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选取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香港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等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正相关,而滞后一季十年期国债利率与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负相关。提出进一步扩大内地与香港的资本流动和金融交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同时推动伦敦、新加坡等其他离岸金融市场发展。

  • 标签: 人民币 国际化 离岸金融市场
  • 简介:较之于入篮前,中国汇率问题目前更处于一种被挟裹的状态。入篮在某种意义上自动构成了一种对IMF的部分汇率主权权能的隐性让渡,即应根据IMF对篮子货币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积极举措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促进汇率的基本稳定并接受IMF框架的相应监督。在IMF框架存在缺陷的现实情形下,利用多边监督和共识机制的联动,促使汇率主权让渡的国际合作,最大可能地体现公平性和自主性,应该是现实可行的举措。特别是在中美两国之间,应以尊重他国汇率主权为前提,基于双边共识持续推动多边共识,在G20机制下共同为稳定全球金融秩序做出相应贡献。

  • 标签: IMF 汇率主权 外部稳定
  • 简介: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开放新局面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作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内容有着新的历史机遇。自2009年7月以来,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迅速发展,但仍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国的经济、金融、主权信用水平以及与中国的经贸金融合作呈现区域化、多层次的特点,对当前中国与沿线国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带来了不同的机遇与挑战。在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 标签: 一带一路 人民币跨境结算 影响因素 人民币国际化
  • 简介: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日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的出口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其质量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也是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检验检疫作为出口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在加快简政放权、强化公共服务能力这一背景下,如何在质量提升中不缺位、不越位,做到既符合中央的精神要求,又满足社会和企业的期望,需要对其服务质量提升的路径进行梳理和规划。

  • 标签: 公共服务 出口 质量提升
  • 简介:以全国范围内12个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例,从质量发展环境、质量服务支撑、质量创新平台、质量意识培养等层面分析了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集聚、示范效应对产品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以期为相关行业的质量提升提供借鉴。

  • 标签: 质量安全示范区 质量提升 促进作用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致力于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的影响。利用2003年到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和差分GMM方法,本文发现: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不但能在短期内改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还能在长期中提高制度质量的均衡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资源较丰裕国家的制度正效应更为强劲,特别是在“政府效能”、“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三个领域,从而有助于资源型国家摆脱“资源诅咒”。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效应,评估“一带一路”建设的绩效和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制度效应 差分矩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