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上周五,央行决定自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本次加息,有利于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由于加息已在预期中,市场已提前消化了部分影响,并不改股市长期走牛的趋势。

  • 标签: 基准利率 个人住房贷款 加息 存贷款 金融机构 商业性
  • 简介:该文首先分析了票据产品以Shibor为基准定价的重要意义,认为它有利于扩展和验证Shibor的基准性、有利于规范票据产品定价、有利于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而探讨了交通银行在票据产品以Shibor为基准定价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认为Shibo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在票据市场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势必会不断提高,交通银行会继续在票据市场加大Shibor的运用力度,巩固Shibor的市场基准地位。

  • 标签: SHIBOR 票据产品 产品创新
  • 简介:11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首次发行以七天回购利率为基准的新基准浮动利率债券,本次发行创新,对优化投资组合.完善市场定价能力乃至利率市场化建设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而建立完善高效的债券发行机制,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债券品种,与市场参与者实现共赢,则是国开行的创新目标所在。

  • 标签: 浮动利率债券 共赢 回购利率 市场参与者 债券品种 债券发行
  • 简介:该文分别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存贷款市场、资金拆人和拆出格局变化以及利率互换市场五个方面分析了各个市场对Shibor报价的影响,认为Shibor利率在不同的市场上的表现并非一致,其基准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这种情况也是我国利率体系二元化的具体体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文章认为应提高Shibor中长端的拆借交易量,增强其交易的真实性;扩大Shibor基准的资产量和交易量,从而提高Shibor的基准性,进而进一步完善Shibor利率体系。

  • 标签: 基准性 浮息债 利率互换 市场化
  • 简介:4月20日,工行的票据转贴现、票据回购业务正式以Shibor利率为基准确定全行的内部指导价格和对外交易价格。文章通过研究以Shibor为基准进行票据融资业务定价的必要性、可行性,阐明工行票据业务市场化定价的思路和原则,并对进一步提高以Shibor为基准票据业务定价有效性提出几点思考。

  • 标签: SHIBOR 票据融资业务 定价
  • 简介:该文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2008年Shibor工作会议上的讲话。Shibor自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和进展。文章从利率定价、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人民币国际化等多个层面阐述了确立Shibor在利率体系的基准地位对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带来的巨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号召各方市场参与主体共同努力,进一步推进Shibor的基准性地位。

  • 标签: SHIBOR 基准利率 利率市场化
  • 简介:提高Shibor报价的基准性是确立Shibor基准收益率曲线地位的关键。文章在具体介绍每日Shibor报价确定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影响Shibor基准性的制约因素,并从商业银行特别是报价团银行的角度提出了提高Shibor报价基准性的若干建议。

  • 标签: Shibor(报价) 基准性 建议
  • 简介:该文分析认为市场化基准利率的缺失已成为利率市场化产品定价的主要困难之一,认为将Shibor建成我国市场化的基准利率体系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必由之路,同时将大幅完善产品的市场化定价机制;而通过建立以Shibor为基础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可将市场信号传导至业务端,在现行条件下能使管制利率下的存贷款利率部分实现与市场化利率的接轨。

  • 标签: 基准利率 SHIBOR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 简介:Shibor的基准性需要有实际成交来验证。由于银行内在成交动力不足等因素,目前的中长期拆借成交量仍然偏小,此外,不同市场利率生成因素的内在差异也对中长期Shibor的基准性构成干扰。提高3个月以上Shibor的基准性,一方面要为扩大3个月以上信用拆借铺平道路,另一方面要理顺各市场之间的价格生成因素,推进各类产品与Shibor相挂钩的定价机制,建立以Shibor为基准的统一定价模式。

  • 标签: 中长期Shibor 价格生成机制 产品定价
  • 简介:该文系统分析了美国利率率调控模式的成功实践、日本向利率调控模式的转轨,认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是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的内在要求,以利率调控为中心的货币政策模式已越来越多地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采用。文章认为国际经验均表明,我国当前已建立并将在未来逐步趋于完善的Shibor体系,可能对未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模式的转变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货币政策 操作模式 SHIBOR 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