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投资组合理论化解非系统风险的关键条件是系统风险能够充分地被β所反映。本文采用最近八年的沪深股票交易数据。对CAPM在我国股市的适用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是β仍然不能涵盖所有无法分散的风险。

  • 标签: CAPM 适用性 沪深股市 检验
  • 简介: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检验发现,当前我国实施的部分宏观审慎工具是有效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风险的发生概率,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较复杂,政策组合除了相互补充协调外,“政策抵消”和“政策超调”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宏观审慎政策弥补货币政策缺陷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构建宏观审慎工具箱,根据各地情况选择工具,提高工具有效;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监管协调作用,探索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补充的逻辑机制,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提高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

  • 标签: 宏观审慎监管 微观审慎 GMM方法 货币政策 金融系统稳定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 简介: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已逐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并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会计准则的质量得到了实质的提高。但会计准则质量的提高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提高了其价值相关?为此,本文采用2007—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增加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

  • 标签: 现行会计准则 价值相关性 价格模型
  • 简介:以2012~2015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PSM模型,从僵尸企业的特征出发,对已有的四种主要的僵尸企业识别方法,即FN-CHK法、连续亏损法、过度借债法和综合定价法,进行非参数检验和统计分析,从而对四种识别方法的有效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连续亏损法识别有效最高,但在国内市场上,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供给侧改革的社会背景和僵尸企业的经济困境特征,创造性地提出更符合僵尸企业特征的识别方法——四维度识别法,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验证其科学和准确,发现这种识别方法更符合国内实际市场状况。

  • 标签: 僵尸企业 识别方法 PSM模型 供给侧改革 四维度识别法
  • 简介:近年来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选择整合审计模式,主要是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但基于Basu会计稳健视角检验整合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借鉴Bushman和Piotroski(2006)衡量稳健系数的计算方法,比较检验样本与控制样本,发现整合审计没有显著提高会计稳健,甚至对2014年整合审计样本的检验发现,整合审计降低了会计稳健,没有找到整合审计提高审计质量的证据。这提供了一种解释,当前我国的法律风险较小,为迎合整合审计趋势,上市公司存在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

  • 标签: 整合审计 审计质量 会计稳健性
  • 简介:根据人格心理学领域的观点,个体行为同时受到个体内部存在的自我统一动机和适应环境要求动机的影响。本文的实验证据显示,当受试者设想自己处于会计信息编制者的角色时,显著倾向于审计师客户冲突中的客户一方;当受试者设想自己处于会计信息鉴证方的角色时,则显著倾向于冲突中的审计师一方。这意味着对于会计专业判断行为,在同一个体内部,因担当不同角色而适应环境要求的动机总体上压过了自我统一的动机,从而该个体表现出明显的跨情境不一致。本文证据拓展了以往对会计专业判断特征的认识,对理解会计标准在现实中的执行具有重要含义,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对审计师工作的评价过程和特征。

  • 标签: 人格特征 跨情境不一致性 会计专业判断 审计师 客户 冲突
  • 简介:董事会治理是上市公司治理的要素之一,目标在于改进董事会治理机制,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政治因素对董事会治理存在着挥之不去的影响,是董事会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必须重视的问题。文章基于政治董事会治理的调查数据,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党性因素越强,公司治理的效果越好,财务绩效就越优良。如果上市公司提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和内部董事的党员人数比重,则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研究结论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机制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借鉴。

  • 标签: 董事会 独立董事 政治性 期末总资产 多元回归分析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增长较快,引起了社会对地方债务风险及财政可持续的担忧。为分析西南地区主要省市地方政府债务对其财政运行的影响,选取相关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并对西南地区各省市财政运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各省市财政运行存在弱的可持续,虽然地方债还未对财政运行造成显著不利影响,但弱的财政可持续表明该区域财政运行存在一定风险,政府应注意防范,同时,应加强对新增债务和存量债务的控制和管理,提升财政运行的效率,改善财政运行透明度,建立科学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财政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等,以实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西南地区 地方债务 财政可持续发展 财政监督 国家治理 财政规则
  • 简介:本文检验了2001至2008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以推断中国企业在债务期限决策中是否以及如何考虑流动风险的影响。我们发现,公司经营风险越高,其长期债务比例越大;与国有公司相比,经营风险对非国有公司债务期限的正向影响更大;当公司处于银行竞争较强的环境中时,经营风险对债务期限的正向影响更大。本文结果表明,以银行借款作为主要债务融资方式的中国企业在选择债务期限时会考虑流动风险,但这种考量因企业产权性质及所处地区的银行竞争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结果还表明,银行处于垄断地位时有更强的动机搜集企业信息,有助于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和企业的流动风险,这与PetersenandRajan(1995)一致,支持关于银行市场结构的信息基础假说。此外,我们在进一步的测试中没有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与债务期限之间存在倒u型非单调关系。

