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因此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的发电能源分布极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在西北,水资源主要在西南准东、伊犁煤电基地、哈密风电基地、西藏水电基地等主要发电基地均距离占2/3以上的电力需求的中东部负荷中心较远。据估计我国的电力总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达到1100~1200GW,这就要求我国的电力建设必须实现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才能满足未来电力市场的需求。

  • 标签: 国民经济发展 交流输电 特高压 远距离输电 经济社会发展 能源需求
  • 简介:本文从企业传统的以“高薪揽人”来吸引人才切入问题,指出在现代市场竞争和以人为本的思潮下非经济激励成本的重要,分析了中国企业进行非经济激励成本控制的理论及现实运用,提出几种适用于中国企业的非经济激励途径,并强调企业应针对自身特点,使经济与非经济激励手段相配合,以最低的人力资本投入带来最高的产出效益。

  • 标签: 非经济性激励成本 成本控制 应用
  • 简介:本文运用拉瑞·劳丹的进步定义,提出了经济学理论进步的判定标准,并对经济学理论的进步作了初步的实证分析,力图对经济学理论之间的争论给出一个评判方法.证明经济学理论是在不断进步,但这种进步是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理论的真理性基础上。最后指出对当前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即如何评价一篇经济学论文,怎样评判经济学理论的论争,怎样为经济学理论发展而努力。尤其是怎样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而努力。

  • 标签: 经济学理论 进步 经验问题 反常问题 概念问题
  • 简介:本文依据我国1953-2013年的实际GDP增长率数据,按照“谷-谷”法对这一时期内我国的经济波动周期进行了阶段划分,并从峰位、谷位、峰谷落差、周期长度、上升阶段等维度对比了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周期的特征及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内生因素与外生因素两个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导致我国经济周期在改革前后不同特点及发生转变的原因,以及各轮周期中政府宏观调控的阶段特点,并进-步针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实践、问题和完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 简介:语言反映意识形态。作者以美国政府报告为基础搜集近15年来美国对华经济政策语料创建3,608,663字的语料库,并借助语料库技术,运用AntConc.软件中的wordlist、concordance等工具对美国对华经济政策话语的历史变迁进行认知批评分析,旨在深刻揭示美国外交政策背后蕴含的偏见、歧视、话语隐性控制等意识形态,并进一步阐述话语对社会实践的影响。

  • 标签: 美国对华经济政策 语义韵 批评性话语分析
  • 简介:继2007年年初美国房地产泡沫逐渐破灭,2008年9月14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后,全球掀起本世纪以来最大的金融风暴,其严重程度更甚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陷入经济萧条之中。虽然各国纷纷推出各种经济复兴方案,以抗击经济衰退与失业以减缓冲击,然而全球经济要回到金融风暴前的水平,仍要走长远之路。

  • 标签: 中国经济转型 低碳经济 亚洲金融风暴 房地产泡沫 2007年 2008年
  • 简介:一.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动力经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表明,经济全球化不是一个国家政策的选择,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要求,它促使各国经济无一例外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人类走向共赢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以科技迅猛发展为动力,以

  • 标签: 中国 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 美国 亚洲 经济一体化
  • 简介:普京主政俄罗斯后,特别重视经济发展,提出了以“赶超”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思想,要求政府提出“雄心勃勃”的经济振兴计划,力争在未来10—20年内,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文章认为,俄政府提出的中长期计划虽然不太符合总统“必须高速发展”的要求,但它是务实和可行的。文中对普京的主要经济发展思想以及俄罗斯今后十年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和评估。

  • 标签: 普京 经济思想 俄罗斯 经济发展 能源工业 军工业
  • 简介:本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三次经济过热进行了回顾,具体说明了历次经济过热的产生及特点。指出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取得了平均在9%以上的快速增长,但仍然存在起伏较大、不够乎稳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式的,以高投入、高消耗和巨大的环境、资源、生态代价为支撑。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产生经济过热的原因,提出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抑制经济遇热。

  • 标签: 投资过热 通货膨胀 经济过热 经济增长方式
  • 简介:本文以2008年至2014年国外对华"双反"调查涉及的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以累积异常收益率衡量其负面影响,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研究分析了"双反"调查在一带一路国家与非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效应影响因素的差异和特点,为我国企业如何适应"一带一路"战略贸易新格局探索出路。

  • 标签: 一带一路 反倾销 反补贴
  • 简介: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制度变迁的影响更为明显。将经济制度变迁代理变量指标与资本相结合建立模型,研究表明经济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 标签: 经济制度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 简介:一、经济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将东盟国家拖入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为应付危机,重振经济,各国都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措施。各国汇率在危机期间大幅下跌提长啊出口竞争力,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带动了对东南亚电子产品需求。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东盟经济在1999年出现复苏迹象,东盟主要5国,即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的经济均取得增长,受灾最严重的印尼也取得了0.3%的增长度,而一年前是负13.8%。

  • 标签: 东盟 经济形势 金融形势 中国 对外贸易
  • 简介:柏林和法兰克福因其稳定性而备受赞赏,但也由于持续的贸易顺差而被嗤之以鼻,德国经济模式的好与坏是紧密相联的。同德国柏林或法兰克福的政策制定者交流时,有人可能会援引歌德这个全国最重要的文学大家来形容通货膨胀的危险。在他的名著“浮士德”中,一位负债的皇帝被恶魔劝说打印“幽灵货币”,导致了物价上涨和经济灾难。

  • 标签: 德国经济 法兰克福 政策制定者 贸易顺差 经济模式 通货膨胀
  • 简介:总部经济的定义:总部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具有郊游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

  • 标签: 总部经济 企业价值链 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优势 区域集群 基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