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当前的中国形象研究通常在问题提出之初,就主动将中国置于西方他者的位置之上,从而不仅表现出了浓重的'西方情结'(尤其是'美国情结'),也表现了深深的'受害者情结'。这集中体现在:他们普遍比较重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中国形象,忽视世界的中国形象;重视异域的中国形象,忽视本土的中国形象;重视负面的中国形象,忽视正面的中国形象。在这过程中,'东方主义'不仅成为他们使用最为'得心应手'的理论武器,更成为他们在思维上无法摆脱的一种统治方式。其带来的障碍不仅在于它作为一种理论范式遮蔽了我们本应倾听的他者声音,更在于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限制了我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边界。因此,走出东方主义的理论陷阱和思维方式,重新深入到形象话语的'历史脉络'和'社会谱系'中,并从中发现它们的行走轨迹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是当前学术界破解'中国形象'话语迷思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回到自我的想象,倾听他者的声音,从而在时空的坐标系中重新'发现'中国形象。

  • 标签: 国家形象 中国形象 东方主义 自我想象
  • 简介: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符号学所强调的文本分析方法和意识形态批判是传媒文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谱系分析入手,旨在说明传媒文化研究领域意识形态批判转向发生的理论背景,阐明意识形态概念以及结构主义批判方法如何对传媒文化研究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下传媒文化研究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识形态批判分析框架。

  • 标签: 意识形态 结构主义 方法论 文化研究 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