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连做梦也不曾想到,我这个女编辑,竟然在不惑之年当了一次“倒爷”,而且是“国际倒爷”。今年7月下旬,我有幸随中国记协组织的全国部分优秀新闻工作者和先进集体代表赴俄考察团,到俄罗斯远东城市赤塔考察采访。到那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去易货贸易市场,搞物物交换。我长期从事党报理论宣传工作,在别人眼里理论编辑古板、正统。其实不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不断地宣传商品经济、市场观念,本人的商品意识日益增强。但是,拿着商品“下海”到市场上叫买,特别是在异国他乡交易市场当“国际倒爷”是我生平第一次,成了我编辑生活中思想解放的特殊难忘经历。出国前,团长让每个成员在国内采购一些商品,去和“洋人”交换。对这件事我既感到新鲜,又觉得有趣。当时我还自恃清高,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千万别让“洋人”把我当成了生意人,因此,在同行者的催促下,我才买了五件“阿迪达

  • 标签: 国内采购 俄罗斯远东 理论宣传工作 中国记协 新闻工作者 商品意识
  • 简介:<正>这里说的“台”是指市、地、县电视台。论知名度和影响范围,台的播音员远不能与中央和省级台的播音员相比。但是台的播音员也有中央和省级电视台播音员无法可比的优势。即:较多的实践和锻炼机会。台播音员比较少,但工作量却很大,播音员既要完成日常的新闻播音任务,还要参与采

  • 标签: 播音员 地方电视台 地方特色 中央电视台 新闻播音 电视观众
  • 简介:诚勿扰》的迅速走红引起了其它电视节目的同质模仿,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节目能够复制它的"收视奇迹"。本文对制造出这一现象的《诚勿扰》及其蕴含其中的娱乐元素、文化价值做如下探讨。

  • 标签: 非诚勿扰 娱乐元素 文化价值
  • 简介:接到进县城工作调令的时候,我已在基层供销店整整忙碌了3个年头。临行那天,我起得比往日早。照例,扫院子,擦地板,抹桌子,倒拉圾,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当我静静地坐在帐桌前,环视十多平方米的营业室,那熟悉的贷架,那用过的尺子,那提过的秤杆,那打过的算盘,都好像恋恋不舍地在向我惜别。尤其是那盏默不作声的罩灯.它是我的好伙伴。一千多个不知疲倦的夜晚,它陪我点货、结帐,陪我看书、写稿。有时我累了,它困了,我伸伸腰,帮它擦去脸上的“乌云”,马上又亮晶晶的;有时我饿了,它的肚也空了,我顾不上吃喝,先得喂饱它(添油)。数不清,一条又一条换了多少灯芯,记不清,一支又一支磨秃了多少笔尖,我坚持业余写作,终于有了点“小名气”。县小报、县广播站不断刊登和广播我的稿件。人们称我为:“笔杆”,可哪里知道还有“罩灯”一份功劳

  • 标签: 千多个 营业室 那提 对我说 天刚 糠炒面
  • 简介: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逐渐普及,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微信、微博等逐渐成为手机和平板用户了解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这形成了屏传播的信息传播模式。在屏传播时代,突发事件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同时,屏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上存在不足,很容易导致流言的滋生与传播,甚至引发群体极化事件,给社会发展带来重创。

  • 标签: 信息传播模式 传播时代 群体极化 公众舆论 传播问题 平板电脑
  • 简介: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用户对信息传递的要求也趋向于快速易懂,操作方便。腾讯公司研发的新产品“程序”,较之手机APP有着更多优势,是目前“轻应用”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微信程序中,微交互是不应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微交互设计会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感受。因此,程序中的微交互设计需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产品的可用性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促进微信程序的完善和发展。

  • 标签: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程序 微信 新媒体技术 移动互联网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独有的深远历史和个性魅力,体现出其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和接近性价值。与新媒体的结合,扩大和延伸了其传播空间,实现了人作为文化主体的能动性,再造了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与物质传播相契合,使其新鲜性、显著性、趣味性等传播价值得以凸显,重要性、接近性得到加强和深化。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 传播价值
  • 简介:跨文化交流中最难消除的障碍之一,是人类无法共享一种通用的符号系统,而交流符号的“异质性”是跨文化沟通的天然屏障。所以,如何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认同,除了强化对各自语言的认知与理解之外,必须采用具有最大通约性的文化符号,进行“同质性”的符号传播,进而克服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理解偏差,以此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

  • 标签: 语言 符号 文化传播
  • 简介: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现象与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网络制度化政治参与更是成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常态化现象。社交媒体的流行和普及对传统的政治传播权力结构和话语体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文章以微博为例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讨论社交媒体使用以及社交媒体用户呈现的网民心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网络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行为,并对网络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进行个体型和群体型的划分。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和信息偏好、社会情绪和社会价值均不同程度地与两类网络制度化政治参与存在显著回归关系,引导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发展不能忽视社交媒体及其网民心态的影响和作用。

  • 标签: 社交媒体 网民心态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微博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