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以我国2007-2014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大幅波动的现象较为普遍,盈余波动影响盈余持续性。进一步通过划分时间窗口、计算盈余变异系数,研究发现过度波动将导致现金盈余的持续性被破坏,在盈余波动较小的时间窗口中应计盈余与现金盈余的持续性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大幅度变动是影响同一时间窗口中盈余波动幅度的重要因素:相比行业的平均水平而言,企业在某个年度规模的变化幅度过大或过小都将导致盈余波动加大;当企业规模在某个时间窗口中不存在较大变化时,在该时间窗口前出现的融资可以减弱该时间窗口中的盈余波动。

  • 标签: 规模扩张 变异程度 盈余持续性 变异系数
  • 简介: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倾向于在盈余报告日前后进行股票增发,相反的是,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公司倾向于在盈余报告日后较久进行新股发行。本文为分析我国证券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信息不对称 股权融资 企业再融资
  • 简介:本文通过对158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了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内部管理中评价指标采用程度的影响,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中评价指标采用程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对我国企业采用评价指标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启示。研究发现,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对财务指标的采用程度相关,而与对非财务指标的采用程度不相关。但是有趣的是。增加财务指标的采用并不能带来公司业绩的增长,而增加非财务指标的采用才能带来公司业绩的增长。特别是,越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增加财务指标的采用,会带来较差的业绩后果。

  • 标签: 综合评价指标 市场竞争程度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业绩 后果
  • 简介:认识决定行为,有某种心理倾向的人一定会有符合逻辑的行为表现出来。那么,要期待、激发某种行为,就应先操纵别人的认识。逻辑上如此简单的事,现实中却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产品?

  • 标签: 消费者 心理倾向 营销策略
  • 简介:在我国证券市场,有一些上市公司选择对中期报告进行自愿审计或审阅。以审计需求的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根据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财务信息自愿鉴证保证程度驱动因素及后果,结果显示:代理成本、公司业绩与财务信息自愿鉴证程度显著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财务信息自愿鉴证程度显著正相关;同时,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自愿鉴证程度有一定的正面反应。

  • 标签: 财务信息 自愿鉴证 信号传递理论 有限保证 合理保证 中期报告鉴证
  • 简介:从企业私有化角度出发,构建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分析私有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发现,由于城市部门资本密集程度高于农村部门,而且如果农村劳动者从环境改善中获得的边际效用小于城市劳动者从环境改善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那么提高私有化导致单位产出污染排放减少时会引起:(1)劳动和资本要素会向城市流动,城市工业部门产出增加;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和资本流出而导致产出减少,即城市扩张而农村收缩;(2)城市地区的失业总人数会增加;(3)私有化导致单位产出污染排放减少的效应大于工业产出增加导致污染排放增加的效应,最终导致社会环境改善,但如果私有化导致单位产出污染排放增加,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私有化水平提高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出固体废物、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资本投入也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出污染物的排放。

  • 标签: 私有化 污染排放 二元经济 环境污染 国有企业改革 生态环境治理
  • 简介:本文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全面、细致刻画中国资本市场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IPO)的折价程度;二是试图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对新股IPO首日超额收益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为此,本文分别按照年度、行业、上市地点、上市周期对样本进行了分类,计算不同分类下的新股首日超额收益;同时本文认为,新股发行过程中监管部门对发行价格的限制,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新股首日超额收益产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IPO 新股折价 首日超额收益
  • 简介:投资者认知是决定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认知水平越高,公司价值越大。审计作为一种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安排,能够影响公司信息传递,进而正向调节认知效应;审计还具有缓解代理冲突的功能,而代理成本与审计质量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审计质量也体现为对认知效应的负向调节。我国股市目前主要体现为后一种情况,表明审计提升公司价值的主要路径是缓解公司的代理冲突,公司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动机远比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的动机更为强烈。聘用大型事务所能够向市场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对认知提升公司价值的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审计模式选择需要考虑公司的信息传递特征,并与投资者对公司的认知水平相契合。

  • 标签: 投资者认知 审计质量 公司价值 市场均衡 信息不对称 代理冲突
  • 简介:本文以2000—2009年的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市场化程度差异视角,探讨债务资本成本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以及在地区市场化程度差异下,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对债务资本成本反应敏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务资本成本对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越高,债务资本成本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越大。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反应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更为敏感,而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这一影响并不是很明显。

