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九大是中国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的重大判断,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既是掌握十九大报告核心的关键,也是认清新时代主要工作的关键。本文就如何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分析探讨,对理解中国时代变化、工作重点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在新时代新的工作要求就是围绕解决上述社会主要矛盾,做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工作部署,实现平衡充分发展,最终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标签: 小康社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公平正义
  • 简介: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人权是进步的口号,是革命的旗帜。然而,20世纪末以来,国际人权领域斗争日益复杂:人权反而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新自由主义反对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的武器;成为霸权主义对外干涉实行殖民侵略的话语工具。人权问题上的颠倒有其历史必然性,是当今国际社会政治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一。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人权进行了剖析,批驳了其抽象人本主义哲学的理论局限。马克思主义人权与资产阶级人权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人权,这种对立源于不同的历史观基础,形成相异的人权理论及政治结论;同时,与不同社会制度相结合的人权实践,不可避免地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

  • 标签: 人权 人本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人权发展规律
  • 简介:什么才是招聘的极致表现?有人说,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招到人;有人说,是能够未雨绸缪做好战略性人才储备。笔者认为,招聘的极致表现不仅是要招到人,更要招到合适的人。而所谓的合适,通常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匹配,即人与组织的匹配、人与岗位的匹配、人与人的匹配,其中“人与组织的匹配”即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相符是核心。

  • 标签: 组织价值观 选拔人才 契合度 个人价值观 人才储备 匹配
  • 简介: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分配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具体化、时代化的产物。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学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收入分配等问题畏开了充分讨论,并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为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 标签: 社会主义 分配思想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 简介: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为维护和增加社会民众的利益,根据其他政党的理念变化,适当地调整党在不同时期的理念。该党的政党理念主要经历了民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和"利民主义"三个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政党理念的特点是坚持发展各族群的和谐关系,坚持民主、公正的价值原则,注重加强社会民生建设,重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其政党理念使它获得了较多华人选民的政治支持,维护了马来西亚世俗民主宪法,也在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伊斯兰党和国民阵线的右派激进主义政治,树立了良好的政党形象。

  • 标签: 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 政党理念 民主社会主义 “利民主义”
  • 简介:夏振坤先生主要是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经济、区域经济等见长的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研究触角广泛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名副其实的社科名家。他对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情有独钟,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人研究,提出的一系列开拓性、创建性的概念和命题,生成了其研究社会主义的特点与亮点。

  • 标签: 社会主义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改革 农村经济
  • 简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形成本身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的导向和约束作用,要通过科学的法治实践推动人生、世界、价值的养成,用有效的制度机制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符合核心价值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核心价值的现象受到制约.

  • 标签: 法治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恽代英的青年是恽代英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对于青年问题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作为早期中共领导人,恽代英对于青年格外关注。在主编《中国青年》杂志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青年的文章,大声疾呼青年要认清社会现实,抛却虚幻的浪漫主义,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响应时代的呼唤,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进行革命的进程中去。他的青年对当代青年的发展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恽代英 《中国青年》 青年观
  • 简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彻底而严格的科学理论体系的界定,也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说明。自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设定为一级学科以来,国内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这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对于中国道路的进一步开拓,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理论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做一个概要式的回顾和展望,理清思路,发现问题,明确方向,可以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 简介: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一直存在各种路线之争,这在20世纪60年代表现得尤为显著,其结果是1964年分裂出印度共产党(马)和1969年成立印度共产党(马列)。运动的自我分化一方面削弱了作为整体的革命力量,另一方面也使真正的革命者能够与各种形式的机会主义作斗争,并最终确立自己的革命路线。纳萨尔运动内部亦存在不同的派别,它们可以分为强硬派、温和派和中间派。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纳萨尔派亦不乏和解的尝试。直到2004年印度共产党(毛)成立,纳萨尔派的组织与斗争能力迅速增强。但是新世纪的纳萨尔运动仍然存在诸多异质性和不确定的因素。

  • 标签: 印度共产主义运动 印度共产党 印度共产党(马) 纳萨尔运动 印度共产党(毛)
  • 简介:近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探索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即中国走什么道路这一近现代中国的时代中心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为了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加强对中国道路的哲学反思和哲学引领,由《哲学研究》杂志社、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缉部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高端学术论坛于2018年6月9—10日在武汉大学举办。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学术论坛 道路 《武汉大学学报》 马克思主义理论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简介:产权是一种二维的制度性存在——经济意义上的和法律意义上的,前者关涉经济关系,后者关涉法律关系。从所有制层面上讨论的作为经济关系的产权成为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它是一个权力关系范畴,这种社会权力决定了产权的经济性质;法律制度层面上讨论的作为法律关系的产权成为法律科学的研究对象,它又是一个权利关系范畴,这种法律权利受制于且服务于产权的经济性质,即第二维度的产权决定第一维度的产权。从马克思产权的演化历程来看,马克思研究产权问题是在他1841年写作、完成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关注人类命运、思考"人类解放"问题开始的,在这个宏大视野下,马克思产权发展进路就此展开,到写作《哲学的贫困》时,他对产权范畴的研究已经完成了由国家和法律层面到经济层面、由法权到经济权利再到生产力基础、由唯心到唯物,由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由以逻辑思辨为主到以历史考察为主的转变,最终形成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产权。重新整理、廓清马克思产权流变的历史过程,揭示马克思产权的逻辑进路,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产权的理论意旨,弘扬马克思产权在中国化语境下的当代价值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性理论工作。

  • 标签: 马克思产权观 权力本位 历史唯物主义 法律关系
  • 简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既需要任课教师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组织相应的科研力量大力研究如何融入的问题,为任课教师提供学术支撑。同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还要遵循几条重要原则。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高校教学
  • 简介: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判断标志着中华民族即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踏上新征程离不开新理论指导,完成新使命更需要新思想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科学指导和战略引领作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为我们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重大意义 精神实质 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