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基于2008~2015年中国43家财产保险公司的面板数据,本研究探索了财产保险市场集中度与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Z—score来衡量保险公司的整体财务稳定性,并使用了综合成本率的五年滚动标准差衡量保险业务的财务稳定性;为解决内生性问题,运用了工具变量;同时利用不同市场集中度的指标和ROA五年滚动标准差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增强研究结果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与公司财务稳定性呈负相关关系,支持了“集中-脆弱”假说。此外,其他因素,包括公司规模、业务杠杆、车险保费占比、展业的地域多样性、再保险比例、资产增长率、稳定投资资产比例、是否为集团公司以及利率变化等都会对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产生影响。

  • 标签: 市场集中度 财务稳定性 “集中-脆弱”假说
  • 简介:本文基于2003-2015年全国31个省份保险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以保险深度、财产保险深度和人身保险深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建立我国保险业减贫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利用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保险业减贫效应的空间集聚、区域差异和门槛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保险业发展和贫困程度都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从全国角度来看,保险业、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都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并且财产保险减贫效应大于人身保险;从区域角度来看,对于整个保险业而言,只有东部和中部具有减贫效应;对财产保险而言,东中西部都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并且西部财产保险减贫效应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对于人身保险而言,只有东部地区具有减贫效应。保险业减贫效应还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当经济发展到特定水平,越过某一门槛,保险业减贫效应会显著增加,甚至发生质变。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保险业,将保险业纳入到扶贫开发体系中,充分发挥保险业的减贫效应,逐步降低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保险公司还应该采取积极差异化承保策略,为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因为只有区域经济提高到一定水平,保险业减贫效应才能产生预期效果。

  • 标签: 保险业 减贫效应 区域差异 门槛特征
  • 简介:结合我国分红寿险多采用现金分红机制的现状,在考虑退保和保单失效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现金分红机制的寿险产品多阶段随机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在规划过程中,特别考虑了财富实现的平稳性要求,以每个决策区间末扣除惩罚成本的资产净值最大化作为子目标,并将子目标函数通过权重因子加和,在兼顾安全性、流动性等要求下,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调整。实证研究表明,兼顾财富实现过程的目标函数设定,特别是递增权重因子的形式,能够更为灵活地应对预期资产收益率的变动,获得更高的期末财富累积值,且资产净值变动更为平缓,为保险机构实现更为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 标签: 分红寿险 资产负债管理 情景生成 多阶段随机规划
  • 简介:2018年1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新规将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与2016年发布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分别于2016年3月8日至31日通过保监会官方网站,以及2016年5月5日至6月5日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比,正式稿整体变化不大,值得关注的内容包括:

  • 标签: 资金运用管理 差别监管 股票投资 保险 管控机制 中国保监会
  • 简介:加强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对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保护广大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管理具,在加强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方面,可降低管理难度,提升管理效率,防范管理风险。本文基于关联交易监管政策,分析信息技术运用于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并详细阐述信息技术运用于关联方名单管理、关联交易识别、关联交易审核、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以及关联交易审计等管理环节的实施路径.

  • 标签: 关联交易审计 交易管理 保险公司 信息技术 技术运用 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