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本刊讯(记者高方)2015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演示交流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根据中央关于媒体融合的有关意见,在人民日报社编委会领导下,紧密结合报社业务需求,尝试全新采编流程、工作机制,探索新闻产品"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球覆盖”的新模式。

  • 标签: 媒体融合 新闻产品 技术创新 技术股份 地方媒体 内部测试
  • 简介: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加强报刊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报刊审读工作水平,从去年9月15日开始,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选优秀报刊审读单位、审读员、审读报告活动。今年1月28日,新闻出版总署[2010]4号文件正式公布了评选结果,对全国30家优秀报刊审读单位、60名优秀报刊审读员、43篇优秀报刊审读报告予以通报表彰。本刊从这一期起开辟“全国报刊审读‘三优’材料选登”栏目,陆续刊出优秀报刊审读单位、审读员的事迹材料和优秀审读报告,供业界、学界同行学习、研究、参考。

  • 标签: 审读方法 单位 材料 服务功能 事迹 报刊审读工作
  • 简介:大众文化研究者们认为,广告是大众文化的最喧哗者,广告及其媒介正在制造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有人把此称作消费主义中心论.理论批评大多直指广告的消解作用,即广告对伦理道德的、审美的乃至观念和信仰等诸多方面的破坏力或者说颠覆力,而其途径则是对各式情感的利用与破坏.

  • 标签: 广告 消费主义中心论 大众文化 文化传播
  • 简介:2009是中国通讯技术史上的“3G元年“,从牌照颁发到现实应用均备受关注。它对报纸这一最“古老”的媒体形态是否会造成激烈冲击、报纸能否与3G进行融合等问题也引起传媒学界与业界的讨论,本期《报业观察))与您一同聚焦“当报业遭遇3G”。

  • 标签: 以用户为中心 3G 报业 现实应用 媒体形态 技术史
  • 简介:一、“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时代到来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作为与传播者相对应的传播对象一直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概念,诸如“接收者”、“受众”、“大众”等概念的出现都似乎有先天的不足,如只突出规模与数量,无法体现参与程度;只注意到被动一面,忽视其积极一面;只显示传播过程的所处位置,掩盖了其个性特征。

  • 标签: 以用户为中心 新媒体时代 传播理念 信息 传播过程 传播时代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决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将之简单化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物理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最终的目标是“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很多县级媒体将其简单化为直接容易“出活”的物理呈现,挑最简单、最容易出效果的点来贯彻落实,热衷建立“大屏幕、大平面、大机构”,这种参观时最容易展现也是最容易表达的东西就成为一些县级媒体改革的重点,这是本末倒置的。

  • 标签: 县级媒体 媒体中心 媒体改革 服务群众 总书记 简单化
  • 简介: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无论是时政类还是都市类等各类报纸,其走向市场的步伐必定进一步加快,其服务中心和贴近生活的功能,必将寻求最佳融合,以使平面媒体能在当今各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服务中心报道主要是指新闻重点报道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实施,

  • 标签: 服务中心 最佳结合点 市场经济体制 民生 改革开放 贴近生活
  • 简介: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传媒产业本质上是创意产业,创新是传媒业发展变革的永恒主题。而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要求的资源整合能力——有效地链接整合一切创新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尤其是外部资源。这其中既有赖于制度安排的空间大小,也有赖于我们对于机会的把握和创意能力。实际上,我们自身真正能够把握的是我们自己,因此,有没有在现实条件下的整合现实资源的创意及共谋双赢的智慧是我们谋求发展的“核心能力”之所在。

  • 标签: 创新能力 传媒产业 资源整合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 创意产业 新闻传播
  • 简介:两份重要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规范文件发布实施1月15日,中宣部等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指出,省级技术平台应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媒体服务类、党建服务类、政务服务类、公共服务类、增值服务类等业务提供支撑,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深入融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指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提高县级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充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适应移动互联网,特别是5G的发展。

  • 标签: 管理 县级媒体 媒体中心 技术平台 服务类 移动互联网
  • 简介:范以锦:开创南方报业模式;李开复:找到一片真正的自由天空;吴海民:创新报业经营的“木桶理论”;张富汉:绘制报业扩张的蓝图;李彦宏:中国“搜索之王”;胡舒立: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 标签: 中国传媒 创新 人物 名单 提名 年会
  • 简介:2003年8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新疆经济报合作出版(汉文版),通过人事、工资、版面、发行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报纸的发行量、广告收入成倍增长,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印刷设备更新等取得新进展.初步实现了巴州党委提出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 标签: 机制创新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003年8月 经济效益最大化 活力 党报
  • 简介:今天是首届中国数字传媒高峰会议,刚才说了,是大家族的交流会议。为此我仅代表中国网通集团天天在线有限公司在此做大会交流发言,我今天的交流主题是适应数字时代要求,走通信文化的创新之路。

  • 标签: 通信文化 数字媒体 市场需求 发展策略
  • 简介:'要坚持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坚持把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增强宣传舆论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召力'.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机关报围绕'三贴近'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改革.其中,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操作理念,被党报广泛运用,成为党报实践'三贴近'过程中的一个突出亮点.

  • 标签: 民生新闻 党报 党委机关报 “三贴近” 可读性 贴近群众
  • 简介:自2005年3月29日开始,由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新京报》开辟了《逝者》专版,在每周或隔周的周二报道4至6篇讣闻,讲述在北京逝去的普通人的故事。《逝者》是对传统讣闻报道的突破,打开了媒介讣闻写作的新视野。

  • 标签: 报道 创新 2005年 《新京报》 集团联合 南方日报
  • 简介: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的高新知识流通辐射的科技传播体系,担负着知识向经济转化、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的极其重要的使命.为了促进各类科技机构和传播组织在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联合,促进国家体系的良性运行,必须建立一种合作互动机制,组成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把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与创新结合起来,并把创新作为可持续运动状态的核心构成要件,就要处理好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过程中与其他构成要件共同运作联系中的自我更新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构建和国家创新体系同构对应的,与发现发明体系、开发应用体系融接连通、功能互动的传播扩散体系.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首先必须进行科技传播制度创新、科技传播技术创新、科技传播产业创新.

  • 标签: 科技传播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创新体系” 传播制度 传播技术 产业化
  • 简介:在新华日报编委会部署下,我们从编辑部5个部门抽调孙巡、林华维、董晨、顾巍钟、周静文、肖勇组成奥运前方报道组,8月1日赴北京,在20多个工作日中发回稿件200多篇,见报190多篇,其中,头版及特刊头条60多篇,约20多万字;另发回图片200多幅,见报60多幅。

  • 标签: 奥运报道 新华日报 编委会 编辑部 工作日 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