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一、近年来安徽省注册会计行业行政监管工作成效明显注册会计作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力量,对于提高国民经济信息特别是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加强注册会计行业监管是《注册会计师法》《安徽省财政监督条例》赋予财政部门的法定职责。近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要求,安徽省财政厅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为导向,

  • 标签: 安徽省财政厅 执业质量 财政中心工作 财政监督 经济监督体系 财政部门
  • 简介:利用2013-2015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以事务所所在地和上市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制度环境为切入点,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不同性别组合的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全样本分析发现,男性组审计的审计质量最高.以制度环境为基础分组后发现,当审计的成长和执业环境都较好时,性别差异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当审计的成长和执业环境差异较大时,男性组审计的审计质量最高;当审计成长和执业环境都较差时,女性组和混合组审计的审计质量比较高,而男性组审计的审计质量最低.此研究为我国审计市场的人才培养和审计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 标签: 性别组合 审计质量 制度环境
  • 简介: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龄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智慧养老”应运而生。在推行这一新型养老模式时,如何有效获取海量的涉老数据,如何协同不同利益相关者资源,存储、处理、利用涉老信息实现信息增值,进而满足社会各界的养老服务需求已经成为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必须攻克的难题。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政府、涉老机构、老年群体三方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智慧养老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迁移到云计算环境中,构建五层两体的智慧养老信息系统架构,并重点探讨了平台层的技术实现方案;最后从纵横两个维度提出了应用层面各方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启示。

  • 标签: 智慧养老 信息系统 云计算 协同治理
  • 简介: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因子,低碳城市也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实践。本文首先在城市碳排放构成要素、城市生活碳排放计算、城市生活方式规划、低碳城市政策设计四个层面详细分析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研究现状;然后从低碳城市内涵与目标、低碳城市评价与指标、低碳城市政策与选择三个视角具体考察国内低碳城市发展研究进展。低碳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可持续现代化与城市转型,本文针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理论的发展对乌鲁木齐市建设低碳城市得出一定的启示。

  • 标签: 生态文明 低碳城市 可持续现代化
  • 简介:2016年以来,湖北省宜城市抓住电商进村省级示范县建设的契机,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600余万元,重点引导、发挥职能、积极作为,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财政支持农村电商存在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财政支持 农村电商
  • 简介:湖北省宜城市近年来坚持用改革破解融资难题,在筹到钱、管好钱、用活钱上动脑筋、下功夫,有力推进了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 标签: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推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根据我国南北方发展差距大,各地区域的特色,产业优势资源等实际情况,区别确定发展方向目标,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措施。预计到2017年,吉林省白城市规模以上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发展到300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0%以上;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力争在2012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440亿元。

  • 标签: 农业现代化 农村城镇化 协调发展 白城市 农产品加工企业 工业总产值
  • 简介:2016年12月6日财建[2016]8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构建城市生态空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我们对《城市管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5]201号)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 标签: 城市 财建 2016 管网 专项资金
  • 简介:长江经济带建设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其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和溢出效应,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以及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基于1992-2013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1)样本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总体上呈显著的非均衡发展态势;(2)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始终大于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的贡献,且贡献率不断上升,因此,上、中、下游区域间差异是造成长江经济带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3)VAR框架下的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效应 夜间灯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