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媒体素养教育已不仅仅是针对新闻与传播院系学生的专业教育,它更成为了一种面向社会与公众的大众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公民具备对于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思辨的反应能力。本文对新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渗透与方法启迪作出归纳与探讨。

  • 标签: 新闻教学 媒体素养教育 意识渗透 培养
  • 简介:为加强和改进报刊审读工作,自2003年以来,我局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报刊审读工作方式方法,其中面对面的办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我们的做法是:

  • 标签: 报刊审读工作 面对面 有效方法 法实践
  • 简介:本文首先讨论了接受理论中“文本”与“读解”的关系,“读解”的重大意义。从这点出发,论述了与其他媒介比较广播的优势在于更便于充分地开拓“读解”的空间,高层次广播文化应当紧紧抓住这个优势,去追求语言与类语言与音乐与音响的,实事的与哲理的与艺术的溶为一体的整全性效应。分析了思维的整全性对建设高层次广播文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文化素养的函义,分析了全面性的知识和创造性的能力是建设多层次广播文化的基本文化要求。

  • 标签: 文化素养 读解 广播媒介 接受理论 报告文学 期待视野
  • 简介:一、强调报道内容基本真实新闻必须真实,新闻媒体和记者对新闻报道内容负有审查核实的责任.但是,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要在较短时间内对每条新闻的细节都予以核对,使之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显然是不现实的.

  • 标签: 新闻报道 新闻侵权 新闻侵权诉讼 侵权责任 抗辩 新闻媒体
  • 简介:近20年来,中国期刊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都可谓前所未有。丰富的期刊实践必然呼唤科学的期刊理论,要求有经验的提升、理性的思考和战略的谋划,李频先生是最早的回应者之一,《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NO.1——市场分析与方法求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报告》)就是他研究治学成果的集中体现。

  • 标签: 中国期刊业 期刊产业 发展报告 方法论自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期刊研究
  • 简介:2005年5月,《北京青年报》招聘20名记者和行政人员,应聘者高达5811人。经过年龄(30岁以内)和学历(大学本科以上)的筛选,共有2684人参加笔试,616人获复试资格。此举反映了目前媒体招聘的一般特点:竞争激烈,强调学历,重在考察应聘者综合素质。对新闻系毕业生而言,这意味着专业优势减弱,求职难度加大。笔者曾于2004年5月亲临过在北京天坛举行的全国传媒招聘会,意在观察媒体的用人要求和高校新闻教学之间的差距。在这次招聘会上,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打出“要有两年以上新闻从业经验”的要求。

  • 标签: 新闻教学 《北京青年报》 用人单位 招聘会 行政人员 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