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改革开发后,我国政府开始向国外借款,外债规模迅速增大截止1999年我国外债余额1518.3亿美元,吉林省截止2002年底举借外债达70多亿人民币,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对外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我国已经成为世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最重要的借款国之一。搞好债务管理的重要一条就是加强对转贷业务的会计核算,否则,我国政府主权外债管理核算工作的整体业务难以顺利发展。因此根据2000年出台的《会计法》财政部

  • 标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中国 “外债” 转贷业务 会计制度 会计核算
  • 简介:国际金融术语简介——兼谈贴现、再贴现及贴现政策□文/刘汝燮1997年下半年起,发生了波及面广,影响深远的东南亚金融危险。我国报刊发表的有关金融危机的文章中,常常谈到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表”、“贴现政策”等国际金融...

  • 标签: 基本国际收支差额 国际金融 提高再贴现率 贴现政策 官方储备资产 商业银行
  • 简介:吸收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是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的审计,则是保证项目优质、高效、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一、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存在的问题1、违反贷款协议,擅自变卖、挪用项目资金如某项目单位违反世行项目对设备管理的规定,未经主管部门批准,将世行贷款16.7万美元购买的进口设备卖出。另一项目单位在1993年和1995年用世行贷款资金为项目外其他单位支付购货定金。预付款等共计19万美元。违反世行贷款专款专用的原则。2、部分项目设备存在问题,影响项目建设世行贷款项目招标采购的设备由于采购周期长,招标合同不完善,招标代理机构工作程序不严,采购设备或材料不

  • 标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项目审计 贷款项目 项目单位 审计机关 项目管理
  • 简介:国际金融组织贷(援)款项目审计作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依照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审计,还必须遵循国际公认的审计准则,按照世(亚)行贷款协定和审计指南要求,全面履行对内监督和对外公证的审计职能,国际金融组织贷(援)款项目审计工作责任重大,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很大的审计风险。审计机关一旦出具审计报告,对项目单位财务报表发表了审计师意见,其项目单位会计风险也同时转化为审计风险。对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国际金融组织(援)款项目审计工作,以规范的审计行为,审慎的工作态度,高质量的审计报告,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

  • 标签: 国际金融组织 货款项目 援款项目 审计风险 风险防范
  • 简介:<正>国际金融组织和其它国际组织(以下简称世行)在项目完成后,一般会要求项目执行单位编写项目竣工报告(PROJECTCOMPLETEDREPORT),并会委托其所信赖的审计师对项目竣工报告进行审汁,称之为项目竣工报告审计(PROJECTCOMPLETEDREPORTAUDIT,以下简称PCR审计)。国内称之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为与国际称呼接轨,以下将项目竣工审计称为PCR审计。如何进行PCR审计,将成为一个新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个人的看法。

  • 标签: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组织 竣工决算审计 竣工报告 交付使用 决算报表
  • 简介: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泛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世亚行)贷款,其项目的招标、投标程序都要求遵循美国国际工程师联合会(简称FIDIC)条款的有关规定,经过近年来对世亚行贷款项目的审计发现,世亚行对项目采购招投标的有效管理模式。为我们培养了一批严格遵照国际惯例的招投标管理人才,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了现实的教材。

  • 标签: 国际金融组织 贷款项目 招标 投标 审计监督
  • 简介:财政部发布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已从2006年1月1只起在上市及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由于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该《暂行规定》在金融工具分类、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上述银行来说,新规范的实施必将对银行财务报告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暂行规定》关系到能番真实公允地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分析国际上相关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暂行规定》的实质要求。

  • 标签: 金融工具 国际比较 会计处理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暂行规定》 商业银行
  • 简介:本文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国际衍生全融工具会计的演进,分析了现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制度性缺陷,介绍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封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进行改革的最新动向,提出了关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建设的若干政策性建议。

  • 标签: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 中国会计准则
  • 简介:今年以来,我省金融审计工作以促进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目标,重点揭露了金融领域财务管理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和严重违法违纪案件,促进了金融机构加强管理,依法经营。省厅在对工建两行审计中,统一组织全省各级审计机关500多人次,对其1998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为核实资产质量,省厅和各市地审计机关还抽调了熟悉企业、基建审计的同志参加到审计组,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优势,保证了审计任务的如期完成和审计质量的提高。为查清被审计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真实情况,今年的各个审计项目都加大了延伸审计的数量和比例。对全省工行128个县区支行,建行1个省分行、17个市地分行、142个县市区支行的资

  • 标签: 金融秩序 审计金融机构 金融风险 审计机关 合法性审计 审计质量
  • 简介: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审计翟作英金融风险即金融行为中存在的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通俗讲即是金融行为发生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它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其广泛存在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各个领域。根据近年金融审计实践总结,从资产负债...

  • 标签: 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审计 金融审计 金融机构 制度基础审计 审计方法
  • 简介: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如俄罗斯金融危机、阿根延金融危机……这些金融危机不仅改变了以往传统经济危机具有的首先发生于发达国家进而波及发展中国家的扩散模式,也改变了以往经济危机一般先由产业危机开始,进而引发金融动荡的表现形式。这表明在经济和金融日渐全球化的形势下,金融危机具有突发性、连带性的特点,一

  • 标签: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中国 金融主管机关 监管目标
  • 简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199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搞好金融工作,建立和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因此,金融审计必须适应经济工作新形式的要求,提出新的工作思路,明确审计目标与重点,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服务。何谓金融风险?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

  • 标签: 金融风险 防范和化解 金融审计 国有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信贷资产质量
  • 简介:中国的经济转轨是以国家为制度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同时又是一种边际性的渐进式制度变迁模式。当国家采用渐近的增量改革的方式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来推进制度变迁时,必然导致国家最大限度地维持“体制内产出”的稳定性,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各种显性或隐性的金融补贴。可是,这种渐近的制度变迁并不是免费的,是以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为代价的。从金融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内生于非国有经济内部的金融制度安排才能对非国有产出增长的金融需要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 标签: 体制变迁 民间金融 制度变迁模式 非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制度变迁