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本刊讯(记者李栋)1月16日,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八届中国经济新闻大赛暨2015年度经济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在京启动。据中国经济报刊协会负责人介绍,本届评选活动将集中展示2015年经济新闻报道的新内涵、新亮点、新成果。

  • 标签: 人物评选 李栋 主流声音 货币篮子 专业权威 传播力
  • 简介:由央视网、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中国电视购物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的首届“中国电视购物风云人物与中国电视购物诚信企业评选”活动于4月份正式启动。

  • 标签: 电视购物 中国传媒 企业评选 风云人物 诚信 北京邮电大学
  • 简介:华东九报联合开展的人物新闻竞赛好稿评选于1995年10月10日至15日在南京举行。在这次好稿评选中,评委们严肃认真的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记述的是评选过程中几个片断。评头品足好中选优评选好稿,要突出一个“评”

  • 标签: 新闻 竞赛 “评” 华东 南京 解放日报
  • 简介:近年来,笔者曾经参加过几次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好新闻评选活动,对某些习惯做法逐渐生出了些感慨,录于此。该由谁发奖据笔者所知,现在的好新闻评选,大都是由某一级的记协或新闻学会主持,下属各新闻单位报送参评稿件。然后,或由主持者邀请若干专家评选,或者由参评单位派员共同评选。好作品评出后,则由主持者发一纸通知,请各单位自己发奖。这样做,主持者比较省事,然而弊端也不少。其一,主持者没什么经济压力,难免大开绿灯,做好人落人情,放宽评选尺度,以致有些入选获奖者未必是真正的优秀之作。其二,反正由各单位自己掏腰包发奖,那就排排坐吃果果,家家有份,为了“平衡”,对稿件质量的考虑弹性较大。其三,正因为家家有份,而指标又有限,往往有不少好作品落选,而一些平庸的作品却被推上了领奖台,致使一些真正写出好稿者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那么,应该由谁来发奖呢?我看还是应该由评选主持单位来发。发奖是整个评选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持者既有善始之举,也应尽善终之责,不能把最后一个环节往下一推了之。至于奖金来源,可以通过社会赞助来解决。现在许多体育比赛都是由社会赞助的,好新闻评选也可争取社会赞助。

  • 标签: 社会赞助 主持者 新闻评选活动 新闻单位 参评稿件 稿件质量
  • 简介:很多人物专访都有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但这有高明与不高明之分。高明的记者把人物外貌的描述,看作是揭示报道主题、定出新闻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不高明的记者只是为描写而描写。为此,人物专访中的人物形象描写要十分讲究。一、人物形象描写要有特色,符合人物的身份。比如一美国记者这样描写我国著名舞蹈家戴

  • 标签: 人物专访 人物形象 报道主题 新闻价值 惠芬 内在性格
  • 简介:人物采访是指对新闻人物进行的采访,它是写人物通讯、人物传记不可缺少的一项环节.这些新闻人物通常是有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中总能千方百计接近采访对象,同时自己也扮演角色与采访对象交朋友,因此采访显得生动活泼、新颖有趣,记者在此氛围中常能提出一些常人未曾想到的问题,获得一些常人未曾获得的答案,这就是创造性人物采访的魅力所在.

  • 标签: 采访技巧 新闻人物 人物采访 采访对象 人物通讯 人物传记
  • 简介:人物类报道在新闻性与文学性之间由于平衡性的欠缺而长期处于纠结状态,而我国学界对人物类特稿的研究在系统性与深刻性上略显不足,因此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人物特稿写作规律就显得较为迫切且意义十足.《人物》杂志2012年5月以后以新颖的理念、娴熟的叙述技巧改版面世,赢得了受众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因而成为人物类特稿研究的绝佳范本.本文从故事和话语两个维度探究人物类特稿的叙事规律,力求为特稿写作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 标签: 叙事学 人物类特稿 《人物》 故事 话语
  • 简介:一日编者接到一篇写某商场经理廉洁自律的稿件,乍看时觉得文中所述人物似曾相识,经回忆想起前不久发过的一篇写某工厂厂长廉洁奉公的稿子,内容大同小异。究其原由,就是后一篇文章没有写出商场经理的职业特色。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特色。紧紧扣住人物的职业特色去写人物通讯,才能使写出来的人物贴近生活,突出个性,展现风貌,显示特色,才能使写出的人物“悲欢有主,啼笑有根”,多姿多采。不然,就会使笔下的人物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概念化,模式化,鉴定化,令人读来索然寡味。