  • 标签: 市场化程度 债务成本 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 企业价值 债务融资
  • 简介:新中国股市从最初建立至今,其主要功能一直是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而投资市场的投资功能,即投资者依据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投资决策能否获取较高回报,则仍存在争议。通过检验公司基本面对股票回报的影响,以及基本面对股票回报的解释力,研究发现,只有具有持续性的公司基本面才能对股票回报产生显著影响;影响公司基本面的新消息只有在坏消息的情况下,才能对股票回报具有显著作用。当公司处于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或经营周期时,投资者的投资机会较少,而当市场出现坏消息时,投资机会大增。研究还发现,除公司基本面之外,投资者认知也是解释股票回报的重要因素;而只在新消息是坏消息时,其对股票回报的影响才显著。

  • 标签: 公司基本面 投资者认知 股票回报
  • 简介:论文从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宏观经济指标三个角度出发,测度了投资相互依赖程度、投资相互依赖程度。本文将理论分析结合SVAR模型实证分析,选取菲律宾、中国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对菲律宾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实证分析结合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的外交策略以及当下国际局势分析了中菲两国未来的合作可能性,并提出可供政府部门借鉴的政策建议。

  • 标签: 菲律宾 中美 经济依赖
  • 简介:已有研究对分析师预测分歧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实证证据存在矛盾。本文将分析师预测分歧与投资者认知提升公司价值的投资者认知效应结合起来,发现分析师预测分歧通过调节投资者认知效应对公司价值产生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信息不对称的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体现明显,并会受到较低信息不确定水平的制约;负向调节作用受到抑制的N时,分析师预测分歧对投资者认知效应的正向调节作用体现出来,这符合公司特有风险的作用机制;当投资者难以对企业未来做出准确预期的情况下,分析师预测分歧对认知效应的负向调节,可能导致投资者认知对公司价值的正向影响变为负向,与Miller的异质信念效应相符。

  • 标签: 预测分歧 投资者认知 信息不对称 公司价值
  • 简介:本文以1999--2006年财务重述公司为研究样本,试图回答两个问题:财务重述公司是否在重述前盈余信息质量就比较低?市场是否能够对这一较低的盈余质量做出正确的预期,即市场对盈余质量的认知是否存在系统性偏差?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对照样本,重述样本在重述前,盈余的波动性显著偏高,盈余的持续性显著偏低,说明其盈余质量一贯较差。在重述前,市场高估了重述公司应计盈余的持续性,但是在公司重述后,市场对其错误的预期会进行修正。

  • 标签: 财务重述 盈余质量 市场认知 系统性偏差
  • 简介:本文以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公司治理的"四大主体"为依据量化了内部审计水平并检验了内部审计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水平越高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对于抑制调增应计利润的行为和调减应计利润的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效果。这为上市公司通过不断提升内部审计水平以降低盈余管理程度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为降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内部审计水平 盈余管理程度 上市公司
  • 简介:本文创新性地修订了Jaccard系数以使其适于全面衡量准则趋同程度,首次在国内区别准则“缺失”和“分歧”两种情况并借助该两种趋同度指标进一步揭示了准则差异的不同成因,进而发现它们与修订Jaccard系数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首次使用详细的准则精准对比点,主要以资产计价相关准则为检验对象,分阶段定量考察了1998年以来中国会计准则(CAS)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趋同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所考察的准则方面,CAS与IFRS之间的趋同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且在总体上实现了实质性趋同,目前绝大部分准则比较项目已达到高度趋同,但仍在少数领域存在细微差异;从差异的成因来看,一方准则缺乏相关规定所致差异是主因,两套准则规定不同所致差异则居次要地位;鉴于我国现阶段转型经济特征,CAS与IFRS的差异应属适度。

  • 标签: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修订Jaccard系数 缺失 分歧 平均距离
  • 简介:本文选择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主体与信息中介的审计师为研究视角,考察财务重述与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会计差错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财务重述对审计师审计意见决策的影响,以此为市场是否对财务重述所蕴含的重述当期信息风险存在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提供经验证据。基于2004至2006年纳入重大会计差错模型的3661个上市公司观察值和审计意见模型的3828个上市公司观察值,我们研究发现:(1)财务重述确实意味着公司具有较高的信息风险,而且财务重述的性质是其信息风险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2)审计师能够识别财务重述所蕴含的重述当期信息风险,并依据财务重述的性质进行差异化的风险反应(3)在控制信息风险后,审计师对财务重述公司的风险反应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对财务重述所蕴含的重述当期信息风险可能既包含部分理性的判断,又存在一定非理性的认知偏差。

  • 标签: 财务重述 性质 信息风险 审计师 市场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