  • 标签: 经营风险 流动性风险 产权性质 银行竞争 债务期限结构
  • 简介:次贷危机暴露出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和金融监管不足,逆周期监管政策巴塞尔协议Ⅲ应运出台。本文选取66家中国商业银行2007~2013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相较于非上市银行,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表现更强;巴塞尔协议Ⅲ的颁布减弱了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并且对上市商业银行的减弱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公允价值 顺周期性 巴塞尔协议Ⅲ 银行业监管
  • 简介:文章通过考察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应循程序的有效,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准则制定的独立进行评价。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06年概念框架讨论稿征求意见截止时所收到的179份评论意见为样本,考察了这些意见来源,并对比了讨论稿、评论意见和2008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得出结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收集的评论意见来源广泛,并且对国际会计概念框架的改进具有显著的影响,建议我国各方积极参与评论。

  • 标签: 国际会计准则 应循程序有效性 概念框架
  • 简介:2006年我国发布的会计准则有助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但也必然会带来新的经济后果。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验证了现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确实存在,并得出以下结论:债务契约、公司规模、监管政策和股权结构是现行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会计准则 经济后果 实证检验
  • 简介:在分析我国银行业产权性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2008—2011年自愿内部控制审计信号对公司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自愿内部控制审计信号有助于公司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但是信号作用受到银行业产权异质的影响,表现为释放了自愿内部控制审计信号的公司并不能获得更多的国有银行贷款,但能够获得更多的民营银行贷款;公司聘请四大进而释放高质量内部控制审计信号,并不能有助于公司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国有或者民营银行贷款。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国有银行对内部控制审计信号需求不足,并且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均对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信号缺乏需求。

  • 标签: 内部控制审计 信号作用 银行贷款 品牌审计师 会计信息质量 国有银行
  • 简介:聚焦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农村低保制度减贫效应,利用拔靴检验与滚动窗口因果关系检验法对相关数据做实证分析,得出实际生活中农村低保并未发挥减贫效果的结论。同时也发现我国农村低保在制度的设计、执行等方面存在需要改进之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政府应当做好制度公平保障工作,落实体系内各项基本制度安排,解决各组成部分功能边界界定不明晰的问题,强化各地区执行力,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对外披露力度,防止社会福利在执行中演变为个人私利。

  • 标签: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贫困 拔靴检验 滚动窗口检验 精准脱贫
  • 简介:检验企业资本性支出的实证模型的优化选择,无疑会为实证研究企业投资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首先对国外以往文献中常用的投资模型进行了分析评价,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独有特点,选择出理论上更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模型。其次,本文采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5年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实证检验了所选模型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适用。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内部现金流与其资本性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资本性支出对内部现金流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并且在非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敏感性更强;所选模型在解释我国资本市场中企业的资本性支出时具有较强的稳健

  • 标签: 企业资本性支出 实证模型 检验 托宾Q 欧拉方程
  • 简介:本文通过引入岗位相对权重和个人岗位绩效评估值这两个指标,设计出个人贡献价值系数指标。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个人价值计量模型。并对这种模型的运用作了介绍。

  • 标签: 个人贡献价值 岗位相对权重 个人贡献价值系数
  • 简介:本文基于我国沪深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运用曲线估计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囝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与所得税税负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总体权益资本成本与所得税税负存在u型函数关系;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与所得税税负U型函数关系存在差异,在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建筑业两者u型函数关系显著,在房地产行业两者呈倒u型函数关系,其他行业两者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 标签: 权益资本成本 所得税税负 行业 U型函数关系
  • 简介:本文以2006年证监会出台"再融资企业20%分红要求"作为中国上市公司半强制分红"实质监管"的分水岭,考察了强制分红政策的总体效应。结果表明,股权再融资上市公司(SEO组)在"实质监管"后现金分红并未增加,非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非SEO组)在"实质监管"后现金分红则显著增加。这说明我国2006年之后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有一定的"分红文化"倡导效应。

  • 标签: 再融资 半强制分红政策 现金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