,各类新闻和专刊副刊版出版量均遥遥领先于全省各报。《钱江晚报》以具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和固定住所的城市主流读者为主要读者群,不断发展高端读者和年轻读者,读者构成持续年轻化。

  • 标签: 晚报 钱江 发行量 杭州市 浙江省 媒体
  • 简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报业蓬勃发展,各级各类报纸争芳竞艳,报苑秀色一片。《西安晚报》就是这满园春色中的一枝出墙红杏。《西安晚报》的前身是1953年7月1日创刊的《西安日报》。虽几经更名,但在1994年以前,一直是中共西安市委的机关报。40多年来,在市委直接领导下,报纸发行量由当年日均8000份提高到日均20万份左右,年印数由不足150万张增加到9210多万张,当年的铅印四开小报已被胶印对开大报所代替。1994年,随着《西安日报》复刊,《西安晚报》成为中共西安市委领导下的一张城市晚报,报道方针、内容、版面安排、栏目设置等都做了调整。改版后的《西安晚报》的办报方针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跟时代步伐,突出都市特点,面向群众,走入家庭,宣传政策,传递信息,移风移俗,丰富生活,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服务性于一体,尽量满足社会各阶层读者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改版后的《西安晚报》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断追踪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积

  • 标签: 《西安晚报》 《西安日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两个文明建设 栏目设置
  • 简介: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注老人冷暖,真实反映老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倾听老人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是媒体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江苏《泰州晚报》以服务老人为导向,关注老人衣食住行,聚焦养老热点难点话题,注重创新,积极互动,成功实现了离老人更近,与老年读者更贴近。聚焦热点,彰显媒体担当空巢独居老人、孤寡失独老人是社会的弱势人群,通过晚报关注,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促使其完善养老服务机制,为社区老人提供关爱服务。

  • 标签: 服务机制 地市晚报 老年读者 老年群体 泰州 独居老人
  • 简介:据辽沈晚报:3月18日辽沈晚报推出216个版特刊。是辽沈晚报对广大读者18年来支持的感谢:216个版.是辽沈晚报对沈阳18年发展的见证;216个版,是辽沈晚报作为东北第一都市报的责任和气魄。

  • 标签: 晚报 特刊 都市报 读者
  • 简介:通常所指的3G技术,就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何一开始便提到貌似与传统媒体无关的通讯领域技术名词呢?因为,辽沈晚报近期做出的一系列工作,如"移动采编"信息系统、iPhone手机阅读器、iPad阅读器和视频官网等,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G技术以及因其出现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意味着自互联网出现以来的新媒体革命,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达到另一个全新高度。

  • 标签: 阅读器 晚报 全媒体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3G技术 传统媒体
  • 简介:《北京晚报》编辑部编辑同志:您好.看到晚报试刊,激动的心情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我是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今年三十岁。记得在一九六三年——我仅仅十三岁时,由于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我父亲所在的西单邮局领导为了照顾我们,每天批给我们200份晚报零售,每月酬金18元。每天下学后卖晚报,一直到晚报停刊为止,四年的时间并不算长,然而我们兄妹五人一直是用这笔钱交学费。

  • 标签: 北京晚报信 白云海北京晚报
  • 简介:北京晚报4月18日头版和13版“目击”专刊.刊发了一组北京市民郊外赏花的摄影照片。头版的大幅照片画面为一位女性双手擎起一个欢乐的儿童,两人在满树的鲜花前欢快的对视着,使人一看就能想到心花怒放这个成语。整个画面充满温暖、亮丽、欢乐,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振奋和感染力。在“目击”专版上的一组照片.则从不同角度,更为细致地展示了北京市民在大好春光里,心情感受踏青赏花的快乐、领略首都绿化的美好成果。数张照片取材细腻生动、画面安排错落有致,给人春风扑面之感。

  • 标签: 北京晚报 图片报道 摄影照片 北京市民 画面 感染力
  • 简介:的"倒头条新闻"栏目推出3年来,发稿千余篇,几乎篇篇是精品,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名牌栏目,一个真正的读者"必读"栏目,在业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栏目曾获2002年度山东新闻奖名专栏奖."倒头条新闻"栏目的成功推出和运作,大大提升了的品牌效应,增强了的新闻竞争力.

  • 标签: 《齐鲁晚报》 新闻栏目 “倒头条新闻” 新闻背景 品牌建设
  • 简介:地方晚报的新闻资源相对短缺,特别是"亮点"性的本地新闻更是"稀有"。如何有效利用和挖掘有限的地方新闻资源,使之实现最佳配置,获得最大的社会效应,出路在于做好策划性报道。本文以《颍州晚报》2010年新闻策划为范本,探讨地方晚报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竞争中,应如何准确把握新闻,从而提高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 标签: 新闻策划 定位 提高竞争力
  • 简介:十年前,《荆州晚报》如一株新苗.在中国报业市场化的大潮巾应运而生。十年来.作为荆州640万人民这张唯一的礼会经济生活类综合性晚报.始终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心相印,宁字传情,成为无数读者最忠实最信赖的朋友,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进器”。

  • 标签: 地市晚报 加速发展 《荆州晚报》 报业市场化 经济生活 社会发展
  • 简介: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尤其是都市晚报类纸媒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都市晚报类媒体只有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和经营方式,让新媒体成为发展推动力,才能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占领主流媒体一席之地。

  • 标签: 新媒体时代 晚报发展 传统媒体 融合发展 经营方式 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