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过2001到2003年的低谷后,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再度活跃起来。我们有信心在今后三到五年里看到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重新快速发展。特别是,我们深信风险投资和私营经济对于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过去20年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标签: 中国经济 风险投资市场 风险投资业 私营经济 持续 稳定发展
  • 简介:为促进中国风险投资家和欧洲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和深圳中投风险投资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在欧洲风险投资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将在2004年9月12日—9月26日期间举办“2004中国欧洲风险投资合作交流密集课程”商务

  • 标签: 中国欧洲 交流密集 即将起程
  • 简介:作者在本文中提出:(1)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是一种合作博弈关系,如果把创业企业家比作“千里马”,风险投资家则是“伯乐”,千里马必须精心喂养,如果只让它吃普通草料,甚至经常吃不饱肚子,千里马终将成为一匹驽马,因此风险投资家必须对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2)培育上市公司是风险投资的一项战略任务,它类似于将0℃的冰块加热到100℃升华为水蒸气,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创业的过程,需要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的串难与共和密切配合,(3)兼并收购在风险投资的现实操作中难度较大,不应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更需要创业企业家转变观念和塑造一个健康的创业文化氛围,(4)搞好风险投资的退出工作应该从源头抓起,作者倡导出口导向型投资,联合投资,链条式投资和规模投资的理念,主张风险投资投资银行应该加强全作。

  • 标签: 风险投资 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中国 创业投资 创业企业家
  • 简介:本文在简要介绍对冲含义的基础上,借鉴对冲操作和期权的思路,从一个新的视角对风险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体系进行了新的诠释,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作为私人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的一种方式,由于缺乏一个公开交易的市场,是难以进行象对冲基金那样的对冲操作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将对冲的原理运用到风险投资实践中去,由此,亦衍生出了一种独特但比较成形的风险识别和管理哲学,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风险投资的认识,而且更重要提,它同时还完善了整个风险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体系.

  • 标签: 风险投资 私人股权投资 风险控制 风险对冲 创业投资 风险识别
  • 简介:我们的风险投资比国外晚了几十年,因此我们国家的风险投资和国外的风险投资在操作上相差很远。但是只要认清形势,把握机会,在中国从事风险投资永远有春天。作者自己的创业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个论断。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我们坚持三个原则,即大家都赞成或都反对的项目不投、技术太超前的项目不投、短期学不会的项目不投。投资一个项目不仅仅是投资,还要对其进行孵化,因此建立一个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在项目的退出方面,作者所在的公司——力合股份公司对此颇有创新。该公司采用内循环和外循环结合的方武实现投资退出。通过内循环把孵化的企业卖给上市公司;通过外循环把孵化出来的项目卖给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的上市公司或者在香港上市。这样做不但成功实现了投资的退出,而且实现了上市公司与风险投资双赢的局面。风险投资家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受益者,作者所在的公司对孵化器进行投资时充分利用了信息不对称的理论,主要投向生命力比较强的孵化器。在这小过程中,风险投资家自身得到了快速成长,而企业有了风险投资后,也会成长得更快。这就实现了风险投资和孵化器的互动。

  • 标签: 风险投资 企业孵化器 技术创新 中国 创业板市场 上市公司
  • 简介:创业投资公司在与需要资金的企业管理人员接触中,通常要求企业首先呈交一份经营计划书,这一要求让许多企业人员不能理解。他们认为与创投基金负责人见一个面,喝一喝茶,当面进行交流要比一份经营计划书的效果来的快。有些企业管理人员甚至认为凭自己的一张嘴或富有魅力的举止可以说服或打动投资人的心。而事实

  • 标签: 风险投资 创业投资 企业 经营计划
  • 简介:本文首先肯定了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经过六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中国风险投资事业开始步入比较健康和积极的发展道路。同时本文阐述了有关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六个重要方面的问题:(1)从增强国家综合竞争能力和培养创新人才角度阐述了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事业的重要意义;(2)从风险投资的理念和组织模式等微观运作角度强调了必须加强国内外风险投资运作经验的总结和学习;(3)从投资行业分布和投资阶段角度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风险投资应该重点支持IT和生命科学领域创新企业创业的问题;(4)指出中国风险投资公司运作中必须加强风险企业法人治理制度建设,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以规避投资风险:(5)澄清了创业板与风险投资的关系问题,并提出了分步推进创业板建设的途径和构建以产权交易为代表的多种退出渠道的设想;(6)提出了把深交所建成具有一、二、三板功能的多层次市场的目标,表达了对各方共同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殷切希望。

  • 标签: 风险投资 中国 技术创新 创业投资 高新技术产业 创业板市场
  • 简介:纳期达克指数在1998年后节节攀升,由1998年的2000多点一直上升到2000年的5000多点。这时,格林期潘认为市场发展不规律、缺乏理性,从而使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跌到2001年的1400多点。上述现象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它使风险投资的交易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至2003年时创业公司融资额还不到2000年的十分之一。而且在创业公司的不同融资阶段,得到风险投资支持的资金也越来越少。同时风险投资企业融资的周期也越来越长,从2000年的第一季度的8.4月增长到2003年第四季度的19.6月。另外,得到风险投资奖金支持的企业,发展也并不顺利,其中有的已经破产,有的被收购,有的还受到风险投资者的控制,只有一小部分创业公司成功上市。但这些公开上市的企业数量也逐年减少,到2000年只有9家公司能够在纳期达克上市。对于这种情况,美国已经开始总结过去失败的教训,并且进行积极的改革,情况正在逐渐好转。但是,“泡沫经济”在未来还会发生,所以投资者必须保持理性,一定要遵循投资的基本原则。

  • 标签: 美国 风险投资 泡沫经济 纳斯达克指数 风险投资 创业企业
  • 简介:从原来的“艰苦创业”到现在的技术创业、头脑创业,创业的概念已有了很大的变化。风险投资的出现,也似乎解决了创业面临的最大难题——资金短缺问题,然而,当人们对风险投资充满期待的同时,孰不知中国风险投资却因为法律方面的阻碍“卡壳”了

  • 标签: 中国 风险投资 法律障碍 政策支持
  • 简介:本文以2013年12月31日之前所有风险资本支持的以IPO方式在沪、深交易所成功退出的433个项目为研究样本,基于投资项目视角实证检验了主导VC机构的联合投资策略对其退出时投资绩效的影响以及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就联合投资策略与投资绩效的关系而言,主导VC机构的联合投资策略对其退出时的投资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于联合投资策略对投资绩效的作用机理,一方面联合投资策略对投资绩效的不利影响不仅来源于联合投资模式事前"选择"项目时的劣势地位,而且与联合投资模式的事后"价值增加功能"失效有关;另一方面,风险投资行业市场竞争状况会对主导VC机构的联合投资策略与其项目层面投资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当风险投资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时,主导VC机构的联合投资策略对投资绩效的负向影响更显著。

  • 标签: 风险投资 联合投资策略 投资绩效
  • 简介:《科学投资》2001年第11期刊发的《88家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上)》,介绍了49家内资风险投资机构,本期接着介绍39家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是国外大公司下属的子公司,这些大公司本身并不以风险投资为主业。

  • 标签: 中国 风险投资业 风险投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