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测算出2007~2016年中国省域循环经济绩效值,并基于动态广义空间模型,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为负,且这种负向影响通过区域间的"空间溢出"作用进一步导致循环经济绩效的下降;地方政府竞争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特征;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中并不稳定。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循环经济绩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循环经济绩效 动态广义空间模型
  • 简介: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的第10年。在经历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0年的科技股、网络股泡沫破裂,特别是2003年的SARS肆虐冲击后,香港经济开始走出低谷,焕发出勃勃生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全体港人.冷静迎战“亚洲金融危机”,沉着应对“SARS肆虐冲击”,保持了香港的稳定发展。

  • 标签: 香港回归 香港经济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转身 漂亮 亚洲金融风暴
  • 简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贸区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贸区建设已成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平台和新方式。我国已初步构建起横跨东西的周边贸平台和辐射各洲的全球贸网络。

  • 标签: 网络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言人 世贸组织 商务部 新平台
  • 简介:香港回归十年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十年间香港经济实现了健康发展,同时也经历了曲折与困境。十年来,内地与香港已经形成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经贸关系,经贸合作进入了新阶段,内地始终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 标签: 香港回归 经济发展 内地与香港 香港经济 经贸关系 经贸合作
  • 简介:根据效率市场假说,效率市场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所有相关的信息都反映在证券价格上。本文对效率市场假说的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证券市场必须在硬件——证券发行者、中介机构、投资者、证券管理机关和软件——制度建设上符合一定条件,才能保证证券价格反映所有的相关信息,保证证券市场的有效,文章还对我国证券市场如何满足这些条件,从而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效率市场假说 条件 硬件 软件
  • 简介:新华社2月14日报道,定日县珠峰管理分局2018年12月发布公告,游客大本营将后撤至绒布寺一带。同时,西藏将把参与登山活动的总人数控制在300人左右,并首次对海拔8000米以上的登山者尸体进行集中处理。《珠峰登山垃圾管理办法》也将酝酿出台。

  • 标签: 珠峰 生态 保护 景区 登山活动 垃圾管理
  • 简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而税金的普遍征收势必影响企业的利润形成,最终使投资者收益减少。如何使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安排减轻税收负担。就成了企业决策者和财务人员关注的问题,于是税务筹划应运而生。本文重点分析企业税务筹划的内在动因,以及可以有效利用的外部条件

  • 标签: 税务筹划 内在动 因外在条件
  • 简介:VaR(ValueatRisk)是一个在当前的金融市场条件下,测量各种不同的风险,确定投资的获利的重要方法。本文提出了VaR估计并提出新问题,即假设给定一个可接受的VaR,如何确定一组给定证券的组合投资的最大收益,并且同时满足VaR的约束条件;假设市场条件是变化的,如何在保证的投资组合下,在给定的VaR范围内,获得一个投资重组(重新平衡)策略,使其在一系列投资组合中相应的收益最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用并进一步发展了一种算法来处理这些投资组合的优化问题。

  • 标签: VAR 投资组合 权重
  • 简介:本文分析了逆向拍卖应用的动因、风险和条件,目的是减少或避免我国企业和政府采购对逆向拍卖的滥用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

  • 标签: 逆向拍卖 动因 风险 条件
  • 简介: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建立面向全球的贸区网络是我国既定的战略方针。目前我国已与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贸协议,与东盟10国建立了升级版的中国-东盟贸区并在推动RCEP谈判和与欧盟建立贸区的磋商。在此基础上,我国应与俄罗斯合作推动建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体的大欧亚贸区,为“一带一路”建设搭建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大平台,为与欧亚经济联盟实现对接创造一个大环境。

  • 标签: 自贸区战略 大欧亚自贸区 贸易自由化
  • 简介:辽宁贸区大连片区位于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2016年8月贸区获批成立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发展创新。大连贸区拥有良好的发展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针对挑战,提出了升级调整产业结构,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驱动发展等对策建议。

  • 标签: 辽宁 大连 自贸试验区 对策
  • 作者: 刘德标祖月
  • 学科: 经济管理 > 国际贸易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对外经贸实务》 10年第3期
  • 机构:在亚洲,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1月1日成立,11国的人口达到19亿,陆地面积1408万平方公里。如今,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变革的热点,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亮点,也成为企业走向成功的一个支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许多学者对此也作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一个适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创新模式。

  • 标签: 二元经济模型 人口流动模型 剩余劳动力转移
  • 简介: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上海贸试验区《深化方案》、《深改方案》要求,上海贸试验区在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以上海贸试验区为例,在对标新加坡贸易便利化的做法以及WTO《贸易便利化协议》和相关FTA协议贸易便利化条款分析差距的基础上,提出提升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 标签: 上海自贸试验区 贸易便利化 WTO《贸易便利化协议》 自由贸易港
  • 简介:摘要欧盟新的自由贸易区政策的制定是以其与亚洲三个贸易伙伴的谈判为中心的。它旨在达成强有力的并且更加优于WTO协定的自由贸易协定。这基本是天方夜谭。欧盟单方面宣布的商业准则尚待讨论。在市场准入和规章制度方面,欧盟并不像美国那样野心勃勃。它特别热衷于输出所谓的“欧盟监管模型”,尤其是针对非贸易问题。它在亚洲的两个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和日本.却没有出现在它希望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名单中。

  • 标签: 欧盟 自贸协定 亚洲 谈判 自由贸易协定 东亚
  • 简介:中国贸区法律制度现已初步形成,但国家层面立法至今依然缺位,过于偏重地方性立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内制度创新与日常管理的办事效率,贸区管委会授权立法与管理权限较为有限影响到其作为贸区"一线"管理者参与区内立法与运营管理的积极性,贸区自由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特性受到羁绊,区内市场活力无法得到充分释放发挥。应当借鉴域外先进贸区历史经验,遵循"法治先行"原则尽快制定出台国家层面《中国贸区法》引领指导中国贸区整体建设,适当减少贸区所在地政府对区内事务的过度干预,合理限定贸区地方性立法权限范畴,授权贸区管委会更多权能,激发自贸区管委会与区内市场主体参与贸区立法与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贸区法律制度与管理模式需要逐步由三层级过渡升级为双层级,从而适应贸区制度创新与经贸自由的功能作用并符合其自由开放的内在属性,推进中国贸区战略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 标签: 中国自贸区 法律制度构造 域外经验
  • 简介:商业保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可有效解决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使用赊销后面临的资金占压和应收账款回收不了的风险,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缺少法律法规支持,缺乏配套的行业监管制度、金融财税制度、信用保险制度,在福建贸区注册的商业保理公司没有开展保理业务的积极性,大部分处于空壳状态。因此,应加快商业保理立法和建立行业仲裁机构、统一监管制度、完善金融财税制度、构建企业信用保险制度,为福建贸区商业保理业务开展创建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促进商业保理良性健康发展。

  • 标签: 自贸区 商业保理 法律 制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