  • 标签: 职业特色 索然寡味 发过 文中 令人 要虚心
  • 简介:新闻报道到底能不能发议论呢?这个学术问题在五十年代初期曾有过争论,一方认为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议论是作者主观的东西,要不得;另一方则认为两者是对立的统一,事实由于有了议论而发光生辉,少不得。直至今天,这个问题似乎认识仍不一致。据说有人就这个问题请教于在胡乔木同志身边工作多年的《人民日报》记者商恺同志,看看乔木同志对此

  • 标签: 人物通讯 新闻报道 客观事实 胡乔木 学术问题 《人民日报》
  • 简介:由自治区科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新疆新闻学会联合举办的“自治区首届科技好新闻”评选,于最近结束。共评出1990年科技好新闻25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5篇。这次科技好新闻评选是对我区科技宣传工作的一次检阅,使我们看到各族新闻工作者在科技宣传中,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去年是“七五”计划最后一年,也是科技成果大丰收的一年。各新闻单位推荐的78篇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较好地反映了我区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貌。科技兴农、科技攻关、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扶贫以及双放工作、知识分子政策等等宣传既有

  • 标签: 新疆新闻学会 区新闻出版局 作品评选 “七五”计划 知识分子政策 成果报道
  • 简介:近年来参加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和全国晚报赵超构新闻奖的评选。给笔者很多启发和教育。奋战在采编一线的报人,以自己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汗水,在宣传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在反映民声、关注民生的报道中,不断创新.涌现了不少精品佳作,给人以鼓舞,让人以感奋。新闻事业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也在创新中前行。创新与传承之间.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 标签: 新闻评选 创新 报纸 传承 随想 现代化事业
  • 简介:今天,先进人物报道在冷落多年之后又被重新提起,目前,已在各报的报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发挥了强有力的教育宣传作用。今天的先进人物报道有什么特点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进人物报道的凡人化方式,即把先进人物写成“人”,而不是神,是经过努力可以做到,而不是高不可攀的。

  • 标签: 中国青年报 青年科学家 长篇通讯 心理描写 宣传作用 个人生命
  • 简介:本文通过对第8-11届(2001-2004年)中国广告节入选电视广告作品的分析研究,指出当代广告中青年女性和男性人物不同以往的诉求特点,揭示出广告中所隐藏的当代中国人的心灵状态。

  • 标签: 当代广告人物 性格 女性 男性 诉求特点
  • 简介:自2005年以来,河南出现了一系列正面人物报道,其中谢延信和李灵分别是2007年度、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二人身上有诸多相似元素,但对二人的宣传却体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的传播特点。对比二人的宣传历程,会让我们得到某些启发。

  • 标签: 典型人物报道 新媒体 力量 2007年 2009年 感动中国
  • 简介:范以锦:开创南方报业模式;李开复:找到一片真正的自由天空;吴海民:创新报业经营的“木桶理论”;张富汉:绘制报业扩张的蓝图;李彦宏:中国“搜索之王”;胡舒立: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 标签: 中国传媒 创新 人物 名单 提名 年会
  • 简介: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2011年10月20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87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41件(含9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89件,三等奖155件。

  • 标签: 新闻奖评选 中国新闻奖 新闻工作者协会 新闻网站 通讯社 电视台
  • 简介:一等奖(四篇):题目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学习《邓小平文选》有关新闻论述的点滴体会大庆宣传与广播优势思想先行脚踏实地——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工作报道先进典型不一定讳过作者单位黄元才新疆日报社杨连勇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陈义新疆军垦报社周逢武新疆石油报社

  • 标签: 学术论文评选 获奖作品 新疆日报 1995年 社会主义市场 乌鲁木齐
  • 简介: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已于2009年10月30日揭晓。笔者作为87名评委之一,深感评选出的276件获奖作品,精彩地展示了2008年我国新闻界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正确报道和评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年初如何抗击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3·14”拉萨事件发生后深入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工作,“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奋起抗震救灾,以及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

  • 标签: 新闻奖评选 中国 倾向性 宏观性 印象